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芍止痛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

2020-04-02 17:55桂素梅何平赵彩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2期
关键词:纵径肠系膜腹痛

桂素梅,何平,赵彩霞

(1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2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0 引言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常见疾病,此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可伴有发热、腹胀、呕吐、纳差、腹泻或便秘等。腹痛以右下腹和脐周为主。腹痛性质主要表现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发病年龄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且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增长趋势,腹痛反复发作,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以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而中医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本病有明显的特色及优势,笔者在抗感染治疗基本上联合运用延芍止痛散穴位贴敷神阙双天枢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本研究进行了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门诊就诊的符合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的患儿72例,年龄3-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治疗组男20例,女16例,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治疗组(5.92±1.93)岁,对照组(5.63±1.86)岁。所选取的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和《超声医学》[2]制定:

1.2.1 患儿腹痛继发于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症后,以脐周或右下腹为著,呈阵发性发作。发作间歇无异常。

1.2.2 确定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肠系膜淋巴结炎时肿大淋巴结声像图表现:①肿大淋巴结大多位于右中下腹和(或)脐周, 少数位于左中上腹。②肿大淋巴结形态饱满,纵径大于 10mm 或横径大于 5mm,纵径/横径>2.0,边界光滑完整,呈均匀增大。

1.3 排除标准

(1)排除合并严重感染、严重心肺肾等疾病需要住院治疗的患儿;(2)排除外科急腹症所致腹痛的患儿;(3)排除对已知中西药成分及穴位贴敷治疗过敏的患儿;(4)排除因其他原因不愿接受中医治疗的患儿。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治疗。用法用量为30mg/kg·d(但每日总计量不超过1g),分3次口服,连服7d。

1.4.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延芍止痛散穴位贴敷神阙、双天枢治疗。此方由延胡索、白芍、公丁香、三棱、黄连、荔枝核六味中药组成。贴敷方法:上方取药研末后,与面粉以1∶1比例混合,温水调成糊状,取适量用无菌纱布包裹贴敷于上述穴位,并用医用胶布固定,3-5岁患儿每次贴敷4h,6-8岁患儿每次贴敷6h,均为每日1次, 连贴7d。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儿如伴有发热,且体温升高至38.5℃,均可对症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每次5-10mg/kg,6-8h可重复,每24h不超过4次。

1.5 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腹部淋巴结B超改善情况。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主症腹痛程度按轻、中、重划分,分数分别为2、4、6分,次症记录发热、腹胀、恶心呕吐、纳差、大便异常(腹泻/便秘)5项,每伴随1项则记1分,无则记0分,主次症总分11分。观察腹部淋巴结指标。患儿治疗前、后采用本院B超室同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腹部B超检查。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见表1-表3。

表1 两组病例临床总疗效比较

结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病例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表2 两组病例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组别 n 治疗前总积分 治疗后总积分治疗组 36 7.32±1.35 1.63±0.85对照组 36 7.26±1.41 2.92±0.32 P >0.05 <0.05

结论:两组病例治疗前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治疗前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 3 治疗前后患者淋巴结纵横径组内组间差异性比较

表 3 治疗前后患者淋巴结纵横径组内组间差异性比较

组别 例数 纵径 横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6 14.26±2.41 6.38±1.41 8.16±1.41 3.26±0.71对照组 36 14.92±1.98 9.26±1.41 7.86±1.61 4.36±1.11 P>0.05 <0.05 >0.05 <0.05

结论:两组病例腹部淋巴结节横径与纵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腹部淋巴结横纵径改善情况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运用头孢克洛联合延芍止痛散穴位贴敷神阙双天枢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优于单用头孢克洛治疗。

3 讨论

中医学将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归属于“小儿腹痛” 范畴。小儿脏腑娇嫩,行气未充,六淫外邪侵袭或平素饮食不洁(节),而引发本病。病机以脾胃失健,中焦气机失畅,不通则痛为主,病位在脾及胃肠。故治疗以调理气机、消肿止痛为主。中药穴位贴敷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把药物贴敷于穴位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延芍止痛散方中延胡索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之功效,主心腹腰膝诸痛。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延胡索及其生物碱在镇痛镇静方面的作用,以延胡索乙素作用效果最强, 对持续性、慢性钝痛有极佳的效果。延胡索乙素优先阻滞脑区的D2 受体后, 通过纹状体、伏膈核—弓状核—PAG通路, 加强脑干下行痛觉调制系统的抗痛功能[3]。白芍具有平抑肝阳、柔肝止痛、养血敛阴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白芍除了具有松弛平滑肌、抗炎作用外,尚对痛觉中枢有较显著的镇静作用[4],两药合用共奏止痛之功。公丁香温中降逆、行气止痛,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两药合用起到调畅气机之效。黄连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治中焦之热。荔枝核行气散结、祛寒止痛[5,6]。诸药合用,贴敷于穴位,刺激和调节穴位功能,并通过透皮吸收药物,发挥药效,而达到治疗功效。所选贴敷穴位神阙穴属奇经八脉之任脉,位均脐中,主治腹痛、腹泻等。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大肠之募穴,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等。三穴同时贴敷加强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和调节作用,提高疗效。

总之,从临床观察结果可以看出,延芍止痛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确切,且操作方便、费用低廉、无痛苦,患儿易于接受[7,8]。

猜你喜欢
纵径肠系膜腹痛
更正
核桃新品种
——辽异1号
请收下这份腹痛指南!!!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富士’和‘国光’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生理指标初步研究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澳洲坚果果实生长发育研究
特发性腹痛一例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