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润军
【摘 要】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痰浊中阻型眩晕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敏使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变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症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流变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眩晕症;半夏白术天麻汤;敏使朗;痰浊中阻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21-0099-03
眩晕症是临床常见病症,表现为患者的主观感觉障碍,发作时患者会感觉自身或周围事物发生旋转,伴有站立不稳、恶心、呕吐等症状,其发病较为突然,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眩晕症不仅使患者机体对空间定位产生障碍,而且随着发作频率的增加,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加剧脑中风的风险。常规西药虽然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但治疗效果不尽理想[1]。中医认为眩晕属“眩”“眩冒”范畴,多由风、火、痰引发,以痰浊型居多,患者湿多生痰,上犯清窍,痰浊中阻,遂致头晕目眩。半夏白术天麻汤是中医治疗眩晕的常用方剂,具有燥湿、化痰、平肝、降逆之功效。笔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症患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痰浊中阻型眩晕症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44~71岁,平均年龄(56.31±4.28)岁,病程7个月至5年,平均病程(2.36±0.64)年。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42~74岁,平均年龄(55.97±4.73)岁,病程9个月至6年,平均病程(2.27±0.6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实用内科学》[2]中的标准,患者眩晕症状发作突然,在体位快速改变或是转头时可感受到物体旋转,视物不清,伴有恶心、呕吐、站立不稳等症状。发作时间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3]中的标准,分型为痰浊中阻型。主症头痛、眩晕、头重,次症胸闷、恶心、呕吐、失眠、健忘、食少多寐、肢体麻木等。患者舌苔白腻,脉濡滑。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西医诊断和中医分型辨证标准,年龄小于75岁,病程大于6个月,因病情加重或近期急性发作就诊。本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排除标准:近1个月使用相关药物患者,心、肝、肾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严重不足患者,哺乳或妊娠期患者,其他疾病导致眩晕的患者,治疗依从性不足的患者等。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饮食清淡,根据患者心率、血压、血脂等情况,进行降压、抗凝、扩血管治疗。高血压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国药集团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160),10 mg/次,2次/d。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服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100 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钙(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20 mg/次,1次/d。对照组使用敏使朗治疗,敏使朗(国药准字:H20040130)6 mg/次,3次/d。共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药用:半夏12 g,白术10 g,天麻12 g,茯苓10 g,陈皮10 g,甘草6 g,橘红9 g,生姜9 g,大枣2枚。脾胃虚弱者加党参、山药各15 g,耳鸣严重者加石菖蒲10 g,呕吐严重者加旋覆草10 g。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连续治疗1个月。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①临床疗效。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患者眩晕症状及其他体征消除;显效:患者眩晕症状及其他体征明显改善,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有效:患者眩晕症状有所减轻,但仍有视物旋转感,工作和生活受到一定影响;无效:患者眩晕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加重;②中医证候积分。对患者眩晕、头重、恶心呕吐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分数为0、2、4、6分,評分越高症状越严重;③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全自动血液检测仪,测量患者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水平。
1.6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加减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血流变指标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眩晕症是指患者对周围环境出现空间定位障碍,可明显感觉头晕、视物旋转,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身体难以行动,发病时间可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该病病因较为复杂,包括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均是该病发生的常见病理因素[5]。眩晕症发病突然,对患者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较大,反复发作不仅使患者的生活和行动受限,如不及时治疗,还有可能加重脑缺血,诱发脑梗[6]。
临床对眩晕症的治疗常使用前庭抑制剂,并根据患者病情配合相关药物。例如敏使朗(甲磺酸倍他司汀)是临床治疗眩晕症、梅尼埃病、梅尼埃综合征的常用药物,可改善患者微循环,使脑血流量和内耳血流量增加,从而缓解眩晕症状。但是单纯依靠西药治疗,临床效果不尽理想。患者停药后病情容易反复,且长期服用西药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7]。
中医认为眩晕属“眩”“眩冒”范畴,该病虽病位在头窍,但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因主要与饮食不节、感受外邪、情志不畅、体虚等有关。痰浊中阻型患者由于痰湿阻滞,体内升清降浊异常,头窍失去正常的濡养,遂出现眩晕、视物旋转等症状。特别是中老年患者,脏腑功能失调,痰浊内生,影响气机运行,临床检查可见血液粘稠度较高,故治疗应以祛痰止眩、燥湿健脾为主。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方中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呕;白术补脾健胃、燥湿利水;天麻平抑肝阳、祛风通络;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安神;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橘红理气宽中、化痰止呕;甘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生姜温中止呕、化痰止咳;大枣补虚益气、养血安神[8]。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9],半夏可降低血粘度、降血脂、镇吐;白术降血糖、抗凝血;天麻能够扩张血管、镇静。因此,诸药合用可发挥健脾、燥湿、化痰、通络之功效,改善患者血液粘度,抑制动脉硬化发展。
有研究表明,半夏白术天麻汤在治疗眩晕症方面的作用值得肯定,任希[10]对41例患者的研究指出,观察组在服用晕痛定胶囊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本次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敏使朗治疗,观察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变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敏使朗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症的效果更为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流变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秋业.自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眩晕症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6):164-165.
[2]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下册[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37-1352.
[3]陈湘君.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5-130..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68-70.
[5]孙小添.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眩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1):82-85.
[6]袁志军.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症98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1):60-61,66.
[7]王开兴,侯效峰,赵杰,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湿型眩晕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6):80-82.
[8]杜俊霞.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型眩晕44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13):107-109.
[9]魏李滔.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牵正散在痰浊型眩晕症中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64-65.
[10]任希.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晕痛定胶囊治疗眩晕41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8):35-36.
(收稿日期:2020-06-02 编辑:陶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