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楝琪
【摘 要】 《指南》中对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及指导进行了明确的阐述,活动区活动一直提倡的是真游戏真学习。目前,许多幼儿园活动区还处于分区状态,在相对独立的各个区域里,幼儿由于受活动区人数、场地空间、材料等因素的局限,活动的自主性、活动深度学习难免会受到影响,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呈现出不断变革、多元发展的局面。因此我们对班级活动区进行了思考,从空间、材料投放、活动开展上构建无边界活动区空间重组模式。
【关键词】 重组;活动区;策略
在《指南》中阐述了游戏作为实施途径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强调了活动区活动是幼儿通过游戏进行的自发学习。我们以《指南》为抓手,改变原有的活动区分区模式,破除传统观念,重组班级活动区,构建无边界全新活动区模式,发掘材料意义,诱发儿童深度学习。
一、班级活动区重组的原则
1.区域设置无边界
班级活动区,由原来的表演区、建构区、美工区、益智区、科学区、阅读区等直接摘牌,取而代之的是清晰可见、明确归类的材料架,孩子们可以根据活动自主选择、自由取放、自我游戏。
2.材料投放重儿童
游戏材料和幼儿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关系,只有投放的材料种类特点能刺激孩子的行为方式,幼儿才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方式。因此我们在活动区中主要是投放丰富的适合幼儿的开放性低结构和非结构材料。
二、重组方式下儿童的学习变化
1.在无边界的环境中,增强角色意识
(1)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随着无边界活动而增强
现在,摘除了区域牌,各个区域没有显性的界线,也没有明确的区域规则。这就激发孩子们自己想办法,协商如何划分游戏场地,游戏中大家共同探討,自主制定游戏规则。在没有达成共识的规则之前,活动中孩子们反而增强了自我约束,学会了互相谦让。
(2)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意识,随着无边界活动而增大
现在的无边界活动区活动,孩子们完全可根据自己喜欢的材料自主选取活动,不受活动区域的限制,可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活动区中去,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2.在开放性的材料中,建构新经验
在无边界活动区中,幼儿完全处于与开放性材料的隐蔽互动中,这样在一次次尝试中,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在探索中建构出新经验。
3.在创造性的游戏中,提升自我获得
(1)幼儿创新精神不断增强
在改变材料的提供方式后,因无区域边界,孩子们在活动中完全是按照材料的属性和特质充分和材料发生互动,在活动中他们不断地尝试和创新挑战各种材料的不同玩法。
(2)幼儿参与活动更加专注
在重组无边界活动区活动后,我们发现,在一段时间内孩子会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区域活动,并有固定的同伴持续深入地进行探索,幼儿更加专注、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3)幼儿责任意识得到提升
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自主选择不同的活动区活动,承担不同的角色,在活动中孩子要体验自己角色的个性,也要感受别人的个性品质,幼儿的责任意识也得到了提升。
三、支持教师重组活动区的策略
1.架构多重教研模式,系列化推动研究
(1)纵向分组教研,深入化推进
幼儿园根据班长组、班员组的不同层次发展,分组纵向设计教研活动。在活动中采取聚焦问题研究、问题式引领研究,在研究中针对教师在重组活动区中的问题和实际需求进行了系列化和层次性的引领。
(2)横向集团联动,整体化引导
幼儿园还依托集团化办园的优势,以集团联动效应整体化引领整个集团园,广度推进活动区重组,通过专题培训、教研互动、来园观摩等将多种方式为教师提供优化活动区重组的专业能力支持。
2.落地班级模块实操,延展化质量发展
(1)提炼活动规则
在打破原有的活动区界限重组无边界活动区活动中,关注儿童的自我规则、价值、情感体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儿童规则意识的自我建立。
(2)提升幼儿自主性
在无边界的活动区活动中,幼儿在与同伴一起游戏时,一般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在与同伴的游戏和自由交往中,他们学会相互合作。在交往中幼儿会模仿同伴的优良行为,并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克制,同时每个孩子为了能够被同伴接受,为了维持和同伴友好交往的关系,他们也在游戏交往中逐步学会控制与调节。幼儿之间的这种相互交流,促进幼儿独立、自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相互交流中的自主发展,也提升了活动区的高质量发展。
(3)提高有效评价
实施以“梳理—提升—推进”为主的开放式评价模式,能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升华、自尊心的建立、自信心的发展、最为重要的经验的提升和活动的推进。评价方式有很多,可以全班评价,也可分组进行。可让幼儿自主评价,可以由老师整体梳理评价,不论何种形式的评价,都不应只重结果,而更应注重活动的过程及后续的跟进。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区域活动作为一种自主游戏,是幼儿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基于儿童,努力改变孩子的活动环境,重组班级活动区,构建无边界全新的活动区,使幼儿真正地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在无边界活动区中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桂勇.华德福教育:儿童个性发展的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02):49-52.
[2]黎志涛.探索幼儿园活动单元设计的新模式[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