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在服装方面越来越注重时尚、个性。以H&M、ZARA、优衣库、GAP为代表的国际快时尚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发展,抢占市场份额。其中,H&M 2007年进入中国,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其在华门店达530家,但是H&M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近几年在华销售额增长率降低,甚至2017年的在华销售额负增长12.5%。因此本文将H&M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华营销策略不足之处,希望能够给其他快时尚企业一些警示。
关键词:快时尚;H&M;营销组合策略;
一、引言
我国快时尚行业起步晚,企业在经营方面不够成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产品没有清晰的定位,缺乏创新能力,没有搭建起高效、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产品更新速度慢。因此,本文通过探究营销组合的相关理论,分析H&M公司目前在华市场的营销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一方面以此帮助H&M改进营销策略,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H&M是快时尚企业的代表,它的营销策略对很多企业都有参考价值,因此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其他快时尚企业完善营销策略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
二、H&M企业简介
2.1 H&M背景介绍
Hennes Mauritz AB,简称HM或H&M,中文:海恩斯莫里斯,1947年由埃林·佩尔森在瑞典创立。经营的产品从最开始的单一女装发展到现在的服装(男装,童装,女装)、化妆品、内衣、ACC(鞋履、箱包、配饰)以及家居等。目前,旗下拥有9个独立品牌:H&M 、H&M Home、COS、&Other Stories、Monki、Weekday、Cheap Monday、 ARKET和Afound。
2.2 H&M在华经营现状
H&M 2007年 4月,在上海淮海路成立中国内陆第一家H&M门店,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之后,H&M迅速扩张,抢占中国市场,截至2018年12月30日,H&M在华门店数达530家。根据 H&M 公司发布的 2018年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H&M 在华市场新开设 24 间门店,在中国市场销售额为 107.43 亿克朗,较 2017年的94.84亿克朗销售额增长 12.7%,占全球市场总销售额5.1%,中国已成为 H&M 全球第五大销售市场。
三、4P理论下H&M的营销策略分析
3.1. 产品策略
(1)产品组合
H&M 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服装,旗下拥有化妆品、配饰、服装、家居四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下有又会根据消费者特征以及产品特性分出不同的类别。以服装为例,先根据顾客年龄、性别分为男装、女装、童装三大类。而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每一类别下又设计了各种不同风格的系列,如:Basic 款就是基本没有图案的各种纯色T恤、卫衣、打底裤子……
(2)新产品开发
H&M开发新产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自主设计;H&M的设计师们游走于各大品牌的发布会和各种时装周,收集时尚元素,捕捉设计灵感,设计部提前一年研究并规划出流行趋势。二是跨界合作,和一些大牌的设计师、当红明星合作,推出联名款。
3.2 价格策略
(1)控制产品成本
为了坚持平价策略,H&M通过以下措施来控制成本:工厂外包、压缩前导时间、、规模经济。
(2)新产品定价
H&M在中国市场主要选择了以下的定价方法:渗透定价法、尾数定价法、声望定价法。
3.3 渠道策略
(1)店铺选址
在2013年之前,H&M的门店主要设在在一二线城,但2013年以后,由于一二线城市的门店已趋于饱和,于是H&M开始向三四线城市下沉,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但是无论在哪个城市,H&M一般都会选择先在当地的黄金商圈开设一间规模大、产品全的门店。然后在此基础上在其他商圈增设门店,这些门店不需要很大的规模,特别全的产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售卖部分或全部的产品。
(2)网络销售渠道
2014年,H&M开通中国线上市场。随后开发出H&M的APP,但长期坚持线上自营。直到2018年才入驻天猫,开通H&M官方旗舰店。目前其线上渠道有:H&M自营官网,APP,天猫旗舰店。
四、H&M在华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4.1H&M在华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4.1.1产品问题
产品没有突出特质。快时尚品牌中优衣库主打“品质”,凭借高质量,低价格赢得了一批忠实的消费群体;ZARA设计鲜明、时尚潮流的服装也获得了消费者较高的忠诚度。而H&M产品质量比不过优衣库,时尚感不如ZARA,价格上也有很多同类型的竞争对手,没有差异化的产品特征,缺乏竞争力。
4.1.2价格问题
H&M 每个季度都有季中折扣、季末折扣,每年還会有两次的大型打折季,持续时间长,涉及款式广,折扣力度大。一般都是半价出售,有些商品甚至能打到 3-4 折。
这就会产生一个现象——很多消费者不关心正价商品,只关心什么时候打折促销,平时不消费,等到打折购买数量就会增多;一部分忠实顾客会去关注新款,但为了省钱可能会等到打折的时候再去购买。H&M频繁的打折能暂时缓解库存压力,但无疑会伤害品牌形象,影响正价商品的销量。
4.2H&M在华营销策略改进建议
4.2.1产品差异化
由于服饰行业的产品可替代性弱,因此产品的特质更容易吸引消费者,被消费者记住。因此H&M应该向优衣库学习,选取一个适合自己的点进行差异化,与其他区快时尚品牌区别开。例如:H&M一直在做“旧衣回收”的活动,已经有一部分消费者认可H&M的绿色环保形象,而且现在全球趋势都是技能减排、低碳环保,H&M可以深入研究环保材料,主打环保系列的产品,突出绿色环保的特质,让消费者一想到环保就想到H&M。
4.2.2合理定价
经常性、长时间的打折促销,会导致在新品上市时消费者认为之后肯定会打折,就会选择观望,不愿意购买正价商品,从而导致产品滞销,到后期又只能通过打折去库存,形成恶性循环。频繁的打折会影响品牌的形象,同时也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H&M首先应结合中国消费者的平均购买力、服饰方面的支出,以及产品的总成本,定价上要接近消费者的实际支付意愿,避免出现产品因价格过高而滞销的情况。其次减少打折次数、降低打折力度,减少对品牌形象的影响。
作者简介:
谭亮(1976.2),男,汉族,四川成都市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管理人员,从事国资、财务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