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03-30 16:50杨文俊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策略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副产品的供需量也达到了顶峰。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确保农副产品数量,我国农业水利建设也进入到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为农业的有效发展创造了诸多的便利条件。但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隐患和弊端,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的全面发展。对此,本文针对现有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开展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的策略。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策略

前沿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至改革开发以来,农业生产与发展一致都是我国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稳固农业发展,我国始终坚持开展持续有效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其中涵盖了排水工程、灌溉工程以及防旱防涝工程等。进入21世界以后,我国的农业经济又进入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农田水利建设也进入了高峰期;但随着从事农业的人数也逐渐较少,农业体系经济转型发展也成为目前的必然。这一形势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农田水利的发展,造成诸多不利问题反馈,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和农业的长远发展。急需对此进行优化改进、解决。

一、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现状

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总量不足,南北分布更是不均衡,区域和季节性缺水更为严重。人口过快增长也加剧了水资源的开采力度。目前来看,我国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25%。全年南北降水量的巨大差异,也给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障碍。因此,我国急需建设一定的水利工程实现南北水的互通,为农业提供必备的保障。

农田水利工程是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还有一定差距。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再加上世界上农业大国对我国的冲击,所以要加大农业投入,重点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是确保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制胜法宝。

二、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时期以后,虽然经济实力增强、各种新兴技术被引进,但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却有所下降。无论是各个地方政府和相关领导,还是每一个从事农业的人,都会对农业以及农田水利发展有了新的定位和看法。思想认识上的转变造成了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发展存在的种种问题。

1.投入减少,建设放缓。

农田水利工程主要依靠财政投入,而新时期,农业经济所占比重下降,导致相关领导轻视农业,认为发展农业难以快速提高经济的发展速度,这样自然也就无法取得较好的政绩。部分地方投入责任未落实,有些项目形成面子工程,影响工程效益。另一方面,因为农业收入较低,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放弃农业转而进城务工,更加剧了农业发展的脚步。目前来看,研究制定水利工程市场化,加大社会资本投入健全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资机制将是当前水利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农村水利建设资金多头管理的现象也影响了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水利资金管理使用中的“重建轻管”现象仍然存在,农村水利项目,建后管理维护不到位,有的设施存在淤积损毁、功能减退等现象。

2.农田水利技术和设备落后。

从相关调查来看,当前农村现有的水利工程项目均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设备标准化程度已经远远低于正常需求,更有甚者出现了严重老化损坏,无法满足现有的农业耕地用水需求。另外,不少地区依旧停留在传统的灌溉水平,浪费大量的水资源。

3.缺乏完善的农田水利管理机制。

农田水利建设施工之前要有一个完整的项目计划书以及可行性分析报告,这样才能对整個工程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但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很多施工建设均出现管理制度极不完善,影响农田水利建设。以至于,建设完成的水利工程没有相对应的检查维修机制,导致工程形象化。另一方面,还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很多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差且责任意识薄弱。

三、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对策

面对上述存在的种种问题,结合当前经济体质及市场环境,本文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大水利资金投入,提高工程重视度。

资金投入不足是水利工程建设滞后、保障水平偏低主要原因。为此,国家需要加大水利资金投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专户管理,专项用于水利兴修重点工程和水毁工程补助,整合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小农水、水保等涉农资金,发挥资金规模效益。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应提高对农业和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度。应该明白,农业仍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农田水利建设依旧需要进行开展。只有保证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开展才能确保经济发展体系的完整。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应该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利用这一建设为农民创造当地就业的机会。

2.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完善农田水利管理机制

为了高标准建设好投资的水利工程项目,应结合已有的各项制度,明确人员分工,严格按程序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施工中,各项目经理、现场五大员要确保到岗到位,各施工企业必须认真按照《施工需知》组织施工,始终把握工程建设质量关,从严要求,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另一方面,还应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一方面确定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的制度,另一方面还要形成有效的监督制度。

3. 加大水利设备和技术减少,培养专业工程人员

农田水利单位应可以依靠政府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开展农田水利设备再创新,并积极主动引入先进的技术,完善喷灌、滴灌的技术。另一方面,农田水利建设及科学管理都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所以要鼓励员工进行学习、单位做好人才选拔,以督促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农田水利提供扎实的保障。

四、结语

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农业更好地发展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任务。因此,在水资源问题面前,加强改进农田水利是必然之路,加强农田水利发展不仅有利于我国农业快速发展,提高农作的产量和农民的收入;而且还能够照顾到经济体系中的薄弱部分,完整和稳固地方经济体系,活跃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兆亮.长江流域蓄调型湖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中的土地利用对策探讨--以湖北省洪湖流域为例[A].云南财经大学、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C].云南财经大学、台湾政治大学:,2012:14.

[2] 黄凯.广西农田水利现状及发展对策[A].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2012全国高效节水灌溉先进技术与设备应用专刊[C].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2012:4.

作者简介:杨文俊(1990.06),男,汉,安徽省安庆市,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工结构。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策略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和对策
河南为农田水利设施“上保险”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新型军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