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千年历史坐标系中,二十年的刻度显得微乎其微,并不是每个时段都是饱满、奇崛的,有时甚至有长达数百年的历史是暗淡无光的。但正在翻过去的二十年,是高亮度的、拥挤的。倒不是因为这二十年离我们很近,很多记忆没有来得及褪色,若把这二十年放进大历史的取景框里,以1:10,1:100乃至1:1000的历史比例尺进行度量,这二十年的轮廓都是立体、高大的。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体察近20年的历史,我有一种切肤的感觉是:无论是近处的人生,还是远处的世界,均因中国的巨变而显得不同寻常。进入21世纪,中国一下子进入到世界的中央,整个世界似乎无法绕过她,同样,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力量,也进入我们人生的腹地,以至于我们整个人也无法绕过她。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教授的文章。二十年前,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千禧年的到来;二十年后,茁壮成长的00后已经来到我们面前。二十年前,我们幻想的未来就是现在;二十年后,我们站到了时间的门槛上。2020年代来了,在时代的浪潮里,每个人都不只是一朵浪花。“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澎湃新闻评论部推出新年特辑《在时间的门槛上》,写下的是新世纪这二十年,写下的也是你我他。
在气候危机和政治危机之中,我们正试图找到我们的道路,也急于通过拯救世界来抵挡这些危机,但这些危机并非是凭空出现的。我们时常忘记,这些危机并非仅仅是命运或天数的捉弄,而是特定行动和决策下的结果——经济上、社会上,以及涉及到世界整体(包括宗教在内)的行为决策。贪婪、不尊重自然、自私、缺乏想象力、无休止的竞争和丧失责任感,这些已使世界沦落为一个物体,可以被切成碎片,被耗尽,被毁灭。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讲述一些故事,仿佛世界仍然是一个鲜活的、完整的实体,不断在我们眼前成型,仿佛我们就是其中一个个微小但强大的组成部分一样。
——2019年12月10日,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作为诺贝尔文学奖新晋得主发表了题为“温柔的叙述者”的获奖演说。她认为“世界已然在沦为碎片,而文学可以激发读者的整体意识,恢复从细小事物中看见整个星球的能力”。
人的一生,就是一场马拉松,大多数人跑快了便喜,跑慢了便悲。我不愿这样,我跑我该跑的路,你超过我,落下我,都与我无关。我生来不是为跑步,而是为我的路而生的。
——“参加主持人大赛前,我看到了这样的话,于是很霸道地把它记在心里。今天,谢谢这些字句成全了我的此刻。”这是2011年10月29日,王宁写下的“央视主持人大赛夺冠背后”的心路历程。8年过去,王宁已是央视新闻中心评论部主持人,主持的栏目包括《面对面》《东方时空》《新闻1+1》等。她的深度调查等重磅报道,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星光奖”。有观众评价,她的作品,不断为公众带来深度的思考。回顾从主持人大赛到进入央视的8年,她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钥匙,并开启新的人生历程?王宁认为:人生看似辽阔,但不过是各自在走自己的独木桥,每个人都只有一根独木桥可走。大千世界是一万根独木桥拼凑出来的。人有时为什么会特别拧巴?总想去你那根独木桥上走走,或者总觉得也许生命中还有另一根独木桥,应该也走一走。我走我的路,不再想得到更多。享受前进过程,不害怕失去。“始终做到心如止水,不离不弃,仍是所有的完美中最艰辛的跋涉。”这是她的著作《态度》中的一句话,也是她的人生態度——王宁的人生马拉松,始终不疾不徐地前行着。
我一直认为语文是有温度的,它不只是卷子上的分数,它更是学生生命里的一道阳光。语文素养不是靠做卷子做出来的。
——上海市特级教师、语文教学专家陈美,是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获得者。陈美的语文课受到学生欢迎,在于她用了很多不一样的方法。哪怕是初三面临中考,陈美都会从容地带着学生们“品三国”“讲红楼”。从教至今长达33年,她坚信学语文最重要的是两个字:阅读。“有了丰富的输入,才能顺畅地输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吐纳。”陈美希望做雕琢心灵的语文老师。她说:“语文蕴藏着华夏民族文化的密码,浇灌着孩子们的精神发育和心灵成长,丰富的内心世界不是靠做题目做出来的。”
编辑/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