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二十年她用心温暖了学生
——记铜仁市玉屏县第一中学教师吴承忠

2020-04-04 03:41付加娣
理论与当代 2020年2期
关键词:玉屏小女孩学生

付加娣

吴承忠,铜仁市玉屏县第一中学的一名普通老师。2000年毕业至今,已经做了20年语文教师。20年从教路,40期育人途,她在工作中享受作为教师与“妈妈”的幸福。

田坪小学、大龙中学、玉屏第一中学,教书20年,教书的地点换了一个又一个,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唯一不变的是她致力于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

一、亏欠与幸福

吴承忠的内心是酸楚的。

下完早课,抽了半个小时,去学校为儿子陈着开一个“不完整”的家长会。当晚,8岁的陈着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很高兴,因为妈妈来了,平时都来不了的。

看完这篇日记已是23点56分,吴承忠在朋友圈记录下她的心情:这个点,偷偷看了儿子今天的日记,从“失望极了”到“很高兴”,原来是妈妈抽空参加了他的家长会,陪了他不到30分钟。

除了感叹外,出于语文老师的职业习惯,吴承忠对儿子的日记进行了点评:记录过程详细,心路历程也还真挚;真人真事,真实情感。

“工作20年来,一直忙于工作,忽视了对亲人的关心照顾,心里充满愧疚。”吴承忠说,与儿子见面最多的就是每天早上出门时的匆忙一瞥,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陪伴他的时间特别少;不仅是对儿子,对双亲,对丈夫,吴承忠都有愧于他们。好在家人都非常支持理解她的工作,她告诉自己要把对家人的愧疚化为动力,竭尽所能帮助这群淳朴的孩子,为玉屏教育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除了酸楚,吴承忠的内心更多的是欣慰。

假期里,2015届初中毕业的学生李欣发来一条信息:吴妈,您在学校值班吗?我想来学校看一下您。

“她说明天来学校看我。”谈到学生始终记挂着她,吴承忠眼中泛着泪光。

小学、初中、高中,20年里,她教过1000多名学生,从“小吴”成了“老吴”,但私底下学生们更爱喊她“吴妈”。

假期里值班,已经毕业的学生组团陪她,在她的办公室里吃一顿火锅宴;毕业十多年的学生,建了一个群,过年过节都要邀请她聚一聚,与她一起分享家庭生活、育儿心得。

谈起与学生相处的时光,她说到最多的就是“幸福”。她在日志里写道:幸福很简单,也许是办公室里的促膝长谈;也许是平安夜,办公桌上小小的苹果;也许是节日,短信里的简短问候。

二、守住一颗初心

“什么都没有。”2000年,19岁的吴承忠刚进入田坪小学教书时,简陋的设备让这位刚出校园的小姑娘有点发懵。

调整好心态,吴承忠很快就适应了环境。十几平方米的教师宿舍,只有一张床、桌子和凳子,晚上备课时,点上蜡烛,在桌子上一埋头就是几个小时。

为了给孩子补习,吴承忠把布挂起来,将宿舍分为两半,十几名学生整齐排在两边做功课,十几平方米的宿舍显得异常拥挤。

20年后的今天,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是她为孩子日夜的操劳及教书育人的初心。

不管再操劳、再辛苦,一旦迈上讲台,她便立刻精神抖擞,像换了个人似的。她教的语文课,学生最爱听。她从来不会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在学习《吆喝》一文时,她给学生创新作业:赶集时,去集市上认真听取商人小贩的吆喝声,在课堂上做分享。

吴承忠也不会把成绩当做学生的唯一目标。站在讲台上,她想要的不只是教语文课本,而是引导大家如何理解生活,拥抱生活。在学习《背影》一文时,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给父亲写一封信,亲手交给父亲或邮寄给父亲;在课堂上,她会要求学生以戏剧的形式将课本内容通过自己的理解表演出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考试中,她所带的班级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她是良师,亦是益友。站在讲台上,吴承忠喜欢看到学生们眼睛里充盈着神采。为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吴承忠经常早来晚走,周末加班,中午也很少休息,不是帮学生化解思想疙瘩,就是为学生解决生活困难。学生们也爱找她探讨理想、人生等问题。

受吴承忠的影响,2009级学生宋尧丹毅然选择了教育学,学成之后,回到母校与她成了同事。在校期间,亦师亦友的俩人,在教学方面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三、教师的使命

“因为‘帮扶’二字的结缘,他们亦然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总是在不经意间想起,总是在不经意间惦记。”在帮扶日志中,吴承忠如此记录着她的帮扶心得。

那是2017年11月24日,吴承忠带上老公和儿子,前往帮扶学生阿同的家,同行的还有另外两名帮扶学生阿莲、阿蒙及班主任秀秀。在阿同的家里,吴承忠围上阿同妈妈的围裙做饭。“妈,快看,这是我们老师,今天在我家弄饭来了。”阿同拿着手机,给远在外地的母亲发视频,语气显得异常激动。

不一会儿,不大的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饭菜。一群人围坐在餐桌旁,柔和的灯光照在身上,暖在心里。“吴妈,谢谢您!”餐桌上,简短的话语,让吴承忠的鼻头一酸,湿了眼眶。

离别时已是傍晚,一大三小的身影久久伫立在寒风中,随着车子前行,后视镜中的影子越来越小,直至消失。

犹记得,第三次到“送教上门”的小女孩罗园家时的场景。不同于前两次的敌对,刚进门,罗园便主动拿出画笔和纸为吴承忠画画;罗园笔下的她,留着整齐的短发,穿着点缀爱心的裙子。离开的时候,小女孩拿着自己摘的野菜,不说话,一个劲往吴承忠的手里塞。

吴承忠正在给学生上课

长时间下来,吴承忠发现这个小女孩的性格在慢慢转变,没有了以前的急躁,脸上的笑容多了,也能跟上门的老师友好相处。更让人的惊喜的是,曾经拒人千里之外的小女孩,通过一年半的相处,变得十分依赖她,总是把她挂在嘴边,只要有什么好吃的、什么好玩的,总是第一个与她分享。

罗园、阿同、阿莲、阿蒙点开吴承忠的手机相册,每一次与学生相处的画面都被“定格”在里面。

在翻找图片时,有一个意外的发现:手机中1000张照片,与学生相关的照片就超过900张。“她们喜欢和我拍照,我也喜欢给她们拍照。我们都把对方当作家人,拍照就是为了留住跟‘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吴承忠说,不经意间手机里存满了“回忆”,自己也没想到。

冬去春来,吴承忠的眼角已增添了几条皱纹,头上多了几根若隐若现的白发,但她依然对美好的未来无限憧憬,她的脸上依旧挂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切,都源于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猜你喜欢
玉屏小女孩学生
杨启舆作品
爱掐人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可爱的小女孩
赶不走的学生
爱哭的小女孩
玉屏桃花
贵州铜仁市玉屏县平溪中心完小
玉屏县板栗低产原因及改造增产措施初探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