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婷 姚佳倩 邹小炎 叶芳
慢性牙周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可导致牙齿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牙菌斑生物膜细菌及其产物是引发牙周疾病必要的始动因子[3]。破坏和清除龈下菌斑生物膜,去除菌斑滞留因素,建立一个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根面,达到减轻局部炎症,促进组织愈合[4]乃是牙周治疗的根本目标。目前来说,最常用的菌斑清除手段是运用手工刮治器,这也是各种新型临床治疗技术的对照衡量标准,其不足之处在于清除菌斑过程中只能与牙(根)面呈点、线接触, 效率有限,易残留不同程度的菌斑和牙石,且反复刮擦对硬组织有较大损伤[5]。如今已研发并检测了牙周非手术治疗的各种辅助方法,诸如使用各种抗微生物剂和抗炎剂以及激光驱动的光动力治疗,主要用于改进和增强治疗效果以最大限度地去除菌斑。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龈下甘氨酸喷砂辅助作牙周非手术治疗手段来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并对治疗前后龈沟液量及IL-6水平变化做一些研究,为临床慢性牙周炎治疗计划提供参考。
在2017年5月~2018年10月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慢性牙周炎(CP)患者中,选择符合标准慢性牙周炎患者31 例(男17 例,女14 例)年龄18~60 岁。纳入标准: ①年龄在18~60 岁之间,且无全身系统性疾病; ②无吸烟史; ③治疗前3 个月及观察期间未使用抗生素; ④无怀孕或哺乳期; ⑤全口天然牙除第三磨牙外不少于18 颗完全萌出的牙齿; ⑥研究对象至少在口腔2 个象限有不少于6 个位点的牙周探诊深度(PD)≥4 mm,且有牙槽骨丧失的影像学表现;⑦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1 首诊 单盲,分口,随机临床试验,对左右半口进行随机分组,在第一次就诊之后,在问卷调查之后,由1 名牙周专科医生对每个牙齿上6 个位置(不包括第三磨牙)的所有牙齿进行全口牙周检查; 记录牙周检查大表,指标:探诊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牙龈退缩和临床附着丧失,拍摄X线片,检测龈沟液(GCF)量。 对所有牙齿进行预后评估,排除无望或治疗不合理的牙齿。
1.2.2 二诊 首诊1 周后,第2 次就诊时, 每个受试者2 个象限中探测深度最深的2 颗牙齿进行龈沟液采样。然后对PD≥4 mm的位点实验组和对照组牙均进行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
1.2.3 三诊 在进行龈下刮治7 d后,左右半口随机分组分别进行甘氨酸喷砂(75%的功率,工作端置入牙周袋最底部,反复提拉工作尖,每个位点操作5~10 s)与EMS喷水(75%的功率,工作端置入牙周袋最底部,每个位点操作5~10 s)。
1.2.4 四诊 1 个月后,第四次就诊,记录牙周检查大表及相关临床指标。提取对应位点GCF。
受试者在接受治疗前及治疗后1 个月, 均进行牙周检查记录大表,及在最深的牙周袋内取龈沟液。治疗牙位相关临床检查分别在术前、术后1 个月天进行。检查项目包括:PD——每牙位 6 个检查位点(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 BI用牙周探针探入龈沟或袋内,探针离开牙周袋30 s后,观察出血情况。
1.4.1 GCF量的收集和检测 根据实验方案收集样本,治疗前基线(二诊时)和治疗后1 个月(四诊时)在所有受试者的试验和对照部位收集GCF样品。为避免血液污染,在临床首诊检查完1 周后采集龈沟液样本为治疗前GCF样本。随后进行非手术牙周治疗(在≥4 mm的位点进行手工刮治+根面平整),在治疗后的临床检查完1 月后再次采集GCF样本,为治疗后GCF样本,GCF样本从患者最深牙周PD治疗前、后的两颗牙收集。
1.4.2 GCF中IL-6含量的检测 将治疗前和治疗后收集的GCF样本从超低温冷冻冰箱中取出置于室温中解冻30 min,按照针对ELISA建立的方案处理样本,根据ELISA试剂盒中IL-6的 A450值曲线,换算出所测定细胞培养液中IL-6的水平。
通过SPSS 21.0中文版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首先检查数据的正态分布。对于那些具有正态分布的结果,使用独立t检验分析组内和组间的基线和治疗后的差异。如果数据遵循偏态分布,则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来比较中值差异。确定P≤0.05的值达到统计学上显著的差异。
治疗前2 组P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个月, 2 组P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
表1 治疗前后PD的变化
结果见表2。 治疗前2 组B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 个月,2 组BI较治疗前都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治疗前后BI的变化
结果见表3。 治疗前2 组GCF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1 个月,2 组GCF量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治疗前后GCF的变化(μl)
结果见表4。治疗前2 组IL-6浓度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 个月,2 组IL-6水平均有下降(P<0.05),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治疗前后IL-6(ng/ml)的变化
GCF量增多是牙龈炎早期的主要表现之一,往往先于临床表征的改变[3]。当牙龈炎症明显时,GCF明显增多。在炎症时,龈沟液中的炎症介质水平增高,如IL-6,IL-1,前列腺素E2(PGE2)等,牙周治疗后,IL-6和PGE2的水平下降,测定龈沟液中IL-6和PGE2的水平可作为检测牙周炎进展的有效而非侵入性方法。
IL-6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多效应细胞因子,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影响时会提高其分泌[6],IL-6可诱导B淋巴细胞分化并分泌免疫球蛋白;可促进多种细胞的增殖;参与骨吸收,具有多种生物功能,这些功能都和牙周组织破坏相关[7]。牙周健康的人群中,龈沟液中IL-6的含量极低。Geivelis 等[8]研究成人牙周炎GCF时发现IL-6水平同BI及PD有关, IL-6被认为是牙周炎检测的有效指标。 Reinhardt等[9]发现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白IL-6,IL-1 的产生是受局部和全身因素影响,在牙周炎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慢性牙周炎的治疗包括全身和牙周系统的治疗阶段,然后是长期支持维护治疗阶段。在基础治疗的阶段,龈下刮治,根面平整与有效的菌斑控制相结合仍然是解决牙周感染和炎症的常用方式。非手术牙周治疗有多种能够去除病原性菌斑生物膜的方法。有报道龈下超声刮治与手工龈下刮治去除龈下菌斑和牙结石都是有效的,但不论是超声还是手工刮治,大部分治疗后的近端牙根表面残留了易染色的沉积物,并且小于0.5 mm菌斑微生物依旧留在已治疗后牙齿表面[10]。而另一项研究表明,多根牙的翻瓣刮治和基础的龈下刮治治疗结果相似[11]。这些研究表明传统机械清创术在控制龈下菌斑方面存在一定的技术局限性。因此,非常需要更多的方法来提高牙周治疗的有效性。
在本实验中,在根面平整后1 周使用甘氨酸龈下喷砂治疗实验组的牙齿部位。除了根面平整后某些受试患者报告的牙齿敏感性外,没有患者报告任何严重的术后疼痛,不适或其他并发症。综上所述,以往的研究和当前的试验研究表明,甘氨酸喷砂是安全的,适合临床应用于牙周病患者的治疗管理。
本实验研究了甘氨酸喷砂作为慢性牙周炎患者(PD≥4 mm)非手术治疗辅助方法的临床有效性。在明确甘氨酸的临床使用方案,所使用的仪器,所规定的治疗时间和治疗功率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牙周状况(PD和BI)的改善,但治疗1 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实验数据表明,与治疗前相比,牙周非手术治疗后1 个月,龈沟液量,龈沟液中IL-6的浓度均明显降低。IL-6的水平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降低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较对照组中龈沟液量的体积减少有统计学差异。且实验表明,使用甘氨酸龈下喷砂的龈沟液量相比于对照组要减少更甚,这可以表明,甘氨酸喷砂辅助治疗非手术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可达更好的临床效果,这可能同甘氨酸本身的抗炎作用有关,也可能是由于甘氨酸抛光后,牙面更为光洁,菌斑微生物难以快速定植。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这一观察结果。由于龈沟液量是牙龈炎症水平的客观量度,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牙周非手术治疗中加入甘氨酸喷砂治疗短期内可能有助于减少牙周炎症,减少后续牙周手术的必要性。甘氨酸喷砂广泛用于慢性牙周炎维护期的治疗,目前还很少有研究甘氨酸喷砂作为牙周非手术治疗的辅助手段的治疗效果,本研究观察时间为1 月,远期疗效尚无法确定,需要进一步的长期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