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火热人生为社会贡献力量

2020-04-01 15:06
北广人物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大发凤山飞机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部署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人气高涨,推荐“最美”、评选“最美”、学习“最美”形成热潮。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

据新华网、《人民日报》等整理

黄大发院奉献36年凿通“生命渠”

贵州遵义草王坝村(现播州区团结村),一个被层峦叠嶂的大山遮得严实的村庄,缺水是草王坝的穷根。千百年来,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吟唱着一首民谣:“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

村里有一位老人叫黄大发,他不甘心、不信命,偏和大山较劲,他用36年的时间干了一件事———修水渠。

黄大发,1935年出生于草王坝村,23岁光荣入党,这一年,他被全村推选为大队长。意气风发的黄大发撂下了“狠话”:修水渠。于是,在黔北的莽莽深山里,黄大发带领草王坝村民修渠,这是一条遵义的“红旗渠”。可现实无比残酷。他们不懂技术,测量仅靠竖起竹竿,两边人用眼睛瞄;缺少水泥,沟壁上直接糊上黄泥巴作数;没有导洪沟,沟渠不盖板,洪水一来,脆弱的沟渠被冲得稀巴烂……壮志未酬誓不休。为此,黄大发四处求教,自学水利技术。一听说哪里有在建的水库沟渠工程,就立刻背着干粮匆匆上路,前去“取经”。

1992年的春天,黄大发带领村民一头扎进深山开工凿渠。日复一日不停歇,黄大发每天带着200多人的队伍进山,施工队在前面凿壁打槽,村民们在后面挑土砌堡。苦心人,终不负。1995年,这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生命渠”通水了!通水那天,山崖上、水沟边,人山人海,鞭炮聲、鼓掌声,不绝于耳,杀猪摆席、搭台庆功,好不热闹!这是草王坝村民们最高兴的一天,千百余年的梦终于实现了!大伙簇拥着黄大发上台讲话,站在台上的他沉默良久,欲言又止,一个字都说不出口,眼泪顺着黝黑、皱褶的脸庞直往下流。“不怕山高石头多,苦干就能把贫脱,打岩引水造梯田,穷村变成金银窝。”如今的草王坝,村民的荷包渐渐鼓了起来,幸福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马凤山院跑出大飞机事业第一棒

去年5月,一批大飞机设计师相聚到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他们共同竖起了一座马凤山半身雕像,以此纪念这位新中国第一代大中型飞机总设计师和技术开拓者,重温中国大飞机人血脉相传的执着与忠诚。

马凤山,新中国航空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名字。他带领队伍坚定探索“自主设计中国人自己的大飞机”道路,形成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客机技术体系,成为新时期大飞机研制的宝贵财富。有人形容,马凤山用毕生心血,为“关山万千重”的中国大飞机事业跑出了至为艰难的第一棒。

1952年9月,就读上海交大航空工程系的马凤山提前毕业投身航空工业。他30岁时即出任轰—6飞机主管设计师。1967年,他参加了轰—6飞机投放原子弹、氢弹专题研究和实验,确定了飞机可以携带并投放氢弹的最大吨位,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贡献。1968年,他被任命为新中国第一款中型运输机运—8飞机的技术总负责人。1970年7月,他又开始全面领导新中国大型客机运—10的设计,十年攻关,带领团队实现了中国大型客机的集群性、体系性关键技术突破。

航空报国的使命感驱使马凤山始终坚持先行探索、自主创新。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他就提出“我们不但要搞改型,将来还要搞新机”。上世纪80年代,他组织编制了我国第一部飞机适航规章,填补了新中国民航和民机的重大空白,为新时期的民用飞机以及民航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石。

1990年4月,马凤山病逝于上海。马凤山在他一生魂牵梦系的中国大飞机事业上留下卓越的功勋和业绩,激励新一代大飞机人继续发扬大飞机创业精神,为走好新时代大飞机事业长征路贡献力量。

王昆院为音乐奋斗到生命的终点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霹雳一声震乾坤,打倒土豪和劣绅,往日穷人矮三寸,今日是顶天立地的人”……熟悉的旋律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传唱到新时代的今天,激励和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著名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声乐教育家、原东方歌舞团团长王昆传奇的一生在中国历史上和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25年4月,王昆出生于河北省唐县。1937年,12岁的她开始参加抗日文艺宣传工作,用激越感人的歌声,激励着抗日军民斗志。她是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第一任扮演者,从艺七十七载,她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南泥湾》《北风吹》《秋收》等诸多不朽的经典。

1939年至1944年,王昆在西北战地服务团担任声乐演员,为民族解放斗争英勇放歌,她的歌声成为抗日烽火中鼓舞人民的号角。1943年4月,18岁的王昆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春,王昆随西战团到延安,在鲁艺音乐系学习,并调入鲁艺工作团,边学习边从事文艺宣传。

1945年4月28日晚,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王昆在中央党校礼堂出演我党领导下创作的第一部歌剧《白毛女》,担纲女主角喜儿。王昆用她民族、质朴的嗓音和深挚感人的表演,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善良、淳朴、勇敢抗争的贫农女儿喜儿在新旧社会的两种命运。自此,“喜儿”成了中国歌剧史上永不磨灭的经典形象,《白毛女》的经典唱段至今传唱不衰。

1964年,王昆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出。王昆在声乐艺术上具有深厚的造诣。她受教于苏联专家梅德维捷夫和我国歌唱家林俊卿,既从多方面学习中国民歌和戏曲的歌唱风格和技巧,也从外国吸收有益的发声方法,广采博取,自成一家。在演唱的过程中,她积极探索中国民族唱法规律,在民间唱法基础上,吸收西洋发声的长处,发展了自己音色明朗、感情质朴、处理细腻的演唱风格,这使她成为中国民族唱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王昆自1962年参加东方歌舞团工作,1982年至1989年在东方歌舞团担任团长、党委书记。她领导东方歌舞团期间,团结艺术家共同奋斗,创造了东方歌舞团光彩夺目的艺术辉煌。她尤其重视发现和培养新人。在以王昆为首的老艺术家们的发掘、培养和热忱推介下,远征、郑绪岚、成方圆、朱明瑛、郭蓉等许多青年歌唱家脱颖而出,王昆也因此被誉为“歌坛伯乐”。

1983年首届春节联欢晚会,王昆的学生索宝莉以一曲《夫妻双双把家还》红遍大江南北。正是因为王昆对这首传统黄梅戏进行了现代艺术改编,完成了把戏剧音乐改成民歌的“跨界”尝试。作为首届春节联欢晚会的艺术顾问,在春晚大放异彩的成方圆、费翔等都是王昆推荐给导演组的。成方圆始终难忘师恩,她回忆,当时许多学院派的老师和前辈并不接受她的唱法,王昆却一直鼓励她坚持下来,形成自己的风格。“王昆老师就是一棵大树,替我们遮风挡雨。”成方圆说。

70多年的艺术春秋,王昆为繁荣中华民族文艺事业,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与才华,在国内外贏得了很高的荣誉。1952年她因担任电影《白毛女》主唱,获得国家第一个电影奖项金质奖章;1987年获巴基斯坦总统“卓越明星”奖;1989年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1995年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获中国音协“终身成就奖”;2012年获中国华艺“终生成就奖”,同年还获得了河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捐资助学先进个人奖”。

2014年11月21日13时46分,王昆因病去世,告别了她钟爱一生、奉献一生的民族声乐事业。原定于同年12月进行的“‘把歌声留给未来———王昆和她的朋友们专场演唱会”最终未能如期而至,但是她天籁般的歌声和慈祥温和的笑容已铭刻在几代人的心中。

郑培民院以民为先的“为民书记”

在世时,他为群众奔走谋划,满怀感情,对家人严格要求,克己奉公;去世后,他为人的准则“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至今依然深深地影响着许多党员干部。他,是中共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

1943年7月,郑培民出生在吉林省海龙县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90年5月,时任湘潭市委书记的郑培民调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任州委书记。赴任湘西,刚放下行李,郑培民就长途跋涉,赶到凤凰县米良乡叭仁村。看到这个三面悬崖一面山的村寨,老百姓缺水少粮,日子过得艰难,他当即决定把这个村作为自己的扶贫联系村。筹资金,打通引水隧洞,架电线、修公路,让叭仁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观。

这是小山村脱贫的一大步,却是郑培民为民奔走的一小步。在两年多时间里,郑培民跑遍了湘西的218个乡镇,住过30多个村寨。在他的车上,常备有一床棉被,有时候下乡来不及回到吉首,他就在车里凑合一宿。任职期间,郑培民下基层、到一线,从不管个人的苦累和安危,曾在带领农技人员给农民培训水稻栽培新技术时,累晕在土坎上。

在湘西部分地区的方言里,“培民”和“为民”发音相近,有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民书记”。郑培民说:“我是人民培养的书记,当然应该亲民、爱民、为民。”

为湘西的脱贫事业,郑培民付出一切。将离开湘西赴省城任职时,老百姓万般不舍,挥泪送别。不管身份如何变动,郑培民心系人民的初衷不变,身先士卒的作风不变。1998年,湖南发生特大洪水。作为省领导,郑培民赶到汛情严重的常德,在400公里的长堤上,和干部群众一同奋斗,共渡难关。在抗洪抢险的60多天里,身患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郑培民,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情况紧急时,通宵不休,为的是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02年3月11日,郑培民因突发心肌梗塞病逝,时年59岁。

猜你喜欢
大发凤山飞机
飞机失踪
三姐妹
“拼座飞机”迎风飞扬
Ho Feng—Shan何凤山
乘坐飞机
神奇飞机变变变
望云千顷 感事多怀——写给许凤山画的话
最后一次机会
凤山的弥勒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