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常
〔摘 要〕花鼓戏是我国地方戏曲剧种,在众多花鼓戏流派中,属湖南花鼓戏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花鼓戏以小唢呐、锣鼓等民族乐器伴奏,曲调活泼轻快,适于歌舞,因此花鼓戏乐队在表演时承担至关重要的任务。要想提高花鼓戏的整体水平,乐队应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和演奏能力,不断改进演奏上的不足,结合时代的需要进行改革创新。
〔关键词〕花鼓戏;乐队;伴奏;民族乐器
花鼓戏剧目题材大多源自农村的真实生活,剧情简洁明了,内容通俗易懂,曲调活泼流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伴奏是花鼓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乐队由民族乐器组成。伴奏通常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由非打击乐器进行伴奏,主要是花鼓大筒、唢呐、扬琴、大提琴、中胡和二胡六大件;武场由打击乐伴奏,主要有高音小鼓、京剧板鼓、堂鼓及宽边大锣和钹等。武场与文场虽各成体系,但两者互相配合,在整体表演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各地花鼓戏的乐队伴奏
(一)长沙花鼓戏伴奏 長沙花鼓戏的伴奏乐队分文、武场面。文场有大筒、唢呐。大筒是主要乐器,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制作,音色清亮而浑厚,伴奏时用于托腔保调;唢呐分大唢呐和小唢呐,主要用于吹奏过门。武场有堂鼓、大锣(苏锣)、大钞(汉钞)、小钞和小锣。击拍的是“可子”(即长方形的梆子)。
(二)衡州花鼓戏伴奏 衡州花鼓戏也分文、武场面。文场以管弦乐伴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仅有“竹筒子”(胡琴)、唢呐两种乐器,后来逐步增加了二胡、三弦、扬琴、笛子、琵琶、提琴等,但主奏乐器仍为唢呐与“竹筒子”。武场以打击乐伴奏,在早期的六至八人班社时,乐队仅由两人运作,一人打鼓兼小钹,一人打大锣兼大钹,小锣多由检场的学徒兼任,鼓点也较简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武场才有较大发展。
(三)荆州花鼓戏伴奏 荆州花鼓戏常用乐器有大锣、小锣、海钹、马锣、堂鼓、板、竹兜(代边鼓)等,其中很有特色的是马锣和堂鼓的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荆州花鼓戏在唱腔上配了小型民族乐队的伴奏,主要乐器有二胡、京胡、琵琶、唢呐、笛子、大提琴、笙等。后来,又逐渐增加了西洋木管乐器,有些剧目还使用了铜管乐器。伴奏乐器的增加,使荆州花鼓戏的表现力得到了丰富和提高。
(四)邵阳花鼓戏伴奏 邵阳花鼓戏以文场为主,主奏乐器是高胡(又叫“唝唝琴”)、低胡(低音乐器,筒子特别大,现在已经较难见到这种乐器,都用大提琴代之)、扬琴、唢呐(有头堂、二堂与三呐子、四呐子)、二胡、中胡等。
(四)岳阳花鼓戏伴奏 岳阳花鼓戏的伴奏乐器,以瓮琴(1950年代后改用大筒)、唢呐为主,它的过场曲牌和锣鼓点子绝大部分来自当地巴陵戏。
二、乐队伴奏在花鼓戏表演中的重要性
花鼓戏由声腔、曲牌音乐、打击乐(锣鼓经)三部分组成。声腔部分是指唱腔和念白,其中唱腔是戏剧音乐中的核心部分,剧情的发展及人物性格的刻画主要是通过唱腔表现出来。花鼓戏的打击乐与别的剧种不同,它是唱腔的伴奏与开场,通过文场和武场乐器的独奏、合奏、重奏和协奏,对唱腔的伴奏起托腔保调、衬托表演的作用,开场和过场音乐则用于渲染、烘托舞台气氛。
乐队在演奏中还要配合演员“合腔”“百答”。“合腔”就是帮腔,花鼓戏中经常用到,每当演员唱到乐曲的高潮部分,乐队就要帮腔,前呼后应使戏曲更加完美。“百答”就是演员在舞台上喊话,乐队在台下回答,如《玉堂春》一戏中,长解说:“去往南京的客官走了没有?”乐队回答:“去往南京的客官前几天就走了……”可以说花鼓戏剧目中演员的唱、念、做、打都离不开乐队的演奏和配合。
乐队伴奏,一是能帮助演员在演唱中把握好调的高低并调节演唱速度。戏曲伴奏讲究“托腔保调”“ 搂空打枝”,突出“情”字,并确保细腻,演员的演唱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伴奏的控制。演员演唱时得到伴奏的巧妙配合,可以获得更完美的艺术效果,对观众来说,是一种极为美好的艺术享受。对于一个艺术不成熟的、唱腔经验不多的演员,伴奏往往起到扶保、带领的作用,甚至在演员出现忘词或忘记动作时,鼓师即可用行话中的“落地不沾灰”方法,当机立断补缺补漏,使演出效果不受明显的影响。同时,演奏员根据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情绪的变化,巧妙地将伴奏音乐融入唱腔,还能突出音乐的感染力,从而增强舞台的张力和表现力。
二是配合演员的身段进行表演。戏曲表演中不同人物的身段展现都离不开伴奏的配合,演员表演中的一招一式,都由音乐节奏控制,即乐队伴奏配合演员身段。花鼓戏高亢、粗犷,脆而带刚,低沉、浑厚、洪亮、清脆,节奏变化丰富,艺术表现力强,能为不同身份的人物出场,配以合适风格的音乐,突出其身份特征。此外,还能强化身段节奏。
三是指挥与渲染舞台气氛。如我们每次下乡演出开场前,乐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台”。开台是展示“武场”乐手们的技能之一,由大堂鼓、大锣、钞子、小锣等组成演奏,热闹欢快,极好地为力邀观众烘托气氛。在演出前演奏的一套打击乐牌子,由若干个“锣鼓经”组合而成,无固定模式,可长可短,打法不一,也可加花鼓戏大唢呐进去,目的是告诉观众演出要开始了,同样也彰显出乐队的演奏水平。尤其是在武戏中,紧密的锣鼓声,舞台兵将翻滚扭打,气氛紧张激烈,能够造就一幅壮观的战争场面。此外,它还能以其特殊的音响表现舞台的特殊环境,如:更声、风声、水声、雷声等。
四是具有衔接曲式段落的功能。花鼓戏的舞台节奏需要乐队乐器部分予以贯穿,一出戏从开场到剧终,场与场之间的转换,唱与唱之间的衔接,其节奏的转折、变化,全借乐器的引导与贯穿,这样就能使全剧各段之间层次清楚、节奏鲜明、重点突出、起止明确,同时戏曲中各种表演手段的运用,也通过乐队演奏的贯穿,使之统一协调起来。花鼓戏传统剧目中往往容易出现唱腔和道白衔接不够紧密的问题,这时就需要乐队伴奏来解除演员过门的尴尬,缩短唱腔和道白的距离。
三、提升花鼓戏乐队艺术素养的建议
花鼓戏的乐队伴奏是演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与演员、观众进行交流的纽带和桥梁,要想提高花鼓戏剧目的艺术水平,除了需要演员的精彩表演,乐队也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和演奏能力。
1.花鼓戏演奏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花鼓戏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乐队要团队协作、相互沟通,个人素质与整体协调相辅相成,演奏员们通过不同的乐器,把美妙的音律展现出来。客观上要求演奏员必須具备较强的乐感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同时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演奏技巧,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此外还应该对花鼓戏的音乐风格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只有这样,临场才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做到“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花鼓戏没有专职指挥,鼓师就是整个舞台的总指挥,演奏员要看懂鼓师的鼓点手势(锣鼓经),紧跟鼓师所要求的节拍、力度、情绪等来协调演奏,运用眼神与鼓师进行双向沟通也是演奏员必备素养之一。演员的表演是灵动的,演奏员就不能简单、机械地按照谱子来演奏,而应该对演员的表演内容和演唱风格有足够的了解,再根据自己乐器演奏的声音(音准、音色、音量)随时区分、随时调整,能把合声、旋律处理得恰到好处。听同声部的演奏、听演员的唱词、声部的群声,感受分奏时合声的主次及平衡等都是每个演奏员必须做到的。
2.演奏员都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和渊博的知识。戏曲音乐不像一般的音乐作品,一般音乐作品是纯粹从音乐的角度去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创意,而戏曲音乐则应该与剧本内容、导演要求、演员表演紧密结合,来烘托剧目中的规定情境,表达人物的感情。尤其是通过唱腔音乐,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以特定的音乐形象去塑造特定的人物形象。因此,花鼓戏演职员除了应该了解花鼓戏表演程式的相关知识外,还应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多了解戏曲艺术之外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解读剧情、理解作品及人物,更好地诠释曲目,使音乐与规定情境、人物性格相吻合,并以此达到戏曲音乐为剧情和人物服务的最终目的。
3.演奏员要与时俱进,不墨守成规,时刻保持创新精神。就像梅兰芳先生将二胡的元素融入到京剧中,从而让京剧有了别样一番韵味,花鼓戏乐队在演奏时也需要不断创新来丰富剧目演出的效果。随着花鼓戏的不断发展,唱腔有了一些变化,作为从属的乐队伴奏也应做相应的调整。而且传统花鼓戏的老锣鼓程式也不太适应于现代舞台艺术表现的需要,务必结合剧情的需要进行革新。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积极创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不断改进演奏上的不足,才能使花鼓戏能更好地为广大观众服务,为他们送去更多、更新、更精的艺术作品,将花鼓戏艺术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