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卫平
新时代背景下,普通生源的乡镇普通高中如何办学?笔者所在的学校针对高考的现实和教育的现状,以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新高考为契机,以弘扬学生主体精神为宗旨,以“人本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富有个性化的扬长教育必定会成为办学的必由之路,并逐步形成了“多元发展,人人成才”的办学思想和实践操作体系。这一办学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现有条件下最合适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自主选择、择优发展,把高考的“独木桥”变成“立交桥”,把学生的学习生涯(学涯)与将来的职业生涯(职涯)和人生(生涯)结合起来,从而最大限度的成就他们最美好的一生。
一、“多元发展,人人成才”的内涵
多元发展,是指人生的发展方向可以是多样的,人才发展的道路可以是多样的,人才的类型可以是多样的。多元发展,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相对优势和潜能开发出来,加以发展。
人人成才,是指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能,人人都可以成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就是允许学生个性的张扬;但是个性离不开共性,人人成才的共性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多元发展,人人成才”的具体操作
1.筑牢一个理念——多元发展,人人成才
在凝练办学思想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请专家指导,另一方面发动全校师生、家长、社区和广大校友展开大讨论,得到了全校师生、广大家长和校友的高度认同。新生报考高中填报志愿时,我们提前进行宣传,让每一名中考学子及其家长在充分了解我校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择,并提前进行学涯、职涯规划。高度的思想统一,为我校顺序实施这一办学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盘活两大资源
普通高中学生的出口主要是大学。我校充分发挥多语种的优势,不仅充分利用好国内的高等教育资源,而且尽可能在全球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和就业、创业机会。
3.实施三大策略
尊重个性差异,通过错位发展、特色发展,达到优质发展的目标,打造学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品质和学校品牌。
4.培育“四好”学子
立足普通生源,著力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具体要求就是身心好、品行好、学业好、才艺好的“四好”学子(具体指标详见“评价体系”)。
5.构建“五大”课程体系
以“基础+特色+自主”为总要求,构建五大基础特色课程,采取“必+选”的方式,供学生自主选择。
一是“晓远志,览天下”的德育课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晓远志,览天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打造“五立”德育课程。二是“三维一体”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三是“启智尚美”的艺术课程,开发夯实音乐、美术之基的基础课程、通识教育的校本化国家课程和个性化培养与提升的社团课程以及升学课程。四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语言文化课程,自主开发6门外国语口语、听力课程,构建了多语种校内活动课程、国内校际交流体验课程和国外本土文化体验课程。五是“以职涯为导向的分类分层选科”升学课程,包括择业选科课程、分类课程、分层课程以及“行政班+专业层次班”的编排。
6.健全“合格(底线)+特长”评价体系
围绕“合格(底线)+特长”,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一是品行,必须达到我校德育规范的要求;二是文化,除智障外,至少要能上大学;三是在每天至少跑1000米的基础上,必须掌握2项体育基本技能;四是音乐会识谱、至少会一门乐器;五是美术教学一手字、一幅画要过关;六是必须掌握2项基本求生技能。
三、“多元发展,人人成才”的实践价值
“多元发展,人人成才”实施以来,学校取得了优异的办学业绩,高考本科五年增幅实现翻两番,本科总量应届生突破800大关,日语、俄语等保持传统优势,连续多年全省领先,而且为学业中下的学生成才提供了一条新路径,为弱生源的普通高中发展成为优质特色示范高中闯出了一条新路子,为改变当前中国普通高中“千校一面” “千人一面”同质化严重甚至恶性竞争的局面提供了新样本。
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