余凤娇
产褥感染是一种发生于分娩、产褥期的全身性或局部性炎性应化。相关研究显示[1],产褥感染发生率为1%~7.2%,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观察发现[2],产褥感染产妇多表现为发热、腹痛及异常恶露,但因机体抵抗力差异,炎症反应程度不同,故不同产妇临床表现各异。临床治疗产褥感染常用方式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实现对感染部位及病原体的有效干预,从而缓解感染症状。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9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收集产妇临床资料,统计产褥感染例数,并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产褥感染危险因素,据此确定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9例。纳入标准:符合剖宫产适应证;术前无感染症状;术后体征指标稳定,且认知沟通正常;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伴有严重性脏器功能异常;术中切口感染或术后体征指标不稳;术前伴有急性肾盂肾炎或急性乳腺炎。年龄:20~30岁73例,>30岁26例;孕周:<37周21例,≥37周78例;剖宫产史32例;手术时间:<1.5h 50例,≥1.5h 49例;术后出血21例,妊娠期糖尿病22例,妊娠期生殖道感染18例,胎膜早破42例,血红蛋白:<40g/L 20例,≥40g/L 79例,瘢痕子宫14例。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产妇临床资料,内容包括年龄、孕周、剖宫产史、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情况、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血红蛋白水平、瘢痕子宫等,并通过访视交流核对资料信息。
1.2.1产褥感染诊断 血尿常规、CRP及ESR等实施早期诊断,并通过病原体培养、分泌物涂片检查及抗原抗体检测,判断是否符合下述诊断标准:(1)产后24h,每隔4h测量产妇体温1次,每天4次,超过2次测得体温≥38℃;(2)检查发现产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增高;(3)宫颈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阳性[3]。
1.2.2标本采集检查 如产妇体温变化与诊断标准相符,则采集标本。借助无菌窥器窥开产妇阴道,对宫颈实施消毒,借助卵圆钳牵拉宫颈,选取无菌棉拭子插进宫腔,对子宫前壁实施轻力度擦拭后将其放入培养管中,并送至微生物室检查处理[4]。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检验标准α=0.05。
经检查、诊断显示,本研究99例剖宫产产妇发生产褥感染9例,产褥感染发生率为9.09%。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相关因素有手术时间、术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血红蛋白、瘢痕子宫(P<0.05,P<0.001)。
表1 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
续表1 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因变量为产褥期感染,自变量为单因素分析确定的产褥期感染相关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危险因素有术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血红蛋白<40g/L、瘢痕子宫(P<0.001)。
表2 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为9.09%;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危险因素有术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血红蛋白<40g/L、瘢痕子宫(P<0.001)。术后出血产妇易发生产褥感染,其原因为术后出血产妇抵抗力偏低,为生殖道内残留的血液及坏死组织提供了良好的病原菌繁殖载体,故更易发生产褥感染;经研究分析表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更易发生产褥感染,与刘伟靓等[5]结论相同,主要是因高血糖状态下,营养物质代谢失衡,对白细胞聚集及吞噬能力影响极大,可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易引发产褥感染;本研究发现,胎膜早破属于剖宫产产褥感染危险因素,其原因为胎膜早破产妇阴道与宫颈处细菌易侵入宫腔,同时临床中破膜时间长的剖宫产产妇多以肛门及阴道检查为主,易造成生殖道自身防御机制受损,为病原菌侵入、繁殖创造了条件,可出现阴道内逆行性感染,导致产褥感染风险增大[6];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属于剖宫产产褥感染危险因素,其原因为生殖系统感染情况下,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可造成阴道内逆行性感染,导致产褥感染风险增大[7,8];血红蛋白<40g/L、瘢痕子宫是剖宫产产褥感染危险因素,且血红蛋白偏低产妇更易发生产褥感染,与钟美华[9]结论一致,其原因为瘢痕子宫及血红蛋白<40g/L与机体综合状态有关,且血红蛋白偏低产妇子宫内膜局部腺体及间质组织愈合能力偏低,故病原菌侵入情况下,更易发生产褥感染[10]。
3.2.1产褥感染风险预警防控 本研究结合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危险因素编制“产褥感染风险预警评分表”,量表信效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52。量表包括6个评价项目,分别是术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血红蛋白<40g/L、瘢痕子宫,如产妇符合某一项目,则得1分,总分6分。结合评价结果实施分级,如评分为1~2分属于低风险;3~4分属于中风险,≥5分属于高风险,护理人员根据产妇风险级别确定术后监护频次、护士级别。低风险产妇每天测量1次体温,由一般护士护理;中风险产妇每6h测量1次体温,由护师以上护士护理;高风险产妇每2h测量1次体温,由主管护师及以上护士护理。护理人员及时向医师反映监测结果,以实现对风险的提前、有效干预[11]。
3.2.2问题引导式风险防控培训 由科室护士长负责产褥感染风险防控培训,培训方式为问题引导式培训,受训对象为科室主管护师以下护士。(1)提出问题:护士长通过微信群公布训练前问题,包括剖宫产产褥感染危险因素、各危险因素作用机制、剖宫产产褥期护理要点等。护理人员通过文献查阅法、经验总结法收集训练前问题答案,并4人一组展开讨论,以完善训练前问题答案。(2)案例分析:护士长选取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案例,对感染案例进行详细分析,说明感染病原菌、感染部位、临床表现、预后效果,结合案例分析进一步完善训练前问题答案。(3)反馈总结:护理人员以小组汇报形式向护士长陈述问题答案,护士长从准确性、全面性方面评价各组答案,并强调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危害,明确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防控干预,以强化护理人员产褥感染防控意识,增强其防控能力[12,13]。
3.2.3产褥感染风险健康教育 产前1~2d,护理人员面向剖宫产产妇开展“产褥感染风险思维导图教育”,以“产褥感染”为主题绘制思维导图,对应分支主题有危害性、危险因素、临床治疗、自护防护。护理人员借助思维导图向产妇介绍产褥感染危害性,详细说明产褥感染危险因素及各因素诱发机制,并介绍产褥感染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强调产妇自护重要性,传授其相关自护措施,如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注意卫生保健,避免过度阴道检查、术后关注切口,避免切口感染等。思维导图教育分2次开展,每次20~30min,并向产妇发放纸质版思维导图,以便其巩固学习[14]。
综上所述,我院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为9.09%,且术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血红蛋白<40g/L、瘢痕子宫是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危险因素,故需加强产褥感染预警防控,积极开展产褥感染风险健康教育,全面完善临床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