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用“二百五”这个数字来形容犯傻的人呢?和其他很多的俗语一样,这里也有个历史典故。 “二百五”的故事发生在战国后期。事情是这样的:
战国末年,秦国经过商鞅的变法改革,以及历代秦王的不懈努力,终于拥有了问鼎中原的实力。成了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这引起了东方六国的担忧。
当时,有个名叫苏秦的谋略家,他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了合纵联盟,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这引起了秦国的仇视,于是就派刺客把苏秦刺杀了。临死之前,苏秦向齐王献上了抓住刺客的方法。
那就是让齐王把自己的头颅悬挂在城门之上,并贴出告示,说自己是个奸细,误国误民,死有余辜。值得庆幸的是有义士为民除害,杀死了苏秦,现奖励黄金千两,望义士领取。
有四个人前来领赏,坚定地说自己就是杀死苏秦的英雄。这四人来到了齐王的面前,齐王平静地问道:“四个人一千两黄金,怎么分?”这四个死到临头的人还兴奋地回答说每人二百五十两。
最后,齐王怒声喝道,把这四个二百五都推出去砍了。手起刀落,就這样砍出了“二百五”的称呼。这四个自称杀死苏秦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刺客,但是这四个人却让人想起了一句古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二百五”的说法也从此流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