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丹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自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中去[1]。创新创业是一种实践要求很高的活动,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试错过程。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单纯地通过传授知识、讲解方法是不够的,实践教学不可或缺。传统实践教学以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不能满足计算机相关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要求。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过程要与企业的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战”中全面提升创新创业的素质。
目前IT 类创新型人才在大学期间的职业训练严重不足,不少院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还只停留在与大型企业合作的层面。然而,大企业往往业务成熟、稳定,管理与生产过程分工细、重合作。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有3 点不足:①这样的企业完成了创业过程,学生没有机会参与企业的创业过程;②分工过细,学生较难看到全局;③提供的实践岗位体量不够。
另外,计算机相关专业,新技术、新应用产生、更迭快,由这些技术、应用催生的企业大多是小企业,唯有与小企业合作才能够得到体量可观的技术对口的实践机会,小企业的人才需求总量占65%,就国内公司而言,小公司流入占比70%。
因此,针对IT 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度和广度不够的问题,应基于“校—小企业”联盟(主要包括IT 类大企业的新业务部、子公司),进行新工科背景下IT 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打造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方式,提升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2],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IT 类人才培养模式,提升IT 类人才的创新能力。
1)创新创业环境不真实,创新创业实践资源不足。
创新创业活动具有实践性要求,需要在实践中培养。高校教学环境与市场需求、社会生产实践有距离,造成创新创业的环境不真实,在黑板上谈合同、在讲台上跑市场、在想象中办企业,创意不能落地的现状[3]。
2)传统实践基地形式单一、容量有限,并且技术培养仍为主要目标,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亟待建设。
传统的实践基地单纯地以课程知识、技能训练为主要目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不足,并且,创新创业项目多样,体现出很强的个性化特征,创业实践需要的资源很大,对实践基地的容量提出新的挑战。
3)创新创业师资匮乏。
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多是由“象牙塔”里的理论派教师组成,缺乏系统的创业经历和实战经验。因此,创新创业教育难逃纸上谈兵之嫌。
4)大企业实习难逃“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尴尬。
大企业管理及生产流程成熟,分工细,重合作,对学生某一专业技能有较高要求,但是,学生很难看到业务、项目、管理的整体。另外,大企业大多完成了创业过程,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创业实践。
5)缺少平台支持,创新创业资源、经验共享与交流不畅。
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主体力量,学生之间的资源、经验共享与交流对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应该提供平台支持资源的积累与分享、支持经验的分享与交流。
鉴于大企业的特点,学生缺乏参与创业实践的机会。小企业大多处于创业阶段,是创新创业教育现实的、鲜活的例子。另外,新技术、新应用催生的小企业数量可观,具有现实的合作基础。但是,小企业有很大的生存压力,对包括校企合作在内的事情都比较谨慎。因此,与小企业的合作必须找到“双羸”的切入点。双羸的切入点包括人力资源、技术、劳动力,如图1 所示。
图1 校—小企业联盟合作架构
(1)在人力资源方面,学校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设置定制班专项培训,为企业提供毕业生和员工培训,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企业为学校提供企业实习教师,进行兼职授课或者提供竞赛项目的技术指导,为学校创新活动提供人力支持。
(2)在技术方面,学校为企业输出技术、科研成果,可以通过技术转让等方式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和产品上市周期;企业为学校提供和专业相关的供教学参考的成功案例,以及建立校企联盟的实践基地。
(3)在劳动力方面,学校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为企业快速提供人力资源;企业委托学校进行项目开发,保证企业的项目周期。
通过上述3 个“双羸”切入点,充分调动企业合作积极性,成功与众多小企业结成联盟。
在成功调动企业合作积极性的基础上,将企业项目引进课程,结合企业对需求人员的能力要求,在大一和大二开设普适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以及“讲授研讨+演练实操+实训实战”的方式,着重训练学生的创新创意思维[4],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创业方法;在大三和大四企业人员加入课堂,承担课堂实践、学期实践、项目实训、毕业指导,联合递进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学校与联盟企业人员共同构建创新创业导师指导队伍,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构建从大一到大四组织形式多样化的实践体系,同时众多小企业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创业实习岗位。校外实践基地管理流程如图2 所示,通过校外指导教师“创新创业能力考核+创新创业技术考核+企业实习成绩(实践能力考核)”和校内指导教师的“企业实习周报+企业实习月报+实习总结”双重的管理方式,学生总成绩=校外指导成绩×0.6+校内指导成绩×0.4,最终实现了可管、可控的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图2 校外实践基地管理方式
基于“校—小企业”联盟企业,在校内构建“全景式嵌入”校企合作中心(如图3 所示)。企业家资源的有效注入和小企业现身说法式的创业教育,不断唤醒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这些联盟企业与学校已建立多年的合作关系,每年接收大量顶岗实习学生和就业学生。此外,校企联盟员工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企业安排员工担任院外指导教师,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项目的设置、授课、技术培训以及学生实践指导等;同时,学校教师也进入联盟企业顶岗实习、交流、锻炼,提升了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
充分发挥企业实践资源丰富的优势,校企联盟共建的实践环境,包括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实践教育中心、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各种创客实验室等,即可以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实践场所[5],又可以用于教师横纵向项目研究,将实践与科研有机结合,提高了教师创新创业的水平,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图3 “全景式嵌入”校企合作中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多种实践组织形式,由校企联盟教师共同指导,如图4 所示。
图4 多样化的组织形式
通过多样化的人力合作方式,解决师资问题:①教师“走出去”,参与企业创业、产品研发,提升技术水平,解决长期师资匮乏问题;②企业员工“走进来”,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解决短期师资匮乏问题;③通过“产学并行”,师生共同成长。
以信息化平台体系作为工作载体,建立了一系列资源与经验分享系统。校企联盟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体系,搭建校企工作的载体。资源复用平台,用于校内教师、联盟企业人员将素材、案例、项目、课件、视频等资料发布到平台中,满足校企人员学习的需求;创新创业实践中心,用于校企创意管理,创新项目的招标、管理,专题活动,包括专题、活动发布、项目招标、项目信息管理、校企创业导师指导、项目结项评价以及实习就业信息的发布,联盟企业的导师与校内创业导师的项目指导。AppStore 产品发布平台用于创新创业作品的发布,师生可以上传、提交优秀作品,供企业人员、学生下载与测试。同时,结合企业优势校企共同研发了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多个平台包括可视化移动平台界面设计器软件以及针对移动互联网的极速开发软件平台,可以进行项目的快捷开发,提升了信息化教学水平。
本模式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形成了“校—小企业”联盟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已在省内的多个院校进行推广和应用;多个资源、经验分享平台也在本校及大连的另一所高校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一体化信息平台体系在全校推广,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1)“Amicool 我酷移动互联快速开发”平台,使用人数1 000 余人。
(2)“资源复用平台”提供20 余门课程的案例、项目、课件、视频、素材等500 余个相关资料,其中包含视频资源120 余个,案例资源100余个,项目资源60 余个,用户点击量达到10 000余次。
(3)通过“创新实践中心平台”成功申报创新项目共130 余项,涉及项目指导教师40 余人,学生290 余人,其中23 个项目成功申报为校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建设,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
成果实施以来,共出版教材5 部,发表教学论文16 篇,获批的质量工程项目11 项,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 项,获批辽宁省教学名师1 名。
3)育人成效显著。
基于“校—小企业”联盟的有效实施,充分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新的热情,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1)竞赛获奖显著增加。学生参与专业竞赛,获得丰硕的成果,获奖人次提升到每年100 人次以上。从2015—2018 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获奖的统计情况见表1。
(2)申请大创项目增多。自2015 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学生先后获批10 项国家级、23项省级和44 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校内外指导教师40 余人,参与项目学生340 余人。
(3)学生得到成绩提高。与2017 年相比,2018 年学生平均分提高了近12 分,及格率上升了22 个百分点,80 分以上的人数增加了11 个百分点。
表1 竞赛获奖统计
实践证明,基于“校—小企业”联盟的IT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育人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教师的科研和教研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基于“校—小企业”联盟的IT 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会更加丰富、教育教学理念更加完善,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