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强化自主认知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在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新学法的能力、构建新思维的能力,最终学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味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必要性、趣味性、传统性和使命感。增强对汉字、汉语的自信、自豪、骄傲感。开发潜能、激发兴趣、改变学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实际、应用能力。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努力创新。以新的课程理念、教学模式、综合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多样式的学习活动中求质量,努力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标准和新理念,才能真正使课堂教学产生本质的转变。
关键词:自主认知;思维创新;本质改变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正在深入落实到课堂中去,也必须落实到每一节课堂中去。在语文教学新课程理念中,要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积极开展学法研究,强调过程,体验目标、强化自主认知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在合作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搜集处理知识点的能力、获取新知识新学法的能力、构建新思维的能力,最终学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校课堂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体味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必要性、趣味性、传统性和使命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际、应用能力。
我认为,学生的“学法”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变教为学、合作探究、自主认知”的教学改革尝试。
一、教学模式转变,教育观念创新
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对课程学习质量负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中、在课程目标达成过程中,整个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突出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的思维定位和角色就由“教”的老观念转向“促”的新观念,由“讲”的老模式变为“导”的新模式,由指教者进入促进者、引领者。一方面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努力促进学生自主钻研,鼓励自主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另外,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分析促导的效果,探究创新教学模式,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研究。例如,重点词、句的学习与分析,先由学习小组查阅资料、自主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然后进行交流辩论,最后老师促导总结出正确结论。这一模式更加注重了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积极参与了自主查阅、充分酝酿、发表观点、合作探究的获取了知识。他们之间相互商讨、思考、辩论,使大脑动起来、思维活起来。而且能够引发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新问题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既加深了知识的学习掌握,又体验到了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放心变“教”为“学”,变“教”为“促”,变“讲”为“导”。努力创新,以新的课程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综合提高学习效率。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成果。
二、多样学习方式,强化课堂合作
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更注重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在合作互动中实现进步,是学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例如,我曾在七年级开展了一次关于保护环保的写作实践训练。话题:“如何面对环境污染”。把全班54名同学分成6个小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分别到食品厂、化工厂、饲养场、垃圾场的周围进行实地观察、具体调查。探究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发现我们本地的污染问题,思考好的方法和建議。回班后每个小组都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书面提出了各自发现的问题和调查结果,然后各小组发言。发现学生们都很积极,发言踊跃,提出的问题丰富多彩,情感真挚。然后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组组合作下,归纳总结出问题提纲。摆出较严重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写出总结报告即实践作文。然后通过合理渠道向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反映,以待彻底解决,保一方环境平安。学生们既动手又动脑、既合作又探究,积极性、参与度极高,收到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这一方案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在实践写作中得到了一次升华。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置于应有的位置,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和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获得掌握语文学科及相关知识体系的系统学法,大大提高中学生们合作探究、实践应用的能力。
三、探索本质、学到真知
深入理解探究语文知识体系本质,掌握以学为主的有效学习方法,是学好语文的重要一环。积极提倡和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合作互动、学得真知。从古诗词、古文,到白话文、现代诗词、现代文章以及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及应用,到字、词、句、段、章。句法语法、修辞结构,写法用法、学懂弄清、搞个明白。将一些学习中遇到的新知识、新问题、新疑惑,通过深入探究、合作探讨、究其本质,主动思考、开动脑筋、结合实际、联想以往、破解新知。确有难度的教师及时点播。其实,学生完全能够从学习实践中达成课程标准,这也是当前中学生必须具有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在“学”的过程中,培养起学语文、学文化的积极性、自觉性、互动性、探究性的学习兴趣及本领。由被动接受式转变为自主思考式、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改变了“教”与“学”的观念,教师“变教为促”,学生“变听为学、变被动为主动、变苦练为实践”,进入了一个深入探究真知的新境界。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落实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实践的新理念。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科学训练。在多样式的学习活动中求质量,努力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标准和新理念,才能真正使课堂教学产生本质的转变。才能吃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方法改革的“螃蟹”。
作者简介:王文忠(1962.07-),男,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孙耿镇,中级,第一学历山东省齐河师范学校,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孙耿街道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