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文
提问:高考作文可以“真实写作”吗?为什么有的文章有真情实感,却得分不高?
解答:从广义上说,任何写作都要处理“艺术之真”与“生活之真”的关系。艺术之真,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学生作文,要达到这一步,尚有很大距离。在突出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时,难免狭窄化。现在高考评卷时将“编写故事”“合理想象”等感性表述也给予肯定。
在平时为避免学生讲大话、讲空话、讲套话,老师总是或明确要求或适当暗示学生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写自己的情感体验,以突出“真情实感”。的确,生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的“初级阶段”。殊不知,高考作文若只是停留在喜怒哀乐上,缺少对生活的取舍、概括、提炼,很难写出有深度的文章来。尤其对高中生而言,光有感知和情感,还不够,还得有意志,有智慧,有理性。孙绍振先生指出:贴近中学生的感性生活,可能但不一定就能写出好文章。日常感性生活,是无序的、芜杂的,原生的生活和原生的感情都要经过审视、凝聚和提炼才能转化生成文章。最大的真实是思维的真实,它映射着作者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提问:有些作文看起来很“假惺惺”,为什么呢?
解答:一位作家这样说,“我自己没有做到,所以我从不鼓动别人为了社会进步而牺牲自我,除非别人自愿选择”。我们的作文往往完全相反,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却莫名其妙地鼓动别人去做,结果往往是梦话连篇、空洞泛泛;别说不能服众,连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理论。我们的作文为何动不动就大赞“淡然”呢?因为许多人都说生活要淡然。哪些名人说过呢?陶渊明。但是,我們不妨问问:如果陶渊明百分之百淡然,他只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了,大可不必费心费力地用诗歌形式记录下来。同样,我们如果真淡然,大可不必如此在意作文分数。我们下笔前要反复问自己:“我也会这样做吗?我真的会一直这样做吗?”如果你自己无力无心去做,那你就尽量不要写绝对。
提问:有些作文看起来很浅显,如何提升作文的深度呢?
解答:高考作文所谓的深度,只是相对的。举个例子,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这道题考的是“自由和约束”,符合卢梭的思想:人生而自由,但无时不在枷锁之中。关于这个话题,《论自由》这本书用几十万字去论证人身自由、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等自由类型及其应该受到的约束,这种论证无疑是有深度的。但高考作文一般900字左右,篇幅有限,明显做不到这种深度。因此,高考作文的深度只能是相对深度。怎么写出相对深度呢?可以用“专业浅概念”。所谓专业浅概念,就是指各类学科中那些有一定专业性,又不是很高深,能够用几句就说清并被读者理解的概念。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公地悲剧、零和博弈、熟人社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