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日,中央宣传部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时代楷模”称号。朱有勇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过去30多年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两项控制农作物病害技术,造福了上亿农民。5年前,他与团队扎根深度贫困的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用科技改变当地贫困面貌,成为全国科技扶贫的典范。
那是2015年,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西南边陲的深度贫困县——普洱市澜沧县。澜沧县贫困人口16.67万人,2015年贫困发生率仍高达41%,扶贫任务艰巨。谁来牵头挑起重担呢?时年60岁的朱有勇主动请缨:“我年轻,我来干!”
这一干,就是5年。当地少数民族基本不会说汉语,为了拉近与村民的距离,他自己是从零开始,一句一句慢慢学说拉祜语。在此期间,他还在思索如何带领当地人走出贫困。通过对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科学分析,朱有勇决定首先示范种植冬季土豆。
农民刚开始不相信他,他就和村组干部搞示范种植。没想到,这2亩试验地结出了全村当年最大的土豆,一个足足2.5公斤,一亩地收入多达5000元,相当于当地很多家庭一年的收入。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不用人催,第二年很多人便自发种上了冬季土豆。据统计,仅2018年,全县共种植冬季土豆3200亩,每户增收多达2500-7000元不等。土豆丰收了,朱有勇又义务当起推销员,他甚至将土豆带到了当年全国两会上,向全国的媒体展示。他也因此有了“土豆院士”的称号。
但仅有土豆是不够的。朱有勇发现,这里冬天不冷、林木茂密,非常适合种植三七。但要在松林间种三七,就面临着病虫害增多的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朱有勇将自己数十年的科研成果搬到了澜沧县,发明了“三七林下种植”系列专利技术:不用农药化肥,就能够种植出原生态的三七。这种三七市场价格非常高。有企业开出10亿人民币的高价,要买这项技术,但朱有勇拒绝了,反而将这项技术免费分享给了当地的贫困村民。“党和政府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俸禄,我们科研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受益吗!”他定下规矩,“谁都不许利用技术成果谋取个人利益!”跟金钱与地位比起来,让农民从科研成果中受益,始终是他最大的心愿。
为了指导农户科学种植,朱有勇先后免费开设了多个技能培训班,收了1500多名农民当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院士”。60多岁的朱有勇,常常是俯下身、半蹲半跪在土地上,手把手地教大家种植土豆。他还要求学员都要穿上迷彩服,这样可以一扫长期贫困滋生的萎靡气息,激发起斗志来。“这像是一个农民田间学校,在朱院士团队带领下,乡亲们一边种田一边学技术,树立了科技致富的观念。”竹塘乡党委书记黄镇说。
如今,澜沧县已实现了从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到“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县”的跨越。但朱有勇不敢懈怠,“我们习惯了把论文写在纸上、发表在刊物上,现在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一家家农民富起来、一个个村寨脱贫!”
四十多年来,朱有勇科研成果丰硕,头衔众多,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國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等,可他最喜欢的还是“农民院士”,他说,“这个称呼很自然、亲切。农民在前,院士在后,我喜欢。”
而对于澜沧县少数民族群众来说,绝大部分人可能并不知道“院士”这个称号所代表的荣誉和分量。但他们知道:“院士,就是带领着群众脱贫的人!”
热议锐评:身上有土、脚下有泥。朱有勇院士四十年如一日扎根大地、服务农村,急国家之所急、解发展之所难,用科技报国的实际行动服务于人民群众,在祖国大地上书写下了精彩人生。放眼各条战线、田野乡村,在打赢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还有千千万万个“朱有勇”,他们把汗水洒在田野里,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尊崇他们、支持他们,我们的国家必将蒸蒸日上。(宇轩,时代新声;央视网)
■素材运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民院士”;科技报国;时代楷模;扎根大地;百姓情怀;不忘初心;国家脊梁……
(资料来源:新华网、央视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