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编辑视角的一词多义认知分析

2020-04-01 19:50汪于祺马亚楠
传媒论坛 2020年5期

汪于祺 马亚楠

摘 要:语言在不断发展更新之中,词汇的变化,如旧词消亡、新词产生、现存词汇的词义变化等,能够鲜明地反映语言的变化。旧词词义发生或旧词增添新的意义都属于词义变化的范畴。旧词增加新义使得一个词语的原义与衍生词义同时存在,一词多义现象由此产生,这是词汇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笔者在编辑工作中发现,一词多义现象广泛存在于编辑审稿过程中,必须引起注意。

关键词:编辑视角;词义变化;一词多义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5-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旧词增加新义是语言常见的变化之一,这是人们日常交流的需要,也是一词多义现象的起源。但一词多义并不是随意产生的,多种意义在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逻辑关联,即语言符号是有理据的。其中,隐喻和转喻是一词多义产生的两种主要认知手段。对于一名编辑而言,了解一词多义不仅能够帮助个人学习记忆词汇,而且有助于编辑在审稿过程中根据语境精确判断单词的意义,提高审稿质量。

一、语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指的是具有两个或多个相互关联的义项的词汇,这类词汇在语言中普遍存在。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区别在于,前者是指词源和语义密切相关的同一个词,意义却是不相同的;后者指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或多个词具有相同的语音和书写形式,它们在词源上毫无联系,只是采用了相同的形式,在词典中一般作为不同词条处理,如light一个意思为“光”,另一个意思为“轻的”,这两个毫无联系的词就是同形异义词。

在日常交流中,有些词汇使用频率较高,含义众多,具有很强的搭配能力,其中以基本范畴词汇最甚。由于使用灵活、搭配能力强,这些词在日常交际中使用广泛,如get一词在下面一段话中有多个意思:Will you get the newspaper while Im getting breakfast? When Ive got the washing-up done Ill get back to my dest.

一个词语形式具有多种含义,这些含义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词汇在产生之初通常用来指代某个特定事物或现象,但词语过多给学习者造成太多负担,不易掌握,而且很難保证每一个事物或现象都用一个特定词汇来指称,词汇多义化由此产生,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世界的途径,较之其他手段更简便有效。

多义词汇的语义富有层次性,属于复合结构。从人类心理认知规律来看,人们更倾向于把握简单、具象事物而非复杂、抽象事物,且人们能够从简单具体的事物中获得启发,帮助其对复杂抽象事物的理解。人类在语言文化认知过程中,通常也最先接触到具体的自然语境中的事物,在此基础上形成概念,然后在交际过程中遇到文化语境现象,进而影响内心世界,形成抽象思维活动。所以,即便词汇的语义很复杂,人们总能够找到抽象语义与其具象对应物之间的语义关联。

学习者在对事物进行概念化,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范畴化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相同角度认识空间、事物、事件等,也可以选择不同角度认识空间、事物、事件等的不同部分及其特征,在认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词汇化,一词多义现象由此产生。

二、一词多义的理据

学界就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还是有理据的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在相当长的时期,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一直占据上风,自索绪尔提出“任意性”之后,任意性就被视为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即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联系,或者说联系无法论证,但非任意性却长期被忽视。最早提出符号非任意这一观点的学者也是索绪尔,之后的研究者却过度关注任意性。

但自从20世纪中叶以后,任意性开始遭受质疑,理据性逐渐为人接受,尤其是近几十年,认知语言学从各个层面为理据性提供了大量切实可靠的论据,包括语用、句法和篇章等。如果说早期语言的任意性这一特点是经过对词汇层面的分析得出的,随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任意性在词汇层面也几乎丢失殆尽。认知语言学提出语言受到认知和社会环境的约束,而非完全任意的。这表明,认知语言学并没有彻底否定语言是任意的这一观点,只是大大降低了语言的任意性所占的比重。

一词多义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是词义变化的结果。词汇的原始语义体现了人类语言的任意性,词汇的语义变化则体现了人类语言发展的规律,即理据性。

多义词的多个义项与其原语义或核心语义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关联,这背后有着种种语义理据。语义理据是一种心理联想,即词义的引申和比喻。这种心理联想方式包括隐喻、借代、提喻和类比。对外语学习者而言,多义词语义较难掌握,但就心理联想而言,人类思维共性远远大于个性,理解并掌握多义词义项之间的语义理据有助于他们学习词汇。

词义的历时发展根本依据就在于理据性,衍生词义与源词义之间的关系并非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且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来实现。

三、一词多义的原型理论解析

人们用语言符号来描述抽象的范畴,用名称来形成语言中反映主客观经验世界的原始概念。这些原始概念语义单一,随着使用语境的变化,多义范畴出现了。由于传统范畴理论的局限性,多义范畴的解释常常借鉴认知心理学的原型理论,原型范畴理论由此形成。这一理论认为,在所有词义中存在一个更为核心的意义,这一意义是其他词义的中心,围绕这一核心词义借助延伸或辐射手段可以得到其他词义,并由此形成词义的辐射范畴。

英语介词有很多义项,且表面看来都没有明显联系,但分析英语介词的各个义项,可归纳出主要义项或原型范畴,以over为例,其主要义项包括:①比某点高;②动体覆盖着参照物;(③弧线运动;④路线重点。后三个义项较为抽象,都是由第一个义项经过隐喻手段衍生而来,它们之间构成了一个语义链。

原型范畴化理论提出以下观点:①实体根据其属性进行范畴化,这些实体的属性通常是一个连续的标度,而不是二分理论构件。②属性是存在于真实世界中的实体的性质,能够为说话人所掌握,而非抽象实体,包括有形的、可触觉的、功能的和相互作用的属性。这些属性不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因而不是最基本的。③在区别范畴时,没有任何一个属性是必要的。实体的成员范畴化是基于良好、清晰的样本之上的,这些样本因而成为典型,成为非典型事物范畴化的参考。其他实体根据与这些样本的相似性划归范畴。④范畴内的成员在说话人的心目中是不平等的。样本有好有坏,也就是说,成员资格也有等级之分。

泰勒(Taylor)于1980年提出了语义链理论,他指出大多数语言范畴呈现的是非单一、多中心的中心结构。它们通常表现出通过家族相似性互相连接的多个原型。这一理论对分析多义词、理解人类的隐喻能力有重要作用。

向多义化现象的出现主要是通过范畴内非典型成员基于核心词义进行衍生辐射以及类典型的分裂两种方式。在一个词汇的多义化中,词汇的不同含义有三种不同的衍生形式:①辐射性衍生;②连锁性衍生;③组合型衍生。

一般来说,多义词的词义范畴中只有一个典型的核心词义,但有时很难辨清词义间的主要关系和次要关系,在同一个词义范畴中,所有的词义似乎都是平等共存的,这是典型的词义分裂的结果。非典型性词义往往与典型性词义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它们不断地通过连锁、辐射方式从原型词义衍生而来,衍生词义也可以成为源词义,并且进一步衍生出其他词义。

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这些不同表达含义之间的概念关系不止局限于核心意义与非核心意义之间,但这些意义却都相互联系,一个衍生意义可以成为另一个衍生意义的中心。这样,有些多义词不同语义之间的关系和理据性就需要一定的推理,虽然不同语义之间没有直接的概念性关联,但从词源学角度来看,衍生关系仍然存在,即理据性客观存在。

四、一词多义的阐释力——隐喻和转喻

多义词词义得以扩展主要就是借助人的转喻和隐喻进行。转喻以邻近性原则为基础,反映了同一个认知域中两个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隐喻以相似性原则为基础,反映了两个认知域之间的关系。

(一)隐喻对一词多义的解析

在认知语言学看来,一词多义通过隐喻和换喻,将某个词汇的核心义项扩展到其他非核心义项。在这一过程中,隐喻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一个词汇多种意义之间的关系,是多义词的丰富来源。

英语介词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介词能够建构物理空间,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心理空间的概念,这些空间的基本概念化反映到头脑中,形成包括时间、状态、原因等概念域的意义链。如at一开始表示物体空间上的处所,后来扩展到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等概念空间,围绕at的意义辐射网络由此形成。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需要认识更多事物,范畴内的成员逐渐增加,此时人脑便采用了隐喻的认知方法,借助事物之间的关系,将语言的意义从一个概念域投射到另一个概念域,认知性投射由此形成。词汇核心意义通过隐喻性延伸产生了词汇的修辞意义,这些修辞在语言中逐渐确立下来,成为词汇的固定含义。

(二)转喻对一词多义的解析

认知语言学提出,隐喻和转喻本质上都是语义延伸的认知手段,是投射的过程,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是同一框架内的投射。事物往往有很多属性,人通常更加关注最突出、最易理解记忆的凸显属性,最终实现用一个凸显属性代替这一事物。

常规化转喻实例包括以下几类:①用部分表示整体,如She got five ouths to feed;②用生产者来替代产品,如He bought a ford;③用工具来代替使用者,如The bus are on strike;④用整体代表部分,如The car broke down。轉喻使得人类能从不同角度赋予一个词汇多个语义。在语义延伸过程中,转喻甚至比隐喻的作用更为基本,词义的演变有时也两者兼而有之。

可以看出,词语多义化现象的出现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种反映,而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认知手段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有把转喻归入隐喻进行研究的传统,因此这两者往往很难区分,有学者因此还提出了“隐转喻”的概念。

五、一词多义与完形原则

认知基于完形原则,认知心理学的心理基础也由此确立。完形认为人类通常从整体上感知事物,包括相似原则、接近原则、连续原则和突显原则等。完形在大脑中表现为一种意象图式,这一图式属于人类基本认知结构之一。转喻通过对同一个概念结构中的不同成分的视角化形成一词多义。隐喻使用意象图式作为源框架,将概念投射到目标框架上。介词是英语和其他语言中最具多义特点的词类,隐喻和转喻两种认知手段较好地描述了一词多义现象,并说明了一个词汇不同意义之间的关系。

介词的不同意义突出了动体与路标关系的不同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静态和动态关系。静态关系指介词只表示动体位置,动态关系则表示目标、起点或道路,分别突出了动体运动的终点、起点和路径。介词不同意义之间的联系建立了与中心图式相似的关系辐射图。但意向图式并不能完全解释介词的全部意义,需要图式和隐喻的双重作用。

六、结语

一般研究通常将词汇意义的演变归为历史和社会原因。这些原因对词义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却只是外部因素,只能说明词义变化很有必要,而内因才是导致词义变化的内在机制,使得词义变化成为可能。词义演变的内因实际上源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一词多义之间一定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是多义词能够产生的内在认知基础。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必须了解每一个词汇的多个含义,但在掌握了一个词汇的核心意义之后,根据认知规律可以推导出该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衍生意义。因此,在多义词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认知思维来分析语义的产生机制,帮助学习者理清各个义项之间的衍生关系,帮助学习者理解人类认知思维的特征。

编辑在审稿校稿过程中会涉及到众多词汇,一词多义现象更是常见,这就要求编辑学会利用隐喻、转喻等思维方式拓展自身的联想能力。面对词汇多义化现象,编辑要充分从认知角度对词汇进行语义引申分析,根据词汇的核心意义推理出其衍生意义,并根据不同语境选择最为合适的意义。熟练掌握一词多义现象有利于编辑撰写编审意见,保证稿件质量,提升出版物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万会.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其他作者简介:

马亚楠,女,汉族,安徽亳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