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逻辑构架与当代价值

2020-03-30 04:00王蓉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

王蓉

【摘 要】 本文从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生成轨迹出发,解读了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逻辑构架,即:人的本质是逻辑起点,人的需要是客观要求,人的实践是现实基础,人的个性是价值归宿。阐释了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当代价值。指出,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价值导向和思想引领。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逻辑构架;当代价值

在人民至上的今天,马克思思想中的人文关怀仍然闪耀着它真理的光芒,挖掘和探讨其逻辑构架,有利于深刻体悟和把握当今中国人文关怀思潮的思维模式和主要内涵,并为现实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和价值引领。

一、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生成轨迹

马克思作为富有鲜明创造性和大智慧的思想家,在它整个思想体系中始终彰显着人文关怀的色彩。

青年黑格尔派为马克思研究人的问题提供了土壤。马克思结合个人认知以及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社会大环境提出关于人的异化存在问题,受到人道主义的影响,产生了最初的人文关怀思想。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在《博士论文》与《莱茵报》期间,注重个人自由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揭露中,他写道:“必须推翻那些使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1]在《德法年鉴》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借鉴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维逻辑,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我异化以及人的社会性的问题,将一切问题都归根于人的本质上进行了考察。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创新和超越了以往的思维方式,认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2]直到后来发表《共产党宣言》,他剖析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实践与物质生活的相关问题。在这之后,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分工的考察,结合工人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倾向和行为,总结出了相应的政治理论,这在当时为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准备,并强调理论要被群众所掌握,才能为实践所用。《资本论》使得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更加完整,马克思在这一著作中将个人与经济社会统一为有机体,将人的本性与人的价值从历史维度进行了充分的考察,进而做出了最高理想社会的憧憬与设想。

二、马克思人文關怀思想的逻辑构架解读

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将实践唯物主义作为基础来考察人与社会。他从人的本质出发,探讨了人的实际需要,并考察满足人的需要的实践活动及从中产生的种种社会关系,最终回归于人本身和人类世界的自由与解放,这一抽象到具体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马克思的人文关怀思想,对人的问题做出了深刻的阐释。

1、人的本质是逻辑起点

马克思最先确证了世界的本原问题,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回答了人的存在问题。马克思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看成是人的发展过程。他认为“人”必定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3]他在规定了人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地位之后,进一步明确认识到人的存在本身具有自然属性,同时又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类能动性的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但还受自然条件和自身的活动所制约,进而讨论了人的本体论问题。

2、人的需要是客观要求

马克思从人的本质出发,结合社会现实,把人的需要称为“人的本性”,即为一种为了满足自然肉体的生存需要。在人们满足了吃喝住行基本的需要之后,人开始能动的、创造的作用于自然,开始生产劳动从而产生新的需要,马克思称此为“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本性”。诚然,人作为主体性的存在,人的需要是客观实在的要求。但其又受一定时代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人在不断更新和满足需要的同时又产生出来新的需要继续变化发展,以上升的趋势不断促使人提升自身生命力与创造力。人的本性中的欲望和渴求产生了对满足自己需要的外部实践活动,形成了一种表现自己内部本质力量的生产活动,并在其中需要保护和尊重人的尊严。

3、人的实践是现实基础

人类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之处。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产生了意识,更重要的意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劳动为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实践在其本质上是物质的、客观的。当人的实践力量作用于物质对象时,实践一方面满足着人的需要,也能同时检验人意识的能动性。马克思结合彼时的社会环境,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实践活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制度进行了深刻剖析,从人的异化、人的历史地位、人的解放等内容上做出了批判和揭露,揭示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无产阶级必将胜利。

除此之外,人的实践活动与人的社会关系息息相关。自然界是人通过实践改造的对象。马克思认为,被单独抽离出来理解的自然界,对人来说是“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马克思强调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物质世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进行繁衍生息的现实基础。人类还在不断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同时,创造出新的生产工具以及生产技术,形成新的分工与合作,为生产力提供动力和支持,即人经历社会化的过程。每一特定的历史阶段,都存在前人已经形成的生产关系、交换方式等的总和,都成了现有无法逃避的物质基础,只有人的自觉主动的能动创造,才能获得跨越一定社会的弊病和矛盾,走向新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在这一阶段通过考察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进一步对人的社会性、人的社会地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共产主义的图景做了详细的论断。

4、人的个性是价值归宿

马克思将人置于实践活动与社会关系中考察之后,又回归到个人,对个性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对人的权利和自由问题,从价值观的角度进行了有力的回应。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类解放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在那个“自由人联合体”中,每个人都能充分展示潜能并得到个性与自由的满足。这种解放将彻底摆脱种种社会关系的束缚,摒弃以往所被支配的迷信与恐惧,从而真正实现思想精神的自由和解放,即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人类对某种束缚的挣脱或对某种限制的超越,获得真正的个性与自由,为人的价值观提供了导向和归宿。

三、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贯穿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重温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挖掘其本身蕴含的巨大价值能量,用于当前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能够给其提供丰富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1、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初心,它不仅承续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厚的内涵,也承载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丰富的宝藏。“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结合社会现实,承续和坚守了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逻辑起点、实践基础和价值归宿,成为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最新的时代精华。

首先,“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的逻辑出发点和客观需要是尊重人民主体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脱离了人的存在,就无从谈起历史。马克思认为正是有了“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才有了历史发展的现实性。宝贵经验充分证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國早已将人民参与和监督的权益纳入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广泛性和科学性,成为维护和保障“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最坚实的制度基础。习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

其次,“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的实践基础是群众路线。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纵观我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道路,主力军也逐渐由“工农”转变成“人民”。习总书记坚守马克思关于人的实践观的精髓,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将人民的利益和福祉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多视角和全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的理论。这一思想在现代化经济体系、民主政治、社会治理、生态文明等层面都给予了人文价值导向,赋予了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

最后,“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的价值归宿是坚守人民立场。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树立的价值立场背离了人民,那么它的前途和命运必然是惨痛的教训。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中,将人民立场作为价值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强调,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利益,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和立场。在新时代,我们坚持时时不忘人民,时时牵记人民。习总书记多次提到“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工作和事业就是为人民不断地谋得幸福和美好,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和服务,他指出:“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5]

2、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为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价值导向和思想引领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变,对人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能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提供价值导向和思想引领。

从社会层次来看,全社会上下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营造物质财富和精神需要协调一致的社会氛围。社会组织和机构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思想引领,不断完善制度保障,健全规范体系,完善监督机制。大众传媒行业要本着马克思人文关怀的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引领,做好宣传和舆论导向工作。教育行业的各阶段、各层次开展教育工作时,要遵循人的成长成才规律,赋予马克思的人文关怀精神,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不断统筹知识教育与素质培育,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倡导开展多样、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

从个人层次来看,要深刻理解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以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培育自身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认识自我,遵守规范,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个人要在不断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反思和提升自己,努力争做新时代的“四有公民”。要坚持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核心要义作为价值导向,立足当今中国实际,结合时代最新理论成果和精华,不断培育与物质文明相适应的更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新起点,新征程。回顾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产生历程,理解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的思维构架与逻辑关系,把握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最本质和核心的精华,并将其置于当今社会重新审视人的问题,探讨人的发展问题,不仅能为新时代产生的新理论寻求最本真的理论来源,也能为新的发展树立价值导向。

【注 释】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60-461.

[2][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73.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789.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3.

【作者简介】

王 蓉(1995—)女,甘肃兰州人,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现代科技与革命.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