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
2019年10月,世界银行公布《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升至第31位,连续两年入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
营商环境的利好下,有哪些改变将会影响中小企业?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資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的出台,代表了我国在营商环境方面做出重大改变,是国家为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打下的基础。
未来,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实,这就涉及到纳税制度改革,必然会加快步伐。
从具体操作上来看,在中国纳税耗时长、纳税次数多;从税制结构上来看,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综合税率接近60%,远高于发达国家。中国的营商环境想要进一步适应国际化要求,就必须简化纳税流程,优化税制结构。税制结构改革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5年内将会取得重要进展。
改进营商环境的另一重要举措将是:建立信用体系。
在信用体系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企业和个人犯错甚至违法了,会影响贷款。但在中国,违法成本较低。所以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导致企业融资难度相对提高。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和银行信用需要配合起来,共同构建完备的信用体系。
中国企业全球化有四种模式:以全球制造为特点的海尔模式、以跨国并购为特点的TCL模式、以全球生产中心为特点的格兰仕模式、以全球研发为特点的华为模式。
虽各有优势,但建立全球研发网络的模式才更“高级”。
这种模式不仅汇集了全球顶尖人才的智慧,而且通过在全球不同的地点维护知识产权,在打造全球研发网络的同时,很容易熟悉当地市场。在研发网络建立之后,可以顺势在当地建厂生产。也就是说,在布局研发网络时,就已经可以着手解决未来的生产、市场、销售等一系列问题。未来,国际化的研发网络会非常普遍,这是一个重要趋势。
而建立全球研发网络最重要的是,开拓创新思维。未来的市场是以创新主导发展的市场,企业家如果还仅仅考虑区位优势、销售优势、渠道优势,不考虑自己在产业链上的上升,不考虑创新,发展难度就会加大。
2020年,国家创新体系将向哪个方向发展?
科技将会推动国家创新体系进行组织模式的变革,在未来的,跨国公司会越来越重要。而且,民营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
责任编辑:轩辕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