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13沥青面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2020-04-02 08:38张伟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5期
关键词:面层摊铺碾压

张伟

(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西安 710119)

1 工程概况

海南省文昌至琼海高速公路工程路面WQLM1标项目桩号为K50+690~K86+250,主线部分设置有4cm厚改性沥青混凝土SMA-13。依据工程要求,在本次底基层与基层施工中,共需要的稳定粒料量达到1.387 5×106t,混凝土工程量为9 951m3,依据区域内实际情况,回填耕植土量为2.9×104m3。针对本次沥青上面层施工,其工程量约1.038×106m2。

2 施工准备

选择与工程需求相符的拌和站,具体型号为玛连尼4000型,在此基础上为之适配20台自卸车,为各设备采取帆布保温措施,以免在材料运输中出现温度快速散失的现象。摊铺环节,选择的是天顺长城1350摊铺机。

碾压作业是提升SMA-13路面稳定性的关键,设备为HD138双钢轮设备,可细分为初压、复压与终压3个环节。部分区域施工环境较为特殊,如靠近路缘石与路肩的区域,选择的是徐工303压路机,施工之前全面调试压实机械。

3 混合料配置

3.1 原料

对于各原料的具体要求如下:

(1)沥青。依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为70号SBS改性沥青。(2)粗集料。以玄武岩碎石为原材料经加工所得,要求石质需达到无风化、坚硬的状态,碎石粒径可分为3类,即3~5mm、5~10mm与10~15mm。(3)细集料。以硬质岩为原材料经加工而得,要求此类材料的颗粒饱满,并存在大量粉尘,需要满足0.075mm通过率≤15%的要求[1]。(4)矿粉。以具有碱性的岩石为原材料,经特定工艺加工而得,不可出现团粒。(5)木质纤维素。本标段选择的是JRS颗粒状木质素纤维,掺量以沥青混合料总量的0.35%为宜。

3.2 SMA-13上面层配合比设计

试验室进行初步设计,将所得结果转交给中心试验室检验,并与目标配比数据(见表1)展开对比分析。

表1 配合比数据表

经二次筛分后,再通过全热料仓取样的方式进一步筛分,从而得知热料仓内各类原材料的用量。需要持续调整冷料仓进料量,确保进料的均衡性,通过旋转压实试验的方式分析材料配比,选择最为合适的沥青用量,以此为基础采取马歇尔试验验证的方式,最终得到可行的配合比。

4 施工工艺

4.1 沥青上面层施工工艺

依据工程情况,确定工艺流程,具体为:下承层验收→技术交底、工作面准备→测量放样→工料机准备就位→混合料拌和、运输→混合料摊铺→混合料碾压→交通管制→质量检测评定。

4.2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通过试验的方式确定合适的拌和工艺参数,干拌10s、湿拌50s,同时有5s的放料时间,要求沥青结合料能够被有效包裹,同时使用到的纤维材料分布应足够均匀。为满足首盘混合料温度要求,每次施工作业前,都要适当提升集料温度,具体操作方式为干拌1~2盘集料并将其废弃,此举的目的在于给予拌锅适当的温度。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要求见表2。

表2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 ℃

沥青混合料配比控制:(1)所有料仓的用料比例应得到有效控制,选择合适的矿料,其在级配等方面都要满足生产要求。(2)合理控制沥青用量,调节油石比,误差应在±0.3%以内。

拌和场需适配专业员以确保放料可靠性,此类工作人员需要准确掌握混合料的形态,在实际操作中分析原材料状况,不可出现花白料、粗细料分离等问题,一旦存在差异需随即暂停拌制,寻找具体原因并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

4.3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关于沥青混合料的运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完成拌制的沥青混合料需要及时转移到施工现场,本工程使用的是40t自卸车,为确保沥青混合料在运输环节不出现质量问题,需要将车厢底部与两侧清理干净,并为之刷涂隔离液,以免出现沥青混合料黏结车厢的情况,利用保温篷布控制温度散失。

2)摊铺施工作业需具有持续性,因此,车辆运输能力需得到保障,在摊铺过程中,现场等候的卸料车数量至少要达到3辆。

3)卸料环节对于运料车驾驶人员技术水平提出较高要求,当车辆与摊铺机间距约为10~30cm时,便可挂入空挡,以免运料车撞击摊铺机[2]。

4)当混合料运输到施工区域后,需要做好温度检测工作,若在155℃以下或是超出190℃时,不可投入使用。

5)运输车辆的清理工作必不可少,需要将车轮等各个部位的泥土去除。

4.4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针对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熨平板预热是重要的摊铺准备工作,需在正式摊铺前的1h展开,要求温度≥100℃,合理调节熨平板高度,必须与设计要求中的松铺厚度相等。料斗内侧与底部的刷涂作业必不可少,通过隔离剂能够避免沥青混合料黏结现象,同时要检验摊铺机的传感系统,看其是否具有足够的灵敏度。

2)摊铺作业方向的控制,需与路面车辆的行驶方向相同,整个过程中的行进速度为2.5~3m/min,通过预试验的方式探寻与工程相适应的工艺参数,确定合适的摊铺速度。为确保摊铺质量,施工中需要做到“匀速、连续”,不可出现随意调节速度或是暂停施工的现象,否则不利于摊铺平整度,且会加大混合料离析。经摊铺作业后,在其后方易出现离析、裂痕等质量问题,需安排专员随即处理。

3)调节振捣或夯击频率,使其与设计要求相符。具体至本工程中,经试验后确定的夯锤等级为3级。在实际摊铺作业时,需要以摊铺速度为准,合理调节螺旋布料器的运行参数,使其能够达到稳定、匀速转动的状态,避免在送料时出现离析等不良问题。在机械化施工作业中,需在摊铺机两侧适配1名专员,其主要工作在于处理模板边缘区域出现的欠料、溢料等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安排专员检查现场施工状况,确保传感器、钢丝绳的稳定运行,且在施工中不可出现人员碰触现象。

4)SMA-13沥青混合料是本次施工的关键,将其运输至现场后的温度应稳定在160~170℃,实际摊铺过程中温度略有下降,以160~165℃为宜。后续碾压作业中,不同环节的温度存在差异,初压≥155℃、复压≥125℃、终压≥90℃,结束上述施工作业且开放道路后,确保路表温度≤50℃。

5)部分施工区段较为狭窄,由于工程中摊铺机设备的规格较大,因此,此类区域通过机械摊铺的方式不具可行性,需转为人工摊铺作业的方式。

4.5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针对K50+690~K50+890展开分析,本次施工中均使用的是HD138双钢轮压路机,不同环节的设备数量与工艺要求存在差异,具体如下。

初压:此环节使用2台HD138,施工过程中遵循匀速原则,控制好后退路径,需要与前进碾压时保持一致,整个阶段的碾压速度都要稳定在1.5~2.0km/h内,并且在混合料温度超过155℃时方可初压。

复压:依然使用2台碾压设备,可将速度适当提升至2.0~4.0km/h,此环节对于重叠部分的要求较高,需达到总轮宽的1/3~1/2,单台设备持续碾压3遍,即整个过程共碾压6遍,且在混合料温度超过125℃时方可复压[3]。

终压:经上述2个环节后,通过终压有助于消除轮迹,此时仅使用1台碾压设备即可,需持续静压1~2遍,经施工后若现场不存在轮迹,即可结束。施工中,碾压速度需稳定在2~3km/h,并且只有在沥青混合料达到90℃以上时方可进入到碾压作业中。

5 质量控制

围绕以下措施展开,可加强沥青面层施工质量控制:

1)以施工计划为准,针对原材料等与工程有关的要素展开试验,以所得结果为准指导施工作业,并整理试验资料,从而达到动态管理的效果。

2)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是决定施工质量的关键,其在拌制、摊铺、碾压等各个环节的温度存在差异,因此,要做好检测工作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好,将所得结果及时传递给拌和站。

3)面层平整度是重要的指标,此环节检测需使用3m直尺,且要在终压前完成检测,出现问题后及时处理。

4)面层压实度需得到全面控制,本工程中基于马歇尔试验控制压实度,与此同时还引入了最大理论密度,通过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双控的效果。

5)以现场摊铺质量为准,安排专员处理问题,有效避免因局部块状离析对工程质量的不良影响,经压实处理后表面应足够均匀,同时还要将渗水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6)钻芯取样作业时,需使用海绵将残留的钻浆清理干净,经此处理后若孔洞处于干燥状态,需使用混凝土材料回填。

6 结语

SMA沥青面层是现阶段公路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形式,材料配比、摊铺、碾压等各个环节均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对此需注重对SMA路面的质量控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技术方案,确保各环节施工质量。在本文中,针对SMA-13沥青面层施工展开探讨,总结技术要点,以期给类似工程提供可行参考。

猜你喜欢
面层摊铺碾压
国道320线上高墨山至万载段(宜万同城)改建工程开始沥青上面层摊铺施工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常用天然改性沥青面层材料比选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面层连续摊铺技术的应用
碾转
桥梁工程中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初探
液化天然气在别锡公路面层施工中的应用
北方某严寒地区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