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倪浩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4月2日共同发布的一份文件指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食物供应不确定性,可能会引发各国出口限制,并造成全球市场粮食短缺。
德国《经济周刊》报道称,这份文件提醒各国政府必须确保不会中断粮食供应链,例如阻碍农业与食品业劳工的流动,延长食品边境查验时间。联合国粮农组织同一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世界食品价格指数为172.2,比2月骤降4.3%。专家称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由于疫情导致需求下降。其中,糖价指数3月与上月相比下降了19.1%;植物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2%;粮食价格指数下降1.9%;肉类价格指数下跌0.6%。
近来全球多国实行粮食限制出口的政策,引发中国国内民众对粮食储备的关注。在4月2日召开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主持工作的副司长王斌表示,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储备充足,价格长期稳定,国际市场对中国粮食供应的影响很小。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64亿吨,比2018年增加0.9%,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16连丰”。2020年粮食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全年粮食丰收是大概率事件。
王斌说,中国口粮年均消费量为2亿多吨,2019年中国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给短缺;中国粮食进口主要以大豆、粗粮等饲料粮为主,进口的大米、小麦分别只占国内消费总量1%和2%,主要起到品种串换和调剂作用。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当前全球粮食供给总体过剩,世界粮价低位运行,但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有关国家出台出口禁令主要出于优先满足国内粮食供给需要,大多数粮食出口国不一定会跟风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