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摘要:肉鸡脑脊髓炎也称为流行性震颤,主要是侵害雏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典型特征是头颈震颤和运动障碍,成年鸡患病后产蛋量下降。各个日龄的鸡都能够感染发病,其中雏鸡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临床上通常是3周龄以下的雏鸡易发。由于该病的可进行垂直传播,只要发生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引入患病种鸡群孵出的肉仔鸡,会导致连续几批鸡都出现发病,严重损害养鸡效益。现概述该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以及防控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肉鸡;脑脊髓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类症鉴别;疫情处理;免疫预防
中图分类号: S858.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2-0106-02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
肉鸡脑脊髓炎是由于感染禽脑脊髓炎病毒而引起的。该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只有1个血清型。自然病毒株都具有嗜肠性,鸡胚适应的VanRoc-kel株具有高度的嗜神经性,主要特点是侵害机体神经系统,导致病鸡表现出神经症状。病毒可在不具有免疫性母鸡产出种蛋孵出的鸡胚卵黄囊和脑部内增殖,接种于鸡胚胰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鸡胚肾细胞以及神经胶质细胞等培养物上也能够生长繁殖。
该病毒对强酸或者氯仿等消毒剂敏感度较低或者不敏感,并对胃酶、胰酶以及去氧核酸酶等的抵抗力较强。
1.2 易感动物
该病的易感动物较为广泛,主要包括鸡、火鸡、雉鸡(野鸡)以及鹌鹑等。任何品种、不同性别和各个日龄的鸡都易感,其中易感性最高的是低龄雏鸡(即3周龄以下),并表现出最为严重的症状,发病率通常为40%~60%,病死率大约为30%;但成年鸡感染病毒后往往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只出现暂时性产蛋降低(大约为10%),但经过l~2周就会逐渐恢复。
1.3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病鸡、带毒禽类(家禽、野禽)以及禽类的分泌物、排泄物等都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我通过接触病禽进行直接传播,或者经由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环境进行间接传播,另外还可通过患病种鸡或者污染病毒的种蛋进行垂直传播。
1.4 发病特点
该病的发生不呈明显的季节性,即全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但发病率及病死率由于群内易感鸡数量、发病日龄大小、病毒的毒力强弱不同等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新疫区、病史区、病史场的发病率最高;生物安全防范措施不合理、饲养环境严重污染、饲养管理水平较低的规模鸡场非常容易出现发病;没有及时隔离发病鸡、清除病死鸡,且没有对发病舍内的垫料、粪污等进行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没有对用具进行严格消毒等,都会导致该病进一步蔓延、扩散。
2 临床症状
患病雏鸡初期表现出精神萎靡,减少走动,经常卧地。在喂料、饮水时,只有少数有饮欲和食欲,但走动困难,步态蹒跚,甚至出现爬行,使用抗菌药物以及补充饲料添加剂都没有明显效果。在鸡群呈现安静状态时,没有任何异常现象,呼吸和粪便也往往正常。大多数雏鸡从发病到死亡,饮欲和食欲都无明显变化,但由于其无法有效地采食而被饿死或者被其他雏鸡踩死。
患病雏鸡表现出腿软,歪脖或者颈部震颤,双翅下垂,倒向一侧或者卧地不起,部分呈犬坐姿势,即所谓的“坐坡”,主要用中趾或者中趾根用于支撑其行走。另外,整个鸡群的活动性变差,采食量日渐减少,生长发育缓慢,进行性消瘦,最后发生死亡。
3 实验室诊断
3.1 琼脂扩散试验
取脑脊髓炎病毒鸡胚适应标准毒给6日龄易感鸡胚通过卵黄囊接种,继续孵化9~10天,收集发生病变的鸡胚的胃肠道和脑,称重并记录,然后使用玻璃匀浆器进行磨碎,制成乳剂后加入等量的PBS溶液(pH值为7.2),经过3~4次冻融,再以不同转速进行离心,收集沉淀物添加Tris缓冲液(含有EDTA)制成混悬液,然后使用超声波处理作为抗原用于琼扩抗原。采集待检鸡的血液,制成血清后使用以上制备的脑脊髓炎抗原对其中的抗体进行测定。
3.2 病料接种试验
收集病鸡肠内容物,通过超速离心、浓缩,给2~3日龄的健康雏鸡脑内注射,每只0.1 mL。经过10天,可见雏鸡表现出头颈震颤、运动障碍以关节着地等症状。当种鸡出现发病后,用其种蛋进行孵化,如果出壳雏鸡经过2~10天表现出以上症状,即可判断发生该病。
4 类症鉴别
4.1 马立克氏病的鉴别
相比于鸡脑脊髓炎,马立克氏病的发病日龄通常较晚,且主要是导致脏器发生肿瘤样病变即浸润淋巴样细胞,且四周神经系统也出现病变,并伴有消化道炎或者虹膜炎等,但脑脊髓炎不会损伤外周神经系统。
4.2 维生素缺乏症的鉴别
4.2.1 维生素A缺乏症的鉴别
肉鸡缺乏维生素A时,眼睑发生肿胀,并由于渗出物出现粘连,结膜上存在干酪物,严重时损伤眼球而完全失明。
4.2.2 维生素B1缺乏症的鉴别
尽管病鸡不会表现出明显的肉眼可见病变,但会导致其头颈扭曲,往往抬头望天,角弓反张如同“观星”状,且及时肌肉注射适量的维生素B1后会很快恢复。
4.2.3 维生素B2缺乏症的鉴别
通常是2周龄左右的雏鸡容易发生维生素B2缺乏症,病鸡卧地不起,趾爪向内卷曲,臂神经和坐骨神经变软,且明显肿大。
5 防控措施
5.1 疫情处理
确诊发生该病后,对于病死鸡和淘汰病鸡要按照规定采取无害化处理,包括焚烧、深埋、消毒等。同时,全场内外饲养环境以及各种用具等都要彻底消毒,首选消毒剂为3%氢氧化钠溶液,每天1次,连续进行3天。只有通過科学的无害化处理和消毒灭原,才可有效净化该病。
5.2 疫苗接种
及时给鸡群进行免疫预防,常用的疫苗为禽脑脊髓炎油乳剂灭活疫苗或者禽脑脊髓“canek114株”弱毒活疫苗。建议基础免疫程序是:后备种鸡在12周龄使用弱毒活疫苗进行首免,适宜采取饮水免疫,每只1~2羽份,16周龄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对于病史场,推荐使用油乳剂灭活疫苗,每只肌肉注射0.5~l mL。如果鸡群出现正常的免疫应答,则具有极好的保护性,可持续保护超过1年。需要注意的是,没有发生过该病的地区,种鸡群无需接种疫苗。另外,种鸡群接种疫苗后的3周内产出的蛋禁止作为种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