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俊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农业农村局、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
2018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脱贫攻坚两大重任,认真落实中央治疆方略,把畜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整合中央扶贫资金和安徽省援疆资金共10多个亿,加大对畜牧业真金白银支持,优化农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创新工作机制,全县畜牧业正由农户家庭散养型向小规模高效型转变,由传统自给自足型向市场需求导向型转变,由单一传统产业复苏向“驴+羊、鹅、兔”多种产业齐头并进转变,发挥了“稳定器”、“压舱石”的基础作用。
作为一种新兴市场营销模式的低碳市场营销模式,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会面临很多意想不到的挑战。从企业来说,如果想要真正实施低碳市场营销模式,势必会要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将低碳的优势和理念融入到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细节中。从实践来说,要探讨企业在碳关税、碳交易等多方面所要克服的困难,进而积极改进发展思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1] 中国外交部:《中国外长王毅就所谓南海仲裁庭裁决结果发表谈话》,2016年7月12日,https://www.fmprc.gov.cn/web/wjbz_673089/zyjh_673099/t1379787.shtml。
皮山县肉蛋奶总产量从2016年开始快速下降,到2019年上半年的企稳回升(见表1)。羊、驴等传统优势产业持续向好,驴的存栏量从2016年的1.98万头增长到2018年3.9万头,存栏量由新疆和田地区第3位上升到首位。目前,全县已有养驴龙头企业1个、合作社及托管所43个,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养殖模式。2019年,新确立的鹅、兔扶贫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发放“扶贫鹅”300多万只、“扶贫兔”320多万只,计划2020年出栏1000万只鹅、1000万只兔。
1.从发展阶段来看,和田地区农业经济特征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经济仍是和田重要支柱,皮山县更是重中之重。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标准,农业经济的特征是农业增加值比例高于30%、农业劳动力比例高于50%。工业经济的特征是:农业增加值比例低于15%、农业劳动力比例低于30%。1984年,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8.14∶54.6∶17.25,2015年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9.0∶40.5∶50.5。因此,1984年及以前中国经济具有农业经济的结构特征,1984—2014年期间中国基本完成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型,2015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后工业化,即知识经济时期。再看和田地区经济发展现状,2018年和田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2.5∶17.9∶59.6,农业产值比重高于工业产值比重,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为55%。根据上述理论,可以判断,和田地区农业经济特征明显,目前处于前工业化向工业化初期过渡阶段,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经济结构时期。在这个时期,皮山县应当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工业,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以发展工业来支援农业。
进一步地,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话语进行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两者的表达方式有同有异,在话语主题选择上各有侧重,在话语立场倾向上也有所差别,这说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影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不尽相同,需要结合多源流理论框架,继续挖掘媒体文本的话语内涵,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影响政策变迁的具体逻辑进行探究。
2.从区域比较看,和田地区是新疆乃至全国较贫困地区之一,农民收入低下脱贫难度大,皮山县更是难中之难。2018年,在新疆15个地州(市)中,和田地区人口总量居新疆第5位,经济总量居新疆第14位,人均GDP居15位,多年来这一格局没有发生变化。从人均GDP来看,2018年和田地区人均GDP1.2万元,相当于新疆平均水平的24.5%,全国平均水平的18.7%;从城乡居民收入来看,2018年和田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1万元,相当于新疆平均水平的87%,全国平均水平的72.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088元,相当于新疆平均水平的67.5%,全国平均水平的55.3%,农牧民收入水平与新疆和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仍然较大,脱贫攻坚和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政治任务还相当艰巨。在这个时期,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总方针,把农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逐步落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国家政策,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一总目标增添底气。
表1 皮山县2016年至2019上半年肉蛋奶产量统计表 吨
3.从农民增收看,和田地区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占一半以上,农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畜牧业功不可没。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是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存发展的根本手段,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之策。近年来,随着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农牧业在农民增收脱贫中的贡献不断加大。2017年、2018年,和田地区第一产业纯收入分别是4096元、4410元,分别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52.4%、50.3%,畜牧业人均纯收入占第一产业的32%。皮山县是传统牧区,2016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4.08%,高于和田地区3.38个百分点。2019年上半年,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已达到5254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2896元,畜牧业收入942元,畜牧业占第一产业收入的32.5%。特别是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增收明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一头驴一年的驴奶和驴驹的收入可达到5000~6000元、每只鹅平均收益15元、每只兔平均收益16元。
(4)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软环境建设相结合原则。加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产品物流和网络销售平台建设,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体制等各方面改革,提升行政服务效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努力把“输血”的过程升华到“造血”的过程中去。
二是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能力不足。皮山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但始终没有正常开展工作,有岗无人、有人无技术,“双认证”难以通过,日常检测工作只能委托其他市县检测中心检测,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空白,监管形势较为严峻。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而创新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基本要素,企业高管则是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激励企业高管创新意识,有助于引领企业人才进行科学创新,让企业在激励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现代企业普遍采用薪酬激励方式激励企业技术创新。高管薪酬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在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学者中尚未达成一致。
3.畜草配套不平衡。皮山县草食畜牧业发展基本上还依赖天然草原放牧和农作物秸秆,还没有一家规模化饲料加工企业。目前,全县已组织播种苜蓿10万亩、青贮玉米3.95万亩、其他牧草4.2万亩,但组织化程度低、商品化率低,不能支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常年饲草料缺口9.9万吨,其中饲草约5.6万吨、饲料约4.3万吨,饲草料短缺已成为制约全县草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4.技术支撑能力弱。一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县农业农村局现有编制104人,实有50人,有一半人员被选派驻村住户,其中真正懂畜牧专业技术,能开展工作的人才不足20人。在乡镇畜牧兽医站也是如此,2007年,皮山县乡镇畜牧兽医站专业技术人员核定编制135人,目前核定专业技术人员68人,缺口近一半,平均一个乡镇不到一位技术员,甚至有些乡镇连1名专业技术干部都没有,如木奎拉乡,有6位专业技干,却有4位被抽走。
(3)坚持龙头企业与农户相结合原则。以工业化思维为先导,跳出农业抓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坚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保护农民合理利益。
5.风险防范不到位。一是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上能力不足。目前,皮山县“驴+羊、鹅、兔”等畜禽产业发展迅速,点多面广,各类疫病风险随之而来,输入性疫情风险较大。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县级兽医实验室只有20多平方米,其面积、仪器设备都达不到国家标准,多次受到自治区和地区农业部门的督查通报。而全县在岗履职的动物防疫技术干部只有20人,村级防疫员160人。2019年,利用安徽省援疆资金在公益性岗位托底安排项目中,安排了村级畜牧防疫岗位205个,使全县村级防疫员达到360人以上,初步缓解了防疫难题。
2.规模养殖水平低。皮山县畜牧业仍以小农户分散养殖为主,标准化、规模化水平较低,散乱杂落后的养殖方式还是主体。2019年上半年,全县年出栏肉羊100只以上规模场6个,10000只以上规模化肉鸡场0个,500只以上的规模鹅场3个,100只以上的规模兔场5个,存栏50头以上的驴场20个,全县畜牧规模化养殖比重仅12%,比安徽省及全自治区低62个百分点,比全国低50个百分点。这样的小农户生产难以与社会大市场对接,畜产品经济回报率低。
三是在应对突发事件上防范不足。皮山县属沙漠干旱地区,长年气候偏旱、少雨多风、蒸发量大,极容易缺水。全县年平均气温11.9℃,但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1.0℃,极端最低气温-22.9C,极易严寒。而农牧民养殖场在应对极寒和缺水情况下缺乏防范条件,政府也缺乏应急预案。
1.总体思路。立足皮山县位居边疆、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缺技术缺人才、小农经济、深度贫困等实际,确定畜牧业发展思路和产业扶贫措施,一方面要做好当前非常规阶段特殊的中心工作,即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做好近期规划,实施精准扶贫,打好脱贫攻坚战。
另一方面,要努力跨越常规性的长期性关口,即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当地沙土和光热自然资源优势,以实施“十万、百万、千万、亿”工程为重点,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能,转变增长方式,走特色畜牧产业发展之路,提高畜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2020年要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同时形成5万头驴、50万只羊、100万只鸽、1000万只兔、1000万只鹅的“55111”畜牧业发展格局。
(2)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原则。突破和田地区皮山县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通过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走“市场—技术—资源”发展之路,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培育和完善市场经济。同时,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吸引各类企业及要素资源向农牧业集聚。
2.坚持原则。
在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中,陕西省通过抓投资、促配套,抓规范、严建管,抓落实、明责任,抓验收、重管护,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1)坚持争取外援与增强内生动力相结合原则。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和对口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项目上更加倾斜农牧业发展,实施资源和市场同时开发的“双向开发”战略,积极把本地区可利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农牧业经济和项目优势,以及转化为和田地区皮山县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突破口,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Optimal Design of Drive Mechanism of AMP Marine Cable Reel……………ZHAO Yisong, WU Tianyu(2·27)
另一方面,专业技术队伍年龄老化。目前,全县基层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15年以上的人数占畜牧技术推广总人数的70%以上,5年以下的占总人数的5%,13年来,全县畜牧系统没有新进一位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多种原因,技术人员还缺乏系统性专业技术培训,缺乏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
1.产业发展不稳定。肉蛋奶总产量从2016年开始快速下降,由2016年的2.45万吨,下降到2017年的1.27万吨、2018年的1.05万吨,下降幅度达57%,在全自治区的地位由2016年的第51位,下降到2017年的69位、2018年的72位。所以复杂的社会形势对皮山县畜牧业影响很大。
3.对策建议。
三是着力打造一批联结贫困户产业发展的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支持龙头企业向贫困群众提供全产业链服务,着力打造一批产业特色品牌,提升皮山县驴、羊、鹅、兔扶贫产业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适应度值不好的一类采用蔓延生存策略,即向外蔓延生长,跳出之前的不利环境,寻找更好的生存条件。因为原有的k-opt交换方法比较复杂,且k值需随初始种群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在蔓延生存策略中将其替换为随机乱序的方式,随机选择个体中50%的点进行乱序排列。该部分算法主要程序如下:
二是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找准产业项目与贫困户增收的结合点,确保让尽可能多的贫困群众参与产业项目建设、享受项目收益,防止出现只注重公司而把农户弄丢的现象。
(1)以人民为中心,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是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这一条主线,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产业帮扶措施,确保扶贫产业覆盖所有贫困户,确保产业发展真正让贫困户受益。
改革、开放,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从那时起成为印刷产业变革的主旋律。此后,中国印刷工业迈向发展的快车道,从告别铅与火,走进光与电,再到数与网。而在每个关键节点的背后,我们都能看到中国印工协的身影,典型如:1987年12月,《经济日报》率先使用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宣告“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计算机—汉字激光屏幕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诞生;90年代中期,我国重点书刊印刷厂全部采用国产激光照排系统。
(2)以规划为引领,明晰产业发展路线方向。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部分,畜牧业同样需要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一是要补充完善畜牧业规划体系。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防止资源与产业不匹配,没有突出明显的主导产业而平均发展。进一步完善驴产业发展规划,尽早编制羊、鹅、兔产业发展规划,防止因没有规划而导致发展的盲目性和反复性。按照规划的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单位,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二是要精准制定产业扶持政策。皮山县原有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难以进行企业间的生产联系和协作配套,难以进行区域内部的互补协作,难以形成名优特产品的宏大阵势。因此,要制定以完善产业结构为目标的产业政策,确定产业发展的结构、顺序和时机等,促进结构生产力充分释放。
(3)以创新为动力,提高科学养殖技术水平。一是依靠科技提高资源综合效益。对皮山县光热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利用,通过节水农业大力发展牧草产业,努力将沙漠变绿洲,从而促进驴、羊、兔等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再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加工业,对畜禽产品等初级原材料进行必要的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走“市场—技术—资源”的路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
二是充实基层畜牧技术推广队伍。皮山县乡镇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应加大引进人才,提升队伍素质。
三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加强与安徽省农业系统的对接协作,利用安徽省援疆项目资金,继续实施“皖和畜牧科技直通车”计划,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加大对技术推广人员、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的培训,提升养殖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是加强产学研推协作机制建设。积极主动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合,加强技术引进、消化与吸收,形成适合皮山县的技术体系;加大支持公益性技术推广体系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服务指导力度,建立“一对一”结对服务机制,形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以问题为导向,着力防范重大风险。皮山县各项经济基础相对脆弱,经不起波折,必须强化底线思维,牢牢把握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工作主动权,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产业风险。
一是防范重大动物疫病风险。首先要提升县级动物疫病检验检疫能力,建议尽快立项建设皮山县兽医实验室,根据项目初步设计,建设面积800平方米,投资概算800万元,已纳入2020年安徽省援疆项目计划。其次是充实村级动物防疫人员队伍。根据国家规定的每个村村级防疫员配备标准,建议每个乡村分批配足2~4名动物防疫技术人员,统一纳入公共财政供给系列。
隐私是人工智能应用于职场引发的另一个重要的话题。隐私权原本是民法上之私权,不过身处职场的劳动者并不因劳动关系的存在而使隐私权泯灭。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劳动者隐私权保护面临新的威胁。人工智能对劳动者个人信息的广泛收集和分析处理,在缺乏必要约束的情况下,可能构成隐私侵权。
二是防范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建议尽快完善皮山县农业产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充实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快速启动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牢固树立“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意识,坚持工作关口前移、防范在先,努力防止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