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心愿
【摘要】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推陈出新,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注入养分。新时代只有以强大的文化建设为支撑,才能让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更繁荣,在实现美好生活的同时,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关键词】文化建设;美好生活需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一、文化建设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之义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意味着一个更加丰富更加高层次的体系结构,其中就包含着升级的物质需求和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精神文化已经成为了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方面之一。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特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样重要,既要抓物质文明又要抓精神文明,只有这样,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才能够增强;当全国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向前推进;只有物质力量和强大的精神力量都强大起来,才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生存下来的第一个前提,就是要解决满足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其他需要,只有解决生存所需要的条件,人类才能“创造历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物质生活资料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指出了“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在今天,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到的新的需要就包含着精神文化的需要,因为只能在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时,精神需要才有可能从理想变为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精神文化方面却始终进步缓慢,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出现了“拜金主义”“炫富心理”等现象,精神生活方面的贫乏与物质生活方面的富裕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实现美好生活不仅需要物质基础的支撑,精神文化也需要得到相应发展。人们不仅仅有着物质层面的需求,在精神文化层面也有更高的需求。因此,精神文化建设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一环,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发展的本质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传承,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丢弃了传统文化,就割断了精神脉搏。从整个国家层面来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民族延续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从个人层面来看,从五四运动开始,各种西方文化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了冲击,使得部分人热衷于“洋文化”,乐此不疲地沉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一系列西方节日,影响了人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判断。我们不能否认西方文化有其自身的价值,但是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核心和思想灵魂,民族认同的关键是实现文化认同,一个国家若是抛弃了自己的文化,是不可能得到长远发展的。
回望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情怀;有“虚怀千秋功过,笑傲严冬霜雪”的无私奉献精神;有“一片丹心报天子”的政治抱负。近代又涌现出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革命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列主义的坚定信仰,才涌现出了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凭借着这些坚忍不拔的伟大革命精神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时代在变迁,文化也依旧在传承,今天我们所感受到的“女排精神”“航天精神”等都是对坚忍不拔、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美好詮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历史长河中克服一切困难,生生不息,是因为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其注入养分。只有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唤醒人们的记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让人民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幸福,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应该是更根本、更宽广、更深远的自信。中国文化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在实践中使中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旧面貌,又促进着生态、政治、法治等多个要素的全方位协调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底,只有让传统文化和时代接轨,将文化自信打上现代的烙印,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基础、凝聚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