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疫情对金融业的影响及应对发展的创新方向

2020-04-06 03:36徐天
中国市场 2020年34期
关键词:金融业务线上线下大数据

徐天

[摘 要]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时刻反映国民经济的整体和个体状况。特别是国内近期为防控和阻断新冠疫情的发展期间采取的人员隔离措施,短期使经济基本停摆;在国内疫情期、疫情后期的负面惯性影响及国外疫情爆燃的冲击和甚嚣尘上的各种围剿下,受阻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都将对中国的经济带来不确定期限的影响,在国家整体经济面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下,和人们息息相关的金融业对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未来走势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金融业想要发展就要突破一些现实的瓶颈。文章旨在分析疫情对金融业的影响和冲击,提出疫情背景下金融业的创新应对方案。

[关键词]疫情;金融业务;大数据;线上线下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4.041

1 疫情对金融业的影响

(1)影响金融机构的质量。受疫情冲击,金融机构的“质”和“量”均会下降。小微的金融机构难保此次疫情过后是否存活。金融机构本身也是企业,也有生存的问题。金融机构是依托实体经济而发展的,如今实体经济发展受损,金融机构亦是城门鱼殃。

(2)增加金融机构的风险。疫情导致经济发展暂停及后下行,极大地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房地产、交通运输、旅游、住宿、餐饮、零售、影视娱乐文化、线下教育等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从2020年1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来看可见一斑。若受疫情持续影响,金融机构的风险将是巢覆卵危。

(3)疫情对金融业的影响。①银行业。商业银行受此次疫情的影响巨大。自2019年8月20日采用LPR新定价机制,银行利差进一步收窄以来,在经济下行、楼市不振等因素下再加此次疫情影响,实体经济运营受限,企业贷款量缩减,人们隔离禁足,线上线下消费支付业务量大幅缩减。对2020年1季度的银行业是进入了寒冬。②信托业。根据有关数据显示,1月共有51家信托公司成立了1288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减少877款,降幅为40.51%,共募集资金923.68亿元(不包括未公布募集规模的产品),环比减少704.24亿元,降幅为43.26%。结合2月、3月疫情的走势,信托产品的冲击十分巨大。特别是房地产信托,基本上处于停摆的状态。但属于公益信托的慈善信托分类得到了快速发展。③融资租赁业。在疫情影响下,加之国家指令性减免租金政策和方针的导向,所收租金大幅减少或为零,如大型房屋租赁、共享单车、载具租赁等业体因是融资成本、折旧为大头约占60%~70%、再加小头管理成本不减则短期生存压力陡增,电影院线和一些以个体和小规模企业为主的租赁行业,如展会租赁、餐具租赁、电脑租赁等可能面对更加惨淡的境地。短期内融资租赁业影响甚大,长期不应有较大影响。④融资担保业。融资担保业和融资租赁业类似,会承担一定的回款压力。首先因中小企业承受能力差,其次因进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则回款压力更大,但是这一现状短期内无法缓解,只能等疫情减弱,进出口贸易恢复才能够得到缓解。⑤证券。股市这两个月可以说一直在坐过山车,无论是中国股市、亚洲股市和欧美股市的变化,涨跌幅度均超预期。⑥保险。受本次疫情的影响,居民健康风险意识得到提高,特别是在恐慌情绪的推动下,很大程度上推动健康险的发展。但是,保险多为线下接触式营销方式,线上保险发展相对不成熟,业务发展受限。⑦私募基金。私募基金行业受到的冲击不小。特别是在股市过山车的大背景下,本身就透明度有限的私募基金使广泛的投资者较为恐慌,并且已经出现单只近亿资金量的私募基金出现逾期的情况,形势不容乐观。

2 疫情背景下金融业应对的创新发展方向

(1)国家政策的引导创新。面对疫情冲击全球的严峻形势,在世界各国开启了前所未有的金融“放水”政策闸门背景下,作为最早受疫情冲击的我国也早就启动了应对疫情冲击的系列货币信贷税费租金服务等惠及政策。

2020年2月1日,金融监管五部门联手出台30条各项举措确保金融服务畅通,支持疫情防控和实体经济。其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充足流动性;对受疫情冲击较大实体和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予以展期或续贷,并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予以支撑;央行通过发放专项再贷款,向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提供更优惠的信贷支持;证监会出台再融资相关政策、银保监会的资管新规过渡期,都有助缓解疫情带来的现金流紧张问题,有助于构建更有活力的资本市场。

整体来看各国都在想尽办法稳经济,货币政策也更加宽松。仅以中国市场为例,2月3日以来,央行投放1.2万亿元至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并下调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并下调MLF利率10个基点;2月20日发布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也分别下调10个和5个基点。不断放开证券市场的各项规定,都在于稳定金融市场。

在此次疫情中,能够感受到国家的力量和政府对经济的大力扶持,因此,金融业想要缓解在疫情中受到的冲击,首先,要紧跟国家方向性政策,结合国家经济转型需要,将投放的资金有效地传导给各类经济体,让各类经济体渡难关,复元气,回归正常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惠及整体经济,才是金融体系面临的更具挑战性的课题。

各类金融业体要运用国家政策创新调整运营方式,着眼于长期發展。对疫情防控的一线企业:①融资租赁业应制定差异化的资产管控方案,主动缓收或减降相关租金;通过延长租期、适当下调租赁利率、完善续租安排等多种方式帮助承租人渡过难关;对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客户,给予一定的宽限期或免除罚息、不纳入征信等措施。融资租赁业在一定时期内将承受一定的回款压力。②融资担保业,首先,优化服务。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应发挥增信、分险、赋能作用。其次,如降低融资担保费率,采用担保业务风险分档补偿政策,帮助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

(2)利用大数据,金融客服线上线下融合转型。受疫情影响,之前的线下服务需要转换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方式,如果金融业完全提供线上服务,首先要消除线上服务给客户带来的陌生感、不确定感,如何使线上能够达到线下面对面沟通的熟悉感和舒适感,这是金融业发展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2];其次,要让客户对支付方式放心,要确保用户信息和资金安全并且操作方便快捷;最后,客服服务要让客户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问题解答要准确快速。

此次疫情后人们的消费模式会发生一定的转变,线上消费将成为发展趋势。金融业如果想更快的发展,需要紧跟人们需求的步伐,把线上消费做到客户满意放心。

(3)运用现代科技创新金融业模式。疫情期线上流量爆增,这是“危、机”并存的时代,以通信服务、在线服务、云服务、人工智能、智慧服务平台为代表的科技行业在这一轮疫情中将迎来一个展示和大发展的机遇。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新基建”包含的几大产业的发展有目共睹,以5G、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基建”将带领科技进一步发展。因此,金融行业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科技武装金融。特别是要武装线上金融,如银行、保险业可以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技术,引入到银行业的授信贷款和保险业的营销、核保、理赔等各个环节中,提高匹配程度,提升服务效率,让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得到满意的体验。科技在带动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共同推动人类的进步。

3 结论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2020年的经济发展要“稳”,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经济确实出现一定程度的受阻,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整体格局不会改变。金融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紧跟国家政策,积极转型发展,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秦介垚,王森琪. 将区块链技术引入数字金融领域的策略浅析[J]. 信息记录材料,2019,20(1):85-86.

[2]王茜云.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分析[J].市场周刊,2019(2):125-126.

猜你喜欢
金融业务线上线下大数据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策略探讨
商业银行发展住房租赁金融业务的路径探析
商业银行发展县域网络金融业务的策略探讨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黑龙江省物流企业创新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与风险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