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艳 姜凯译 陈春晟
摘要随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林院校如何结合自身的特点提出相应的举措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介绍了东北林业大学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的相关要求和一些具体探索性实践,主要包括学校政策的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学大纲的完善、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教学团队的培养等方面。通过一年左右的实施,针对该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无论从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学生层面都获得了很好的肯定,达到了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政教学协同育人的效果,最终实现培养合格农林专业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课程思政;农林院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20)04-0269-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04.07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XU Shu-yan, JIANG Kai-yi, CHEN Chun-she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 150040)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t becomes an important issue t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including the guidance of the school policy,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yllabus, the adjust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desig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training of teaching teams. After a year of practice, the effec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with school-running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well affirmed by the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each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has been achieved, and the goal of training qualified professionals for the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hieved ultimately.
Key words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Teaching reform
长期以来,大学教育中的思政元素一直与思政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提到思政教育,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思政课程,认为专业课程主要任务是讲授专业知识,而教书之余的育人工作则视具体情况而定,没有把它融入到课程中来,更没有把它固化成为课程的一部分[1-2]。但是,按照国家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的要求,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每一门课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3-4]。在这样的新形势和新背景下,如何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培养专业人才与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的接班人有机结合起来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不言而喻[5-6]。农业和林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两大重要行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农业和林业发展观和价值观的合格人才对于农林行业乃至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8]。对于农林院校而言,由于学校特色、办学定位以及开设的课程与其他院校均有不同,在育人方面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愿意全心全意服务于农林行业的特色人才的重要任务和使命,所以农林院校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更加重要和迫切[9]。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林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农林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培养合格的农林领域人才,笔者介绍了农林院校在专业课程中引入思政元素进行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和具体探索性实践。
1农林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隨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各方面都为之做出了响应,为其顺利实施提供了平台和有力保障。
第一,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多个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政策,在这种有利的大环境和背景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必将容易实现。
第二,学校积极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为了贯彻国家的相关政策,东北林业大学也紧跟改革的步伐,经过严格的调研和评选,与2018年资助了第一批共计133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学校教务处还出台了相关政策,积极支持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需求,例如资助教师参加有关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会议,并且经常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来校传授课程思政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等。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在学校层面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第三,农林院校办学特色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中具有很好的切入点。农林院校重点培养农林行业特色人才,这些人才将来要为国家的青山绿水、和谐发展、绿色环保保驾护航。因此,除了常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外,对于农林行业特有的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等素材均可以很好地融入到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中,将思政教育与学校定位相结合,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将思政教育与个人发展相结合,所以农林院校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大有可为[10-11]。
第四,授课教师的主动性增强。在国家和学校的政策引领和支持下,专业课教师的认识不断提升,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此外,在专业课堂适当引入思政元素还可以调动学生的专业热情,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这种良性循环后,对于课程思政的运用和把控更加主动和灵活。
第五,特点鲜明的新时代学生为课程思政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载体。现今的学生有思想、有个性,他们对课程的要求已不仅仅是单纯的专业知识学习,更希望获得多元化的信息、更多方式的表达和更广阔的舞台。课程思政可以调动他们的热情,激励他们的斗志,激发他们的潜能。综上所述,农林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2农林院校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
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方案主要就是将思政教育目标有机融入到教学大纲中,不断完善教案,改革教学方法,总结经典案例,在此过程中进行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11]。东北林业大学是一所办学近70年、以林业为特色的综合性院校,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课程大纲建设
课程大纲是课程实施的方向和纲领,鉴于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对现有的教学大纲进行了完善,在课程目标中增加了“课程思政”的内容,具体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等方面,并根据具体课程任务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将其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任务中,并体现在最终的评价体系。针对课程的特点,要求每一门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课程每个教学环节要有1~2个思政元素引入点。课程思政在课程的最终评价中要有充分体现,分值和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在试卷上的试题,也可以是个人职业规划、行业发展前景展望等课程小论文等。通过大纲的修订,为课程思政具体实施提供顶层设计和指引。
2.2教学内容完善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内容逐条细化到每一次课程的教学方案中,要求明确每次课引入思政元素的具体内容和时长估算,并且要有详细的教案记录和课堂反馈记录,以便今后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例如,专业课程中涉及到某些著名科学家的理论,可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与林业相关课程可以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思想引入,并结合东北林业大学(簡称东林)校友的塞罕坝精神,共同回望一代造林人的峥嵘岁月,深化“替山河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东林人的生态目标,将这种绿色情怀深植每一位东林人的心底,加强学生对学校、对专业的认可和热爱;在讲授生物、动物和化学等相关课程时,可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将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生物链现状、环境污染等与国家生态建设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体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等。
2.3教学方法设计
好的教学思想需要好的教学方式为载体来实现,精彩的教学内容需要配合适合的教学方法,而适合的教学方法需要依托好的教学平台。首先,学校推进了在线课程平台建设,很多课程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做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这样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适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等内容引入到一些概论类、引言类内容的教学中来,将其制成短视频,放到课程网站上供同学们自学,既可以进行形式多样化的思政教育,又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在讲授一些重点难点的专业知识时,将专业知识和工程中发生的真实案例联系起来,不单纯讲授理论,还有实践的结合,可以很自然地将职业素养教育和工程伦理教育等内容引入。这部分内容可以做成微课放到课程网站上,同学们可以课前预习和课后多次复习等,从而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或者在课程网站设立专题讨论区,可以由学生来提问、学生来回答,相互促进,由教师加以引领,根据具体情况巧妙地引入各种思政元素,做到善教无痕是最好的境界。
其次,把课堂由教师的独角戏转变成为专家、行业精英和学生都参与的一个大平台。课程思政的一个难点是如果过多地、直白地进行思政教育很容易适得其反,所以可以在形式上多样化。例如,邀请本领域的专家学者、本行业的企业精英举办讲座,这样容易让学生了解专业和行业的发展前沿和趋势,又可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等;让学生针对某些专业知识进行课堂演讲或者辩论,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专业课程的了解和认可;通过翻转课堂进行课程讨论等,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而且可以将思政教育中的一些思想渗透进去[11]。
2.4教学团队建设
很多课程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前就已经采用课程小组的形式进行授课,在课程思政改革后课程小组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分工,这样既分担了课程思政改革带来的工作量增加,又可以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获得更好的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积极鼓励课程小组成员参加国内相关教育教学会议,与同行多交流,汲取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引入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来。结果表明,这种教学合作模式对课程思政教学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结论
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是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新做法,是为国家培养新型合格人才必要的保障。如何合理和高效地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是目前专业课程教学面临的新课题。针对东北林业大学的办学特点,阐述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课程大纲建设、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介绍了东北林业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实践与探索。此次教学改革对东北林业大学的部分专业课程而言,既满足了新的教学要求,又提升了教学效果,值得在农林院校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推广。但是,由于课程思政是新事物,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在洲,唐春燕.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契合性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9):64-66.
[2] 杨林莉,胡明,任丽娜.应用型本科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与思考[J].智库时代,2019(26):59,61.
[3] 林萍萍.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路径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5):23-25.
[4] 王春燕,张好强,李培琴.浅谈《微生物学》课程思政[J].高教学刊,2019(12):177-180.
[5] 庄玉琳.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体化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2019(6):35-37.
[6] 黄珊.三全育人理念下的课程思政问题探讨[J].才智,2019(18):40.
[7] 李晓灿,倪志英.高等农林院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42):30-31.
[8] 梁微.“课程思政”在农林院校專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以“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8):43-45.
[9] 严菊芳,刘淑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以“农林气象学”课程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9,37(1):27-32.
[10] 郭楠,李国东,左宏亮.基于思政建设的专业课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26):42-43.
[11] 吴爱萍.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思考: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视角[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