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
他脸上挂着泪珠,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着我,似乎已明白了说话要算话的道理,也知道了不可以用哭闹来迫使大人退步。
小区超市的门口放着一排摇摇车,投一元硬币,孩子就能坐在上面摇5分钟。孩子们走到那里便会驻足,有的孩子会投币摇
次;有的孩子不投币也想上去坐
会儿;而有的孩子摇一次不行,非得摇几次才满意,若达不到心意,马上拿出“杀手锏”——大哭。
儿子小时候也喜欢坐摇摇车。有次路过超市,儿子对我说“妈妈,我想坐摇摇车。”
“可以呀,不过咱们只坐一次,摇完了就走,好吗?”我讲明原则,儿子开心地点点头。
小车摇动起来,儿子坐在上面非常开心。5分钟后,摇摇车停了,儿子意犹未尽,仍坐着不想下来。我想,他不想下来就让他在上面再坐一会吧。哪知儿子看了看我说“妈妈,我还想摇
次。”
“不行。咱们刚才已经讲好了,只摇一次,说话要算话。”
“妈妈,就让我再摇一次吧,就一次。”儿子恳求道。
我知道,我们母子的较量开始了。若我这次妥协了,那日后可能会有无數次的“再一次”。孩子虽小,但是他会看大人的态度来作决定。
“你要么再坐一会儿,要么下来,我们到别处玩。刚才咱们已经说好了,只坐一次,要言而有信。”我又强调了一遍我的态度。
“可是,朵朵都坐了好几次,我只坐了一次,我就再坐一次嘛。”儿子开始拿别人来比较说事。
看我们在对峙,好几个家长把目光投向我。有个妈妈说“你家孩子够听话的,才摇了一次,我家孩子都不知道摇几次了。”
儿子听了,突然“哇哇”大哭起来。
这时,几位妈妈和奶奶就都冲着我来了“孩子都哭了,你就投个币让他再摇次吧。”“就是就是,不就一块钱吗,别惹孩子哭了。”
众人的话语像给儿子加了油,他扯着嗓子哭得更厉害了。我没有理睬,看着儿子说“咱们说好的坐一次,说好的事情要讲信用,如果你不讲信用,那以后妈妈就不能给你投币坐摇摇车了。”见他没停的意思,我又说道,“你想哭就在这儿哭会儿吧,妈妈在那边等你。”说完,我转身走开了。
儿子起初还坐在摇摇车上哭,看我真的走远了,赶紧从摇摇车上下来,边哭边追我。我停下来,等他,又蹲下来,抱紧他。待他平静下来后,我跟他聊了聊。他脸上挂着泪珠,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着我,似乎已明白了说话要算话的道理,也知道了不可以用哭闹来迫使大人退步。
自那以后,儿子不管做什么,事先商量好了便不会再提出别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