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诱导结合低液体量雾化吸入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影响

2020-04-02 00:51
中国临床护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雾化哮喘家属

曹 晋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门急诊的常见病,由于目前空气质量的不断下降,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雾化吸入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见辅助方法,但学龄前患儿由于年龄较小,常会对陌生环境、雾化吸入器等存在强烈的恐惧感,治疗依从性差[2],严重影响雾化吸入效果。近来,我院急诊科对哮喘急性发作的学龄前患儿采取兴趣诱导结合低液体量雾化吸入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行雾化吸入的90例哮喘急性发作学龄前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3];②首次接受雾化吸入治疗;③年龄3~6岁;④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⑤均无严重心、肝、肾疾病或功能不全;⑥患儿及家属均无神经精神疾病史及认知功能障碍。排除标准:①气道存在异物,合并有结核、支气管炎、咽炎、过敏性鼻炎及肺部发育不良者;②伴有免疫系统疾病者;③有吸入性药物过敏史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2组性别、年龄及哮喘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n=45)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遵医嘱常规给予平喘、化痰、抗炎等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将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稀释至4 mL,并置入压缩式雾化吸入器中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雾化吸入前,首先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常规的心理安抚,讲解压缩式雾化吸入操作过程,并解答患儿家属疑问,然后按压缩式雾化吸入的常规操作指导并帮助患儿家属完成患儿的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并用0.9%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至2 mL,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兴趣诱导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互动引导。雾化吸入操作前,护士提前与患儿家属沟通,了解患儿平时的兴趣爱好,以便与患儿进行更好的交流。护士采用生动有趣的儿童语言与患儿进行沟通,例如幼儿园的名字、你的好朋友、最喜欢的游戏项目、最喜欢的卡通人物等幼儿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满足儿童回答问题后的成就感,同时根据患儿的兴趣选择互动方式,如引导患儿将雾化吸入器作为玩具进行医患互动游戏,由护理人员及家属扮演患者亲自示范动作要领进行身份互换的游戏,激发患儿的好奇心及兴趣,让患儿轻松正确模仿,以降低其对医院环境及医护人员的陌生感,增强信任感,同时达到分散患儿注意力,缓解紧张、恐惧情绪的目的。②榜样引导。如周围已有雾化吸入配合较好并顺利完成的患儿,则对顺利完成的患儿进行鼓励和奖励,如给予幼儿园常用的表扬贴,应用“你这么勇敢,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一定很喜欢你”等语言对患儿进行激励,为准备雾化吸入的患儿树立榜样,以诱导其主动配合雾化吸入治疗。③在雾化操作间,可以使患儿在看动画片同时,完成雾化吸入治疗,减少其对雾化吸入操作的关注,避免其出现烦躁及不配合等情况。雾化吸入过程中,护士要注意观察患儿的表情变化,并引导家属做好对患儿雾化吸入护理及突发不配合情况的干预准备。③雾化吸入结束后,及时对患儿进行表扬和鼓励,进一步增强患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降低患儿对后续治疗的排斥感和恐惧感,引导患儿逐渐熟悉并积极接受后续各项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焦虑状态

干预前及雾化吸入后,应用Spence儿童焦虑量表(Spence child anxiety scale,SCAS)对患儿焦虑状态进行评价,量表包括33个条目,均采用0~4分五级评分法,总评分≥48分即认为有焦虑情绪,总评分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4-5]。

1.3.2 雾化吸入依从性

雾化吸入时,对患儿配合程度进行评价。依从性佳:患儿愿意接受雾化吸入,无哭闹,无抵触动作,雾化吸入完成时间5~10 min。依从性良好:患儿对雾化吸入基本接受,偶尔有哭闹,轻微抵触,雾化吸入完成时间10~15 min。依从性差:哭闹不止,被迫间断吸入,强烈抵触,雾化吸入完成时间>15 min[6-7]。

1.3.3 治疗效果

治疗5 d后,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介。显效:哮喘症状及哮鸣音完全消失;有效:哮喘症状显著改善,但仍有发作,哮鸣音消失或显著减少;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甚至加重[8]。

1.3.4 家属满意度评价

采用护理部制定的患儿家属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护理技术、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心理护理、病区环境及护理质量6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用1~3分三级评分法,1分为不满意,2分为一般,3分为满意[9],评分越高,患儿家属满意度越高。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5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儿焦虑情况比较

干预前,2组患儿SC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雾化吸入后,观察组SC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SCAS评分比较分)

2.2 2组雾化吸入时间比较

观察组雾化吸入完成时间为(10.16±4.21)min,对照组为(12.79±5.43)min,观察组雾化吸入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t=2.568,P=0.012)。

2.3 2组雾化吸入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雾化吸入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均好于对照组。见表3-4。

表3 2组雾化吸入依从性比较 (例)

注:2组比较,Z=-2.392,P=0.017

表4 2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注:2组比较,Z=-2.374,P=0.018

2.4 2组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家属对服务态度、心理护理及护理质量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及总体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见表5。

3 讨论

雾化吸入操作简单,药液以气雾形式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有效药物浓度高[10],能起到湿化呼吸道黏膜、祛痰、抗炎等作用[11-12],且不良反应较少,对缓解哮喘临床症状具有重要价值。但学龄前哮喘患儿由于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较低,心理与行为受外界刺激和主观情绪影响较大[13],对陌生环境、事物等存在强烈的恐惧感,加之患儿可能对医院有过不良的体验,认为雾化吸入面罩会对自己造成疼痛或其他损害,往往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严重者甚至可能诱发心律、血压异常等应激反应,常导致躁动、哭闹、摇头等对雾化吸入的抗拒现象, 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差,易影响治疗效果[14]。此外,由于患儿胸廓活动范围小,不会或不易配合做深呼吸,若雾化吸入时间较长,易出现呼吸费力、烦躁加剧等问题[15],进一步降低患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改善学龄前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时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是小儿雾化吸入临床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表5 2组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学龄前儿童好奇心及探索欲较强, 参与社会活动的意愿初步形成,游戏是幼儿在此阶段的主要活动,而对于低龄患儿,游戏诱导不仅可以吸引患儿的注意力,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其负性情绪。张智慧等[9]的研究认为,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实施兴趣诱导,能有效改善患儿的恐惧、焦虑情绪,转移其注意力,提高其治疗的配合度。本研究中,根据学龄前患儿身心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兴趣诱导,缓解了患儿对陌生环境及事物的陌生感,提高了患儿对护士的信任感。通过与患儿进行身份互换的模拟雾化游戏,有利于提高患儿对雾化吸入器的兴趣,减轻患儿对雾化吸入的恐惧感,同时使患儿情绪得到充分调动并主动学习模仿。雾化操作间安装平板电脑,使患儿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动画片上,从而顺利完成雾化吸入。另外,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给予夸奖性语言的激励及表扬贴等奖励,有利于激发患儿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一步减轻患儿恐惧、焦虑等情绪,提高患儿对雾化吸入的配合程度。该结果与邓克霞等[5,13]的研究结论类似。本研究在保持布地奈德混悬液量及吸入速度不变的同时,将总液体量由4 mL减少至2 mL,以尽可能缩短雾化吸入时间,避免由于治疗时间过长导致患儿不配合现象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兴趣诱导能更好地改善患儿的焦虑情绪,减少雾化液体量,缩短雾化吸入时间,可以进一步提高患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干预后,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服务态度、心理护理及护理质量的评分及总体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通过兴趣诱导结合低液体量雾化吸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哮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析原因可能与兴趣诱导促使护士更加积极地对患儿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并采取有针对性的互动方式提高与患儿的亲密度,从而有效缓解患儿焦虑、恐惧情绪,提高患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同时间接地缓解家属的不良情绪,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有关。

猜你喜欢
雾化哮喘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