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琰
[摘 要]当前,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诸多实际问题,需要企业根据内外部经济社会形势与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内部控制目标,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规划,从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控监督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对策,不断提升内部控制水平,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制造业;内部控制;外部经济社会形势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6.047
1 制造業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内部控制通过加强各生产经营环节的管控,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使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互相牵制、互相制衡,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同时,通过强化内部交流与控制,企业风险识别、评估、分析等能力也会不断提升,这对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有效降低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给企业的运营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支持。此外,还可以推动各生产流程的优化,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加强企业资产管理。
2 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
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内容复杂多样,为了加强内部控制,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但是,当前部分制造企业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无法有效防范企业内部风险,也无法对外来风险进行有效抵抗。同时,企业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对生产经营与运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缺乏科学分析,导致具体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不断扩大,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另外,企业没有根据风险管理目标与企业实际面临的风险情况,提前制定完善的风险应对策略,当风险发生时,企业只能被动地采取应对措施,这种应急状态下采取的应对措施,很可能与实际的风险管理需求不符,无法达到风险防范与管控的目的,也会给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实带来不利影响;内部控制制度与实际情况的脱节也是制造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与实际情况不符,不能对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起到规范指导作用,导致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各种不规范行为,增加了企业风险发生的可能,给风险管理带来了更大困难。
2.2 内部控制活动单一
内部控制活动就是企业为了达到内部控制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由于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复杂多样,因此,可以采用的内控手段也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但是,很多制造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没有将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与内部控制活动联系在一起,丰富、创新内部控制手段,只是简单的开展预算控制、资金管控内部控制活动,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单一,无法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2.3 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
高效的信息沟通是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当前,制造企业对信息沟通重视不足,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阻碍了企业各生产经营与运营管理环节的信息传递与沟通,导致具体经营管理决策中缺乏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经营管理决策可能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1]其一,企业各部门与工作人员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渠道,各部门的工作无法有效衔接,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得不到提升;其二,部分制造企业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到位,导致企业缺乏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与信息共享平台。
3 制造业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
3.1 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环节众多,容易引发风险的因素大量存在,要想加强内部控制,确保内部控制目标实现,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必不可少,以此为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其一,企业高层需要认识到当前内外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对企业运营发展的重要影响,加强对市场环境的分析预测,根据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断优化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指导。其二,企业需要利用互联网与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将风险识别、分析、评估、预警等工作与信息管理结合在一起,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处理来自企业内外部各层面、各具体环节的信息,以此实现对各类风险的及时识别、分析与评估,并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及时发出预警,为企业采取风险应对措施提供重要支持。[2]以X制造企业为例,企业为了加强经营风险管控,在产品销售方面,建立了严格的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全面收集分析客户的资料,评估客户的信用等级、信用状况、盈利情况等,以此了解销售业务中发生坏账风险的可能性与风险的严重程度,并根据不同客户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将坏账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2 丰富内部控制活动
为了加强内部控制,制造企业必须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与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各种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确保内部控制有效实施,以此推进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首先,企业应该制定严格规范的授权审批制度,对各种具体活动与工作的开展进行授权管理,保证企业的各项交易在管理层的授权范围内开展,避免各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其次,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与运营管理活动中需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运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与质量。为了确保信息技术的使用规范合理,避免使用信息技术中各种不规范行为给企业增加风险,管理人员应该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制定严格的规范,提升信息处理能力,使企业员工的信息化操作水平不断提升。[3]最后,制造类企业的生产管理内容众多,为了使各部门在互相协作、互相监督的原则下顺利有序地开展工作,企业就应制定职责分离制度,详细了解成本控制、资产管理、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开展流程,科学划分不同工作人员的职责与权限,避免同一员工任职多种岗位的问题发生,以此达到防范徇私舞弊风险的目的。
3.3 健全信息沟通机制
健全的信息沟通机制不仅可以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风险管理带来重要的信息支持,还有助于推动内部控制活动的实施及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实。为了不断完善、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制造企业首先需要对自身的实际经营管理活动特征有充分的了解,全面梳理经营管理活动的流程,根据经营管理活动流程,优化内部控制流程,剔除内部控制中的冗余环节,使信息沟通效率不断提升。其一,企业需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将财务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系统衔接起来,使企业内部各生产经营与运营管理环节可以高效传递、沟通、共享,为各部门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ERP系统是制造企业比较常用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ERP系统企业可以将原材料采购、库存、生产等各环节联系在一起,还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衔接,共享财务信息、资金信息等各方面的信息数据,为企业各生产经营与管理环节的实际工作开展提供信息支持。其二,企业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并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使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加强交流,推动内部控制活动的具体实施。以X企业为例,企业建立了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对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收集、分析比较及时。2017年企业生产的某一重要产品市场需求量下降,企业相关部门对这一信息极为敏感,通过充分调研与科学分析,及时调整了生产规划,将企业资源投向其他产品,避免因市场需求变化导致的产品积压问题。
4 结论
制造企业通过不断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促使内部控制有效实施,不仅推动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基于此,制造企业需要不断增强内部控制意识,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内控管理方案,优化经营管理目标,加强内部信息沟通,确保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主伟伟.基于财务视角的制造业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19(21).
[2]朱欢欢.制造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9(17).
[3]王硕.全面预算管理在生产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