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一次出差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3个半月,也是最近3年来居家最长的一段时间,年前隔三差五飞来飞去的出差时光多少有些让人怀念。疫情的出现,让本该更加忙碌的2020年慢了下来,很多人显得无所适从。随着国家各项举措的出台实施,公司架构的一系列调整,随着社区、写字楼的各项监管政策,一副现世版的《最后的晚餐》跃然纸上。我们看到有的人焦虑,有的人悠然,有的人悲伤,有人的愤怒;我们也在这期间发现了无私,看到了奉献,感到了大愛;有湖北的朋友身困疫区,也有北京的朋友做了受人敬爱的“逆行者”。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媒体行业对于整个车市的发展现状感受更为直观。疫情爆发开始,各车企都实施过三步走,从捐钱捐物捐技术,助力抗疫;到取消考核,发放补贴,与经销商共度难关;再到目前积极发展线上,将视频、直播转为营销与售车的主战场。
但对于体系庞大的汽车制造业来讲,仅凭这些是远远不能恢复到常态的。这也是为什么,防护、隔离、消毒不能完全根治这次爆发的新型冠状肺炎一样,治标与治本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不仅销售网络端,汽车上游的供应链也成为了极为不稳定的因素,用牵一发而动全身丝毫不夸张。比如博世在国内拥有近60家公司,采埃孚已经在国内超过20个城市布局近40家制造工厂;爱信在国内也有将近40家公司。它们的发展现状,将对车企造成直接影响。还记得刚刚宣布延期复工之后的一周,一篇名为《比疫情让人担心的,是中小企业》的文章迅速走火。文中提及为城市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中小企业受挫,失业率提升,直接导致低价位市场的消费人群消费能力下降,而他们正是自主品牌的主力消费人群。面对合资疯狂下探与消费现状,自主品牌的发展提前进入了瓶颈期。合资、豪华也没能顺利割掉新春的这一茬韭菜,断轴、A柱撞弯、机油门的事件集中爆发,全是消费者认知范围内表现优秀的梯队。
疫情之下,中国车市的艰难有目共睹,出路又在哪?如何打赢这场“攻坚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