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系统建设理念缺乏、课程与思政内容错位、功利化倾向明显、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等问题,提出构建良好课程思政生态、系统谋划建设方案、精心设置课程内容、提高教师育德水平、科学设置评价体系等对策,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深入开展。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3-0083-02
高校承担着未来人才培养任务,如何在新时代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深度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立德树人”的育人大格局,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持续推动课程思政改革,进一步升华各类专业课程的育人成效,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系建设缺乏系统性的理念。雖然大多数高校都在极力推动课程思政工作,但是总体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普遍缺乏课程思政建设的中、远期目标规划,也没有将如何实施好课程思政工作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进行系统的规划。此外,仍有一些高校领导和部分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相关专业和职能部门没有能够主动融入这项工作中,仍然存在“领导传达精神、相关部门观望、学科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
(二)教学内容方面“课程”与“思政”错位。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在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但并不是在进行学科建设规划、实施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内容简单纳入其中就是课程思政。如果将“德、智、体、美、劳”作为一个育人整体来说,那么思政课程仍然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专业课程则是“智、体、美、劳”教育的主渠道,并不能想当然地把高校所有课程都变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这样会导致“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相互倒置,会削弱、淡化思想政治课程,同样也会让其他专业课变得不伦不类。课程思政改革,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化在课程内容之中,以合适的方式自然呈现,绝对不能生搬硬套。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通过自我体验,思想上得到感悟、升华,才是课程思政的要义。
(三)目标定位存在功利化倾向。在推动课程思政改革中,有些高校的目标定位出现偏差,开展这项改革的主要目标不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而是为了“改革”而“改革”,把心思放在花哨的形式上,没有从改革的内容上精雕细琢。有些教师单纯是为了做专项教研课题,既可以获得课题专项经费支持,也可以申报各类科技成果。这些功利化的倾向必须加以改变。
(四)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一方面,教学方式单一,课程内容不够新颖。存在比较明显的灌输式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一些思政内容的融入生硬,在一些典型案例的选取上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体现不了时代的特点,缺乏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剖析和思考,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课程思政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教师只有理论功底和专业水平还远远不够,不管是在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上,还是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等方面,都要不断增强。
二、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对策
(一)构建课程思政良好生态。高校要建立并积极实施“课程思政”发展战略,坚持“大思政”的工作理念,将“重智轻德”的教学现象,转变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要统筹安排“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打破学校各类各门课程之间的专业局限,建立起上下贯通、左右互联、多元参与的运行机制。要逐级压实课程思政改革的责任,建立起“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机制。学校领导层面,党委书记要作为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全面统筹协调;分管副书记(副校长)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二级院系要承担起改革的主体作用,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组织实施、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充分发挥好作用。要通过项目支撑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强化相关的课题立项,尽量安排一些课题项目,落实相关专项工作经费,以课题研究来带动课程思政的探索、创新和发展。
(二)系统谋划建设方案。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课程。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学生成长影响的程度都不一样,其内容表达及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也都不一样。因此,必须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同时要融合本校的办学理念、凸显骨干课程的特色,系统谋划好课程思政建设方案。要“充分挖掘课程的育德功能”,不断优化课程建设,有意识地将“思政”功能引入课程中,并通过教学实施把这种理念落到实处。在建设方案中,还要充分考虑教师因素,整合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队伍的多方合力,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借力地方党政领导、专家、企业家,把多个学科、不同背景、不同专业之间的教学优势和特点融合起来,组建特点鲜明、优势突出的教学团队,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三)精心设置课程内容。评价一个教学方案的好坏,关键在于实施效果。在课程内容设置时,最重要的是要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得到浸润和熏陶。一是充分利用学科前沿的事例。老师应当以本课程专业知识为基础,在合适的环节适时讲解本专业最前沿的相关政策、动态,特别是利用好国际、国内涉及本专业的大事、热点、焦点问题,比如美国对华为制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等事例,挖掘、设置与本专业相关的情景,结合这些问题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探讨,用主流价值观引领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立志。二是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专业教学中,往往因为专业课程技术性强,而且为了达到教学进度要求,老师在授课时往往会单一的“我讲你听”的方式授课,教学中需要融入的思政内容也相对枯燥。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课程时,要通过增加互动、观看短片等环节,丰富课程形式,利用诸如工匠精神、大国重器、民族经典、“中国制造2025”等方面的典型案例,采用分组讨论、结构化研讨等方式,鼓励学生探索科学前沿、坚定理想信念。三是润物无声地施教。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上“思政”,更不是在课程中直接讲授思政的内容,二者应该是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应避免将思政内容生硬嵌入专业课程的情形,要充分挖掘专业本身明显的价值导向、家国情怀,进一步拓展、开发和融合思政元素,坚持“隐形政治”教育理念,在教学的点滴之间影响、引导学生,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目标,自觉养成规范的道德习惯,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四)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一是强化教师的育德意识。教师是课程思政改革的直接实施者,是课程成败的关键。专业教师首先要全面接受课程思政的理念,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专业教学中积极主动查找与思政相关的元素,然后在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传输给学生,达到课程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二是提升教师的思政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对课程思政来说,好的教师就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首先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水平,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专业教师不应该仅仅是本专业的“专家”,更应该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三是提高教师的育德能力。教师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把专业、知识和理论、思想、道德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学校也要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大对教师思政教育的培训力度,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课程思政专题的能力培训,也可以安排教师进行考察、访学、挂职等,拓宽学科视野,把行业和思政领域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四是培养教师的终身学习理念。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教育引导广大老师关心时事政治,加强思政学习,特别是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比如利用“学习强国”、党报党刊等平台,积极关注国内国际大事、焦点热点问题,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也可以在学习中不断积累丰富的思政元素,为做好课程思政改革奠定坚实的理论和专业基础。
(五)建立科学的课程效果评价体系。科学评价课程思政改革,能够有效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考核方式应当强化德性素质特征,弱化“智育化”特征。要采用多元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认知和价值观等水平纳入思政评价体系,以学生的成长情况为标准,采用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方式,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合理规划专业评价与思想政治评价,改变重专业轻思政的评价模式,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程度为主线,明确将立德树人要求纳入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注重学生的获得感,明确学生在德育和素质方面的具体指标要求,促使教师将教书育人要求变为实践智慧和行为自觉。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高校的专业千差万别,知识体系纷繁复杂。推动课程思政改革没有一成不变的经验和样板,唯有顺应时代潮流,做好顶层设计和系统安排,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主观能动性,深度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因素,并不断创新发展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于润物无声中起到启迪、教育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才能推动高校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珉.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思[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7(S1).
[2]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
[3]裴晨晨.淺析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教育与文化,2018(4).
[4]王芳.“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6).
【基金项目】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广西少数民族民居‘设维传承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GXGZJG2020B108)
【作者简介】吴美琼(1979— ),女,广西融安人,硕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