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德海
(山东省临清市中医院影像科 山东 临清 252600)
支气管扩张在目前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患者在发病后的临床特点,主要以气道不可逆扩张为主要表现,支气管扩张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来说会造成极大的威胁,而近50年来多个国家对于支气管扩张症的报道都较多,支气管扩张症在目前临床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2]。本次研究中,探究将CT 影像应用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其临床可用性,探究诊断准确性。
本本次研究实验时段设置为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在该时段内,对我院数据库中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个体资料进行统计调查,录入其中1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样本。所有患者经支气管造影检查均确认为支气管扩张症,性别比例为(男:女=5:5)患者年龄为52~87 岁之间,平均为(68.6±4.9)岁。
所有患者个体资料在纳入实验前,均由我院医务人员进行资料统计,确认患者不存在其他器质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患者的个体状况良好,具有随访耐受性,患者的相关资料录入Excel 表格统计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可比性良好(P>0.05)。
螺旋CT 诊断方案:本次研究中所应用的CT 设备选择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64 排螺旋CT 机。在对患者进行扫查时,常规对患者进行肺底至肺尖低剂量扫描,扫描参数设置为120kV、25mA,7.5mm。扫描时由患者胸口开始扫描,直至扫描至患者肺底,在扫描完成后,需要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肺内结节进行薄层重建,重建间隔设置为1.25mm,重建厚度设置为1.25mm。同时采用常规剂量对患者的可疑病灶进行强化扫描,增强采用高压注射器油患者肘前静脉团注80~100ml 非离子型对比剂。扫查完成后由我院中具有三年以上影像学检查经验的医师对图像进行重建分析,对比所有患者的诊断结果。
本次研究中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 For windows 对数据进行统计调查。各项操作按照我院相关规章制度,由同组检验人员进行。实验中(年龄、评分值)选择t值对数据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选择χ2值进行检验,以P<0.05作为数据差异界限,说明统计学差异存在。
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所有患者经临床CT影像扫查后,患者均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阳性率为100%。同时螺旋CT 对于患者的病症诊断类型有准确的诊断结果,能够有效明确患者的征象表现类型,对于静脉曲张型、管壁增厚、混合型、柱状型均有准确诊断效果。
表1 两组诊断方案诊出部位结果对比
近年来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现代影像学诊断技术有了一定的进展,所以对支气管扩张症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积极应用影像学检查对其病症进行明确[3]。
支气管扩张症在临床上主要选择支气管造影作为诊断方案,但这种诊断手术较为复杂,并且患者痛苦较大,并且这种手术风险性较高,自CT 在临床上应用以来,这种病症能够对多种疾病进行诊断,并且在现代临床诊断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进行CT 诊断时,选择多层螺旋CT 能够有效建立三维立体成像能够多方位且多平面的对患者的支气管扩张和腔内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同时这种诊断方式还能够了解患者的肺部组织囊性病变状况,对于患者的病症明确来说有积极意义。除此之外,将这种诊断方式应用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临床诊断中,能够通过不同层厚和不同层面的方式来显示患者的疾病特征性表现,随着患者病变程度的不同,患者的影像特征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故而这种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
在部分临床研究中认为多层螺旋CT 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X 线,究其原因是由于多层螺旋CT 在诊断时,能够通过三维成像的方式对患者病灶进行观察,改善了x 线中只能对患者轴位图像进行显示的弊端,对于小内径支气管扩张诊断有积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多层螺旋CT 在应用过程中诊断性较高并且较为便捷,但依旧并非是一种诊断率为100%的诊断方式,虽然本次研究诊断准确率为100%,但本次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所以为了进一步保证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还需要在临床上配合多种诊断方式并结合患者临床表征进行分析,以保证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对支气管扩张症进行诊断时,应用CT 影像,有助于明确患者的具体病症状况,对于患者的征象表现类型来说,也有积极具有较高的可用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