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理
摘 要: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建立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小学生对贴近生活的知识非常感兴趣,这样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形成应用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本文将分析当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少年儿童时期的孩子处于身心发育的黄金期,但是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理性,因此需要加强数学教学的形象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为了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应将小学的数学知识与图画、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抽象化为形象,找到与学生紧密相连的知识点。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思想,确保课堂与生活更为接近,让课堂变得更具体、直观。在这样的氛围下,能够让学生感同身受,切实体验到生活化中的数学知识,并加以利用和创新,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学生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从而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就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在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数学的影子,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也就是说数学最终要回归生活。应试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以知识灌输方式为主开展教学,教师为了维护课堂秩序,确保教学顺利开展,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很少,更无法将学生的思维从教材引入生活,枯燥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也不愿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只停留在表面,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较差,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低下。同时,在数学课堂中学生思维被禁锢,使学生错误的认为学习是为了考试,缺少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这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各位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一)提取最具生活气息的内容,把握生活化教學的方向
课堂是检验生活的立足点,也是提取学科信息和资源的源头。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灵活地把握教学发展的方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实践,不断地找寻生活中的资料,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到教学中,为生活与数学搭建桥梁,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氛围中,细细地品味数学知识,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领会出数学学习的真谛,找到学习的航向,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达到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比如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进行预习,让学生从生活中搜集具体的物品;然后以此为基础,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和各自的概念;接着在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开展小组活动,仔细地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更加直观具体的感知它们的形状,从中提炼出各自的性质。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学生虽然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但是学生也是具备一定生活经验基础的,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生活背景,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课堂教学,结合多样化生活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数学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参考工具,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因此,教材就是数学教学的依据,但教师不可生搬硬套,要灵活运用数学教材,使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更好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在备课阶段要找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契合点,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如在学习“比较轻重”这部分知识时,笔者将教材中跷跷板案例,转变为课堂中棉花与石块的真实活动,提出问题,班级中谁可以同时用两只手的一根手指提起这两个袋子的东西?学生们跃跃欲试的要参加,请一名学生来到讲台上进行实验,这名学生一只手指将棉花拎的很高,另一只手却怎么也拎不起石头,学生们哈哈大笑,这时有学生提出因为棉花太轻了,石头太重了。通过这一教学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使学生真实感受到轻与重。
(三)灵巧地组织生活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数学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将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之后,这时数学教师可以赋予其一定的社会角色。例如,让学生扮演会计角色,来进行银行利息类问题的计算。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直观认识与实际应用。另外,数学课堂教学应当增加实践教学和趣味教学等环节,一切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与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因为活动的丰富性、灵活性和创新性,与学习者创造能力的开发、核心素养的培养,紧密相连。因为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会亲身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领略到不同活动所带来的快乐,从而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去学习学科知识,让学生内心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开发。比如在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中,可以组织去超市购物的模拟场景。让学生体验具体数据的运用情况,把知识真正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数学既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数学教学的实用价值与生活实际应用应该加以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和认知生活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玉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J].学周刊,2020(05):87.
[2] 马银平.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研究[J].学周刊,2020(06):36.
[3] 李敬华.浅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误区与解决策略[J].名师在线,2020(01):44-45.
[4] 林凌信.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