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分析

2020-04-03 13:35甄炬荃温坚坤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处方点评

甄炬荃 温坚坤

[摘要]目的 探讨处方点评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6月1日实施处方点评反馈制度前后各半年时间内的门诊处方共计2000张作为研究对象,处方点评反馈制度实施前和实施后各1000份,对比分析我院实施处方点评前后各半年时间内门诊处方合格率、临床不合理用药率及药物处方相关情况。结果 处方点评制度实施后的处方合格率为93.7%,高于实施前的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方点评制度实施后的临床不合理用药率为1.40%,低于实施后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用药时间短于实施前,用药种类少于实施前,用药费用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处方点评下可有效改善临床用药质量,提高处方书写规范情况,避免不合理、不必要药物的应用,对临床合理用药起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处方点评;临床合理用药;用药质量;处方合格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0)2(b)-014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prescription review in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A total of 2000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in half a year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escription review feedback system in our hospital on June 1, 2018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1000 before and 1000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escription review feedback system. The qualified rate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the rate of clinical irrational drug use and the related situation of drug prescriptions in half a year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escription review system in our hospital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qualified rate of prescription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escription review system was 93.7%, which was higher than 82.6%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scription comment system, the rate of irrational use of drugs was 1.40%, lower than 7.50%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implementation, the medication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at before implementation, the type of medication was less than that befor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medication cost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implementation,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rescription review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prescription writing, avoid the application of unreasonable and unnecessary drugs, and play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Key words] Prescription review;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Drug quality; Qualified prescription

現阶段,医院各科室进行临床治疗需根据医师开具处方执行,而处方是医师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检查结果做出的治疗凭证及依据[1],药师根据处方配药、护士根据处方注射、患者根据处方服药,因此,处方规范性和药物使用合理性直接关系患者后续治疗以及身体健康,一旦发生用药差错则会引发不良事件,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2]。1997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医院开始针对处方点评进行探讨并逐渐完善,旨在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于2006年1月在“全国卫生系统纠风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介绍,2007年5月我国开始施行《处方管理办法》,2010年2月原卫生部出台《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点评得以进一步规范化。2011年1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2011年8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和《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等均针对处方点评进行完善并提出要求。据相关报道显示,我国每年医院不合理用药比例已超过5.6%,因不合理用药所致死亡病历占比11.7%[3],可见临床合理用药至关重要,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次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探讨处方点评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来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提高处方合格概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6月1日实施处方点评反馈制度前后各半年时间内的门诊处方共计2000张作为研究对象,处方点评反馈制度实施前和实施后各1000份,纳入标准:①患者实施手术治疗;②术前未使用治疗性药物;③住院期间仅行1次手术。排除标准:①合并全身性慢性疾病;②并发其他系统感染;③精神类疾病患者。实施前病历处方中,男587例,女413例;年龄1~83岁,平均(38.96±2.56)岁,病程3 d~12年,平均(36.85±6.87)d。实施后病历处方中,男591例,女409例;年龄2~81岁,平均(39.42±2.74)岁;病程2 d~10年,平均(35.12±6.52)d。实施前后病历处方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历处方涉及科室包括急诊科、骨科、外科、内科、儿科、妇科、神经科,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全部药师经培训和考核后上岗并对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点评需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中内容严格执行[4],同时,医院引入信息管理体制,将其应用在处方点评中,确保整个过程使用信息化用药管理系统以及相应评价表,将抽取作为调查对象的病历处方进行点评,一般来说,点评重点多集中在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无用药指征、配伍禁忌、联合用药几个方面,待药师点评结束后将结果反馈给医师,医师对歧义地方进行解释,然后经医师和药师综合判断后判定该病历处方是否合格,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1.3观察指标

针对处方点评实施前后的合格和不合格份数进行详细记录并计算相应发生率。处方不合格情况包括不适宜处方、不规范处方和超常处方3类[5];记录实施前后药物处方相关情况(用药时间、用药种类及用药费用);同时记录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别包含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无用药指征、配伍禁忌、联合用药不合理等5项[6],临床不合理用药率=各项不合理用药例数之和/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处方合格率情况的比较

实施后处方合格率为93.70%,实施前处方合格率为82.60%,实施后处方合格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实施前后临床不合理用药率的比较

实施后重复用药率、用法用量不合理率、无用药指征率、配伍禁忌率、联合用药不合理率及总体不合理用药率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实施前后药物处方相关情况的比较

实施后用药时间短于实施前,用药种类少于实施前,用药费用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在我国医疗改革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当下,处方作为临床中最具关键性、基础性的一部分,在原卫生部明确要求下,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中规定内容在各个医院推广并实施处方点评[7]。而处方点评简单来说就是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规范为依托的基础上,将处方的属性进行规范和明确,从而在临床实际用药中能够更合理地进行药物种类、剂量、用法、适应症的选择[8],帮助药师在处方开具后的第一阶段实现有效点评,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解决,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充分提高临床用药质量[9]。研究结果显示:处方点评制度实施后的处方合格率为93.70%,高于实施前的82.60%,处方点评制度实施后的临床不合理用药率为1.40%,低于实施后的7.50%,由此提示,在实施处方点评后病历处方的合格率明显提高、临床不合理用药率显著降低,与唐志立等[10]结果基本一致,具有研究价值。另外通过实施处方点评制度后,实施后用药时间短于实施前,用药种类少于实施前,用药费用低于实施前。针对以上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可见影响处方合格率和临床用药不合理率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我国国家医疗机制不完善、药物使用不当、患者自身因素和药物因素等方面,针对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次研究提出以下解决对策。首先,应完善用药政策和机制,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中的内容对临床用药进行合理指导[11],如治疗过程中患者对用药有特殊条件和说明时、必须需执行时、可行需参考的方式,保证处方治疗效果的最优化。其次,应加强用药监督,针对每一份病例处方均需严格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与医师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确认药物使用或调整药物使用,确保处方治疗效果[12]。第三,应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应建立专门的合理用药机构和科室,适当增加编制,在健全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13],指导医院严格按照用药指导原则操作,规范用药处方的开具,并在实际用药中不定期抽查和调查,同时,也可通过不断加强用药监督、信息交流、控制费用等防护[14],有效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最后,应引用评价方案,保障处方点评用药方面更具安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这是由于药物的使用评价多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由医师、药师、护士共同参与其中得出的结论[15],参照标准评价下能够进行更准确合理的判断,从而避免臨床不合理用药的出现。因此,医院要不断加强合理用药的意识和宣传力度,在多方面搜集用药信息的基础上,在向患者介绍新药的同时准确提供药物不良反应等相关信息,帮助患者更好的解决咨询问题,最终实现指导患者正确合理用药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实施处方点评下处方质量得以明显提高,处方合格率和用药不合理率均得以改善,同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解决,通过完善用药政策和机制、加强用药监督、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引用评价方案等方式,从根本上实现处方点评力度、质量、结果的提高,缓解患者病症痛苦,减轻患者治疗负担,最终实现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

猜你喜欢
处方点评
某院2016年处方点评分析
我院2016年门诊糖皮质激素药物不合理使用调查
河南省人民医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应用评价与分析
医院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处方分析
全样本处方点评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处方用药配伍禁忌分类研究
探讨中药处方点评在中成药合理使用中的干预效果
某院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评价
门诊药房处方点评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丙戊酸钠制剂临床使用合理性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