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敏
调查中我们直观感受到,顺庆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入非农行业后,土地会通过租赁等方式流转到其他农户特别是种植大户手中的判断是不成立的,在不靠城,不靠交通要道,不靠嘉陵江,没有矿产资源,没有大型企业,人多地少的“天然劣势”乡镇,反而出现土地撂荒现象,农户不愿过多投入资金和劳动力,隐形撂荒现象十分突出。撂荒的具体原因复杂多样,很难把握一般机理,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基础设施较差,产业基础较差,缺少金融资本,土地流转困难,农产品品质欠佳,市场需求乏力,收益不好,耕种成本高且风险高,满意度低。土地的边际效益很低是撂荒问题的实质,土地撂荒實际上是产业发展滞后的表象。
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是乡村真正振兴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是激发乡村活力的根本所在,决定着乡村振兴的速度质量。“天然劣势”乡镇如何提高土地的边际效益,实现产业振兴,是我们面临的难题。
一、双桥镇农业发展现状
顺庆区双桥镇位于顺庆区最北端,距市区39公里,幅员面积15.8平方公里,与西充、南部交界,地处三县区交界处,偏远自然封闭,全镇辖10个行政村,73个社,总户数2725户,总人口9350人。全镇共有耕地面积6970亩,林地面积8500亩,人均耕地0.75亩,人均林地0.90亩,全镇以种养殖业和劳动输出为主,外出务工占人口总数53.4%,土地撂荒严重,据镇干部目测至少50%。柑桔产业是双桥镇传统支柱产业,上世纪后期曾以柑桔生产而闻名,因品种单一老化而逐渐萎缩,本世纪初在华双河沿河两岸发展养殖业,十多年,养殖户赚了钱,华双河严重污染,污染了下游乡镇水源,影响恶劣,不得不关闭,整治环境。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历史原因,双桥镇是典型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都相对滞后的“天然劣势”乡镇。
二、产业振兴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双桥镇民风淳朴、境内环境优美,群峰秀丽,森林覆盖率40%以上,植被覆盖率达 90.8%以上,大磨湾村曾被授予“全国绿化千佳村”,治理后的华双河自然、古朴、纯净,穿境而过,柑桔园、草莓园散布沿河两岸,浓缩了川东北丘陵秀美的自然风光,百年老街、古树、古戏楼和古民居传承了千年的龙舟文化,双桥镇文化底蕴深厚,一定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资源,为乡村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黄楝沟村,依托自然景观和“龙撞岸”的传说,成功举办了两届龙舟节,吸引游客10余万人次,占地100多亩,传承农耕文化、体验农耕生活的亲子乐园正在建设中,成都天文协会投资兴建的川北第一家天文台正在申报,乡村旅游已具雏形。
双桥是市级柑桔基地,大磨湾柑桔成功通过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柑桔栽植面积达1700亩,年产柑桔1700吨,年产值约800万元。贫困村袁家沟新载晚熟柑桔600多亩,晚熟柑桔专业合作社花果山庄,种植面积100多亩,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经过多年的产业发展积累,具备发展晚熟柑桔特色产业的基础。
双桥外出人员达5000余人,分布全国各地,主要从事家俱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在外经商办企业产值上1000万元的达10余家,是其特有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
近年发展、交通条件、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等大幅提升,积聚了发展动能,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
小农生产,零星分散是双桥农业产业发展十分突出的问题。双桥镇是农业小镇,只有一些为当地居民服务的商业网点,农业产业仍停留在传统的种植、养殖,缺乏大型农业企业辐射带动,专业合作社发挥作用有限,社会化组织程度低,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产品质量不高,尚未形成品牌,从第一产业直接进入第三产业,没有经过第二产业阶段,产品加工增值过程,价格低廉,效益不高。八月红是当地的主要柑桔品种,销售价格仅为每斤1.1——1.2元,劳动力充足,管理精细的家庭每年收入7、8千元至一万元。
乡村旅游需要农业产业支撑,农业产业化为乡村旅游贡献田园景观和产业基础。双桥两届“双桥龙舟节”对城市居民有一定的吸引力,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滞后,规模化和集约经营尚未形成,乡村旅游没有支撑的基础,龙舟比赛一结束,鸭子一抢完,沿河两岸游客余兴未尽,却没有下一个节目,一年四季仅有为期两天的龙舟节,旅游产品单一,辜负了一江清水,龙舟节对当地经济几乎没有直接贡献,也没有给农民收入提高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实际上是“赔本赚了吆喝”。
三、产业振兴方向分析
通过对双桥实地调研,对双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我们提出以打造“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作为产业振兴的根本定位,把迈向高端作为产业导向,构建生态旅游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发展特色种养产业、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即 :农村种养(第一产业),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销售农产品及加工产品所产生的农村商贸物流、乡村集市商业、与乡村和农业相关的休闲观光旅游(第三产业),这三产协同发展。构筑一个融合三产的发展模式。
我们认为双桥镇重点做好两篇文章:柑桔和乡村旅游,将柑桔、乡村旅游确定为支柱产业。
培植柑桔产业。2018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大力建设晚熟柑桔之乡”,顺庆区提出发展10万亩经果产业,据中国柑桔所和省农科院专家分析,柑桔供大于求的拐点风险是存在的,但晚熟柑桔全国占比不足10%,远远低于国际三分之一的占比。据市政协调查,晚熟柑桔种植成本一般为每斤0.5—1.5元,眉山市农民自种每斤0.5元,流转土地业主种每斤0.8—1元,果园批发价每斤2—3元,市场零售价4-6元。晚熟柑桔成本低,售价是本地八月红的4-5倍,双桥是顺庆传统的柑橘产区,具备发展柑橘的气候、土壤、耕地资源,技术支撑优势和非疫区优势,应把柑橘作为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形成规模。规划要拉高标杆、对标一流,高标准做好柑桔产业规划,柑桔产业应定位为与农业观光、民宿康养、电商物流、生态教育、文化体验和运动休闲融合,集休闲、娱乐、商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即“农业 +N”模式。统筹规划苗圃基地、柑桔博览会、交易市场、认栽认养园、农家乐、山地自行车、民俗文化馆、康养民宿、物流中心等,将柑桔园打造成为四季有景、四季可游、农商互联的休闲农业中心,
开发华双河、百年古街、千年古寺乡村旅游。双桥镇良好的生态自然资源,宜打造“川北民居,最美水乡”山水型、生态型景观,定位为集休闲、娱乐、教育、科普、度假、康健于一体的综合性滨河旅游地。应加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力度.聘请专业咨询机构,研究旅游者消费行为,如不同季节游客来源、数量、住宿方式和消费偏向等,开发戏水、游泳、户外垂钓、竹筏漂流、野外烧烤等产品,做足“水”文章,打造开放式亲水主题乐园,逐步开发生态农庄采摘水果蔬菜、乡村酒店、休闲农庄、自驾露营、特色民宿、乡村博物馆、艺术文化村、户外运动等方面的乡村旅游产品。
四、产业振兴路径建议
1、立足资源禀赋,精心做好乡村产业布局规划设计
乡村产业振興规划非常重要,在这上面花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值得的。规划要仔细认真,实施也得仔细认真。
一是产业规划应以柑桔产业、华双河旅游开发为核心,体现“农业 +N”模式,重点做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景观规划,土地整理规划、民房风貌设计等。规划要对接顺庆区及周边乡镇产业规划,连片打造,形成合力,缓解基础设施短缺的压力。
二是产业发展可行性研究。村庄产业的发展不能单靠规划师或者村民的个人意愿下结论,村庄该选择怎样的产业,要根据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条件做出详细的论证,充分挖掘村庄文化的独特内涵,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倡导“回归本真、留住乡愁”,使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特质,避免出现“千村一面”现象。.
三是借鉴“去中心化”理念。做规划时,有意识地让中心村、特色村承载部分公共服务,产业承接等功能,推进乡村振兴“多规合一”,合理布局乡村居住区、产业区,推动农房集聚、人口集中、要素集合、功能集成,以此吸引人和留住人。
2、培育新载体,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
双桥镇振兴产业最核心的问题,也是最难的问题,是如何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小农户大经营”,二是“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也就是做好服务,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解决小农户分散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普通家庭小规模经营是双桥目前农村产业的主流形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能让未能实现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的那部分土地,实现服务集中型规模经营,这是双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新路径。目前,不少市场主体已经看到这个商机,并进入这个领域,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崇州市“共营制模式”。
一是积极培育服务组织,支持村党支部、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现有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各类专业服务公司根据自身情况提供专业化服务。二是着力培育多元服务主体,推动服务主体联合融合发展,加强服务主体与新型经营主体、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促进功能互补、利益分享,拓展延伸服务链条,创新服务组织形式,提升服务组织效能。三是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依托,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服务组织完成或协助完成,如为农户提供高效、优质、精准的市场信息服务,解决“种(养)什么”的问题;提供农资供应服务,解决农户在种(养)过程中“用什么,怎么用”等问题;提供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服务,解决“如何绿色种(养)”的问题;加强农机作业及维修服务,解决农机“使用面窄、维护困难”的问题;提供初加工“一条龙”服务,解决农产品“临初加工”的问题;物流、电子商务、加工配送、包装仓储、信息服务、标准化交易、电子结算、检验检测等营销服务,解决农产品“卖出难”的问题。
3、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乡村旅游“食住行游娱购”每一项都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反过来,乡村旅游投资,人气带动,品牌提升等积极影响能够拉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首先规划要有全域思维的宏观视野,乡村旅游是资源、环境、产业的全域融合,要与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深度融合。如,乡村旅游应该遵循“随地是景,景即乡村”的理念,建议不要搞大拆大建,保持乡村原貌,美化环境,让城市人眼里的乡村更象农村,游客能更好地体验地道的本土文化。
其次顺庆乡村旅游大都是以儿童游乐常规项目、花卉观赏、水上游、吊桥游、乡村酒店等为主,低层次的农家乐和采摘庄园随处可见,缺乏特色,产品雷同,同质化趋势较为明显。双桥乡村旅游开发应避免急功近利,盲目开发,破坏资源、浪费资源。
三是顺庆乡村旅游突出问题是缺乏有吸引力的文创产品,没有核心吸引力,留不住人。简单模仿复制的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导向的深层次挖掘,难以迎合消费者的高层次旅游消费期待,是没有生命力的,双桥乡村旅游开发要将田园风光、青山绿水、乡土文化等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开发,讲好如“龙撞岸”等自然和人文故事,从文化创意角度进行全面升级,融入特色化的创新点。
四是在解决了乡村基础设施、产业基础、环境美化、旅游元素提升的前提下,更应该注重乡村旅游价值的挖掘以及特色的塑造。比如塑造“瞭望天空”、“飞龙撞岸”、“绿色果蔬园和生态会客厅”、 “晚熟柑桔从这里走向世界”、 “柑子花盛开的地方”等的旅游形象定位。
4、瞄准高端市场,打造农业品牌
双桥柑桔之所以衰退,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没有及时升级,现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日益升级,中低端消费市场将进一步萎缩,高端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优质、绿色、品牌农产品发展潜力巨大。“安岳柠檬”、“资中血橙”、“眉山爱嫒”无一例外都是规模化、品牌的结果。
双桥境内生态良好,空气、水源、土壤均无污染,适合发展品质优、价格高、门坎高、效益好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首先是示范带动。双桥农业经营主体细碎化,限制了农产品市场化和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必须转变观念。要让农业生产主体自主转化,让质量绿色品牌成为自我要求,需要示范带动,探索可复制的经验、可推广的模式。示范区的选择切忌“锦上添花”,靠补贴性投入“堆”出来的典型样板,市场生存能力弱,示范带动推广差。
其次政府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标准、信息等服务。例如,任何产业发展都离不开必要的服务配套,柑桔产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技术支撑,依靠科技创新才能迈向高端,对于靠世代相传经验种地的农民,产业升级第一个难题就是技术储备不足,政府要及早谋划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对农民进行基础技术实训,实训应是小规模的,边干边学,以操作为主。
5、产业振兴必须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发挥能人的带头作用
首先要把农民组织起来,抱团取暖。双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以中老年农民为主,规模小,经营分散,必须大力培育和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和专业合作社,构建“园区+合作社+小业主”的利益联动模式,实现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只有把的农民真正组织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农民才能成为真正的受益者,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其次要把农民组织起来,需要当地或返乡创业的经济能人引领和牵头,他们把在城市积累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等资源带回到乡村创办企业,同时也带回了开阔的眼界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极大地促进了乡村的振兴。政府要大力支持返乡创业,并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创业服务,认真落实土地政策和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公共服务、维权服务,大力整顿治安环境,为返乡农民工营造良好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