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藻图》(局部)
在传统文化中,鱼具有多重美好的寓意。早在上古时期,鱼就是一种祥瑞的象征。鱼图腾作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存中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成为龙图腾的前身;周代即有“鸟鱼之瑞”之说;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论断中,蕴含着一种对自由的追求;《诗经》中有《鱼藻》一诗,以起兴的手法赞美君贤民乐的理想社会:“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由此可见,鱼自古以来就寄托着人们对美好与自由的向往,遂成为人们较早接受的花鸟画创作题材之一。
从历代的鱼画作品来看,无论是群鱼还是单个的鱼,在创作手法上大多都极尽写实之妙。画形传神,在纤毫毕现、惟妙惟肖的写实中突出“鱼之乐”境界的状摹,从而隐含着对人生的一种自我期许。而这样一种情感与民间心理的结合,更诞生出诸如《鲤鱼跳龙门》《九鱼(如)图》《鱼乐图》等各种象征意味和装饰意味浓烈的图式,在年画等民间风俗画中备受百姓热爱,充盈着一种皆大欢喜、吉庆有余的美好情愫,在喧嚣的尘世中寄托着人们最朴实的心愿。
在各类关于鱼的作品中,《鱼藻图》是富有神韵的经典构图模式,在历代绘画作品中层出不穷,并渐渐成为一种质朴而又纯美的图式,深刻影响了民间文化。据传,这一图式由南唐画家徐崇嗣所创立。他运用以彩代墨、直接着色的没骨画法,描绘出鱼儿在水藻间自由自在游动的神态,以静衬动,活灵活现,妙趣天成。明清时期,多数以鱼为题材的《鱼藻图》基本延续了历代鱼图的构图方式和笔墨设色技巧,在表达方式上基本遵循着流传下来的《鱼藻图》所界定的范围之内。
缪辅所作《鱼藻图》是其任宫廷画家期间,应皇室之邀而精心绘制的工笔画作品。缪辅(公元15世纪),字良佐,江苏苏州人,约为明宣德时人。其官至武英殿锦衣镇抚,为当时著名的宫廷画家,画学宋院体画,继承了黄筌工整妍丽之画风。其擅画水藻游鱼,重视写实,形态生动,勾染细腻。《鱼藻图》在创作上通过物象大小的差异、布局的主次位置,暗寓尊卑的君臣关系。全幅以一条巨大的鲤鱼为中心,它是这片祥和水域中的统治者。为了进一步突出其王者风范,在艺术表现上,鲤鱼也比其他的鱼儿更写实逼真:唇有几根鲤须,嘴唇微启,双目焦墨点睛,四鳍活动,脊背上鱼鳍竖立,大尾舒展上翘,似欲下窜捕食。鲤鱼的四周有多种小鱼,如小白条、鲫鱼、青鱼等,均在水中游弋。有的在觅食,有的在跳跃,有的从水底冲向水面,有的似乎因受惊而往下俯冲,姿态各异,十分活跃。
清代画论《芥子园画传》中总结画鱼要诀为:“画鱼须得活泼,得其游泳像。见影如欲惊,喁意闲放。浮沉荇藻间,清流姿荡漾。悠悠羡其乐,与人同意况。若不得其神,只徒肖其状。虽写溪涧中,不异砧俎上。”强调画鱼要体现鱼在水中的生动形象,不能刻板,只画形不传神,要借助画鱼表达出精神的自由和逍遥的逸致。元汤在《画鉴》中也称:“五代袁义、宋徐白,善画鱼,及观其迹,不过刀几间物耳,使人起羹脍之兴。”然此图之鱼,却形肖神现地描绘出群鱼追逐戏水的情景:藻荇漂浮,茨菇丛生,群鱼活泼自如地游嬉其间,一派生机盎然。每条鱼形神逼肖,栩栩如生。画家先以线造型,用极细而淡的线条勾勒轮廓,然后随类赋彩,根据鱼身部位的不同,着以相应的颜色。勾勒与渲染浑然一体,足见其深得画鱼要领。
《鱼藻图》右上款署:“武英殿直锦衣镇抚苏郡缪辅写。”钤“良佐”“日近清光”等印。明代对画院中人多给以武职头衔,由此可知,缪辅乃当时画院高手。从艺术方面来看,缪辅以简括而又准确的笔墨描绘河塘一角的自然小景,创构了一个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艺术境界,将群鱼、水草融合在一起,从而显示了自然界生命律动的和谐之美。全画行笔挺秀洒脱,形象饶有韵度,具有秀逸爽放、天然无饰的艺术面貌。从中可以窥见画家在鱼虫画方面的高超技巧,以及在开拓鱼虫画新境方面的卓越建树。
《鱼藻图》明·缪辅 绫本设色 171.3cm×99.1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