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达 张晓梅 于滨泽
1.燕京理工学院
2.中冶地建设集团(三河)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由于中国传统的墓葬形式的影响,墓园一词往往给人孤寂、阴森的感觉,人们对之多有避之不及的态度,这使墓园在应用和发展上有了较大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基于西方墓葬理念的影响,人们对生死观的认识越来越科学,对墓园的感受由排斥变成理性,来到这里的人是来追忆逝者、寄托哀思。我国墓园规划设计逐渐向着公共游览场所的方向发展,墓园将逐步摆脱其阴森、恐怖的印象,而更具有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墓园的功能也有了较大的转变,注重人文精神的环境骚,将墓园打造成公园的形式,供游人休闲观赏。随着城市发展,在墓园设计中借鉴西方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打造一个集“生态、绿色、人文、集约”为一体的“逝者之家、生者之园”,让人们在和谐的环境中缅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逐渐紧张,大部分墓园土地利用率不高,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口逐渐步入老龄化,人们对墓地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具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亡人数将近800万人,因此在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墓园设计的目的不能只是将其卖出或者是只用作墓葬用处,而是要将其功能丰富化、资源节约化、环境优美化。
本项目建设地点为雄县龙湾镇洪城村东南方新区边界内侧,具体建设工程为新区公益性公墓及殡仪馆项目。新区公益性公墓及殡仪馆项目主要包括公益性公墓一座,殡仪馆一座及相关配套设施,总用地面积约3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65130m2。
雄安新区建设作为国家的千年大计,其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的人居环境建设是实现“未来之城”的根本措施之一。本项目作为雄安新区设立后的的首个公墓,其项目意义与作用不言而喻。本案规划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和《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新区公益性公墓及殡仪馆项目设计要求报告》的总体要求,将绿色可持续设计理念与技术贯穿其中,并且结合千年大计这一主题,助力新区建设,不仅在建筑设计上融入被动式建筑技术,也在殡葬方式改革上做了突破,首次将绿色生态地下立体陵园、智慧公墓、BIM、5G等技术综合应用其中。
3.3.1 总平面布局
规划分为两大功能主体,北侧为公益性公墓,南侧为殡仪馆,项目两部分形成一轴两脉的布局格式(如图1)。绿地规划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布局方式,以“两园”、“多节点”为总体规划框架,两园通过一条园区主干道相连,共同打造景观福地的设计构思。
图1 整体鸟瞰图
公益性公墓用地2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27980.50m2;主要建筑有生命教育基地、中转驿、落葬仪式大厅、公墓服务中心、军魂园、国家公祭仪式广场、骨灰寄存处、气充式索模建筑(骨灰临时存放处)。公墓部分设有9 个园(如图2),包括乐忠园、乐信园、乐敬园、乐刚园、乐柔园、乐固园、乐顺园、乐贞园、乐和园。根据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该项目全面落实推行节地生态葬的理念,节地生态葬是指人的遗体火化后通过不占地或者少占地的方式处理骨灰,将生命融入碧草、绿树、红花之中,把美丽的生态环境和宝贵的土地资源留给了后世。根据园林景观设计手法,综合地形以及周边河流等环境影响,设有树葬区、花葬区、艺术葬区、绿地生态葬区、壁葬等节地生态葬区。
图2 规划分区图
殡仪馆用地20万平方米,年处理遗体能力1.5万具。本项目共有单体建筑共17幢,总建筑面积38541m2,项目建设按照功能划分为遗体处理区、悼念区、守灵服务区、火化区、祭扫区、告别、火化、骨灰安置、业务办理服务及行政服务区、后勤管理区、景观广场区、餐饮住宿和心理抚慰等主要服务功能。
本项目要满足补齐雄安新区殡葬服务欠缺的短板、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筑。重点是要解决25万盒骨灰存放,以及为未来新区新增的200多万人和可能更多的人服务。所以本项目最大创新之处是为了考虑人口日益增加后骨灰安置的需求本项目,采取了一种全新的陵园模式——绿色生态地下陵园。它以地上公园,地下陵园为设计理念,打造集生态园林、环保丧葬、传承文化为一体的新型陵园。在地下安放供人祭奠的陵园,采用地下立体墓园的方式节约大量空间,容纳更多的陵墓。立体墓园有三大核心功能能满足骨灰安置要求。
(1)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实现骨灰盒的高密度贮存。
(2)APP控制,全智能化祭拜。
(3)信息智能,实现多维服务开发。并且借助光纤技术将地上光线引导地下,做到不用人工照明便能有足够光线的地下空间。将新区殡葬改革遇到的死者与生者竞争有限的土地资源这一难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必将为助力新区快速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按照“绿色、环保、生态型”的规划和建设目标,采用仿古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设计表现手法,采用现代中式庭院式建筑风格(如图3所示)。
图3 建筑效果图图
绿色以建筑三星级为建设目标,采用被动式技术,提高殡葬环境的舒适性。同时将绿色环保理念贯彻到项目策划、可研、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寿命周期。
建筑单体在充分考虑功能分区、流线的基础上符合雄安新区生态环保的设计原则,充分运用自然通风、采光,通过天井的处理缩小建筑进深,利用太阳光能。组织自然通风,利用风给室内降温(如图4所示)。
图4 建筑节能示意图
合理选用建筑技术与材料,使建筑能起到新型建材的样板作用。
(1)外墙系统:采用复合外墙设计。利用不同的建筑材料的热工特性,降低传热性、高热惰性结合在一起,减少热量损失,保温节能的同时,形成稳定舒适的室内环境。
(2)门窗系统:通过采用断窗口,两层或三层LOW-E中空玻璃形成高效的门窗系统,降低能量流失。
(3)光导系统:通过光导纤维将地面自然光导入地下车库等不能自然采光的房间,显著降低照明能源消耗和空调制冷消耗。
项目内容充分考虑数字化、智能化的要求,以大数据和区块链为基础;全过程中产生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数据需统一接入新区城市信息模型(CIM)管理平台;通过区块链资金管理平台进行本项目的全过程资金管理要求。
智慧墓园、殡仪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通过数据比对和智能化分析,来为墓园提供管理帮助,为祭扫客户提供服务、咨询的技术。例如:一键式丧葬服务、智慧祭扫、墓区交通实时数据、、网络预约、全WIFI覆盖、新能源利用、VR实时全景、园区微导航等。
智慧殡仪馆可以在PC、微信平台、大屏消息进行智能提醒,并进行语音自动播报。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殡葬业务登记、服务选择、预约等业务,建立联网式殡葬服务。
接入5G网络,通过VR技术还原墓园及殡仪馆区全部场景。车联网的5G可以智能识别路线可以避免交通堵塞,车、人、路互联互通可以有效避免碰撞,汽车可以自主寻找停车位,并规划路线。
本文以河北雄安新区公益性公墓及殡仪馆项目为例,打造一个集“生态、智慧、人文、集约”为一体的“逝者之家、生者之园”。未来墓园建设将会朝着更生态节约、绿色人文、科技智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