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吸收
——以长沙窑瓷和宋瓷为例

2020-03-30 08:45周缘
湖南包装 2020年1期
关键词:宋瓷长沙陶瓷

周缘

Zhou Yuan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国风回潮”近年成为热门的话题,大量的中国风设计也同时悄然占据市场。近年来大量的外国审美占据甚至引导了整个设计市场,大众的聚焦让人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势头,也使设计师们重新挖掘传统文化的闪光点。文章以唐代长沙窑瓷和宋瓷为例,分析传统陶瓷设计中的传承和吸收以及如何在文化开放包容的今天保留传统内涵又不失时代性特色。

1 长沙窑瓷中所体现的外国文化的吸收

长沙窑又名铜官窑、瓦渣坪窑,兴起于“安史之乱”,盛于晚唐而衰于五代,北宋早期停烧[1]。以褐彩或蓝绿彩釉下彩绘为主,是中国最早制作釉下彩绘的地区之一。在当时的文献中虽然没有越窑、邢窑那般为人津津乐道,然而它代表了唐代从注重瓷器的釉色美转移到瓷器彩绘装饰美的发展新方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却是不容忽视的[2]。

搭载海上丝绸之路而兴盛的长沙窑瓷,在向外传播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国文化的影响。也正因如此,长沙窑瓷器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姿。

1.1 造型

1.1.1 外国器皿尺寸对长沙窑瓷的造型影响 中东地区为游牧民族,民风比较粗犷和豪爽,决定其日用器皿的疏野、敦厚特点。在“黑石号”出土的盘和碗类可见相比中国国内的体型略大并且造型更加饱满圆润,这显然是长沙窑瓷考量了他们的生活习俗,为适应当地人民进行的特殊设计。

1.1.2 外国器皿样式对长沙窑瓷的造型影响 众多陶瓷品种中,西亚地区日用壶的影响颇深。高颈平底,腹部深略圆且带有瓜棱,这些是当地壶的典型特点(见图1、2)。还有一部分受到波斯金银器的影响,细颈鼓腹,修长高挑的形态,匠人在借鉴的同时进行再加工设计出相应的造型(见图3、4)。

此外,还有部分瓷器与中西亚地区金银器十分类似,譬如四棱、六棱葵口碗便是吸取了波斯或粟特地区金银器造型。不同于中国传统碗碟的圆润,而是将碗碟进行四、六等数量的等分,再在其口沿上装饰以花朵,是典型波斯地区造型元素的体现,具有浓厚异域风情(见图5)。

1.2 装饰

1.2.1 外国地域元素对长沙窑的装饰影响 模印贴花是长沙窑最为典型也是最出名的装饰手法,虽非长沙窑首创,但却因其而发扬光大。这种工艺源于波斯萨珊金银器的捶揲、压印等工艺(见图6、7)。传入中国后最先影响金银器制作,随后被河南陶工搬到陶器上,随着战乱爆发,这些陶工南迁到长沙地区,将此种新兴技术传给了当地的陶瓷工匠,为长沙窑的陶瓷装饰打开了新的局面[3]。

当时的阿拉伯地区风沙众多,该地区人民甚为喜欢草叶纹(见图8),也多在当地的生活器皿上使用,长沙窑瓷出土的碗类有为数不少的草叶纹装饰,便可以看出长沙窑瓷对当地装饰元素的吸收。

1.2.2 外国宗教元素对长沙窑的装饰影响 另一类影响颇深的便是宗教。圆点、草叶(见图8)、线条等纹饰除了地理原因外,还因当地人民信奉伊斯兰教,宗教的教义中有严格禁止个人崇拜的要求,所以多有此类自然或者抽象纹饰的使用。

而印度地区人民崇拜佛教,作为佛教的圣花,莲花被人们广泛运用在日常中,出口到这一地区的长沙窑瓷碗碟多有绿彩或者褐彩绘制的抽象莲花纹饰(见图9),即是典型当地佛教元素映射。

长沙窑瓷吸收西亚、中东等国的日用品造型,并借鉴佛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的纹样装饰,将各种元素糅杂融合、博采众长,形成了如此独特的风格。让人们直观地体会到唐代釉下彩绘瓷器的魅力,也感受到唐朝时期对外文化、经济的频繁交往,见证了盛世唐朝开放包容的气度。

2 宋瓷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传承

宋瓷,中国古典文化灿烂的一页,与宋词、宋画并列成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象征[4],更出现了赫赫有名的“五大名窑”。宋瓷的美名不仅是因烧制技术的趋于成熟,更在于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内涵。

政治上“安内虚外”“重文抑武”的风气,使宋朝缺乏宏伟壮阔气魄,文人审美几乎主导了社会的整体审美格调,且统治者崇拜道家的自然哲学思想,整体工艺美术风格隽秀儒雅,典雅沉静[5]。后文主要从宋代陶瓷的造型和装饰上分析这些思想和文化意识的体现。

图1 波斯陶壶

图2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瓷壶

图3 波斯金银器

图4 长沙窑褐绿彩绘山水纹壶

图5 长沙窑葵口碗

图6 萨珊波斯君王狩猎图鎏金银盘

图7 长沙窑模印贴花壶

图8 草叶纹

图9 莲花纹

图10 玉壶春瓶

图11 宋汝窑天青釉菊纹碗

图12 宋汝窑青瓷莲花式碗

2.1 造型

2.1.1 理学思想对造型的影响 器型是陶瓷器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能决定瓷器的功能和审美特点[6]。儒家文化在宋代发展出“程朱理学”新格局,即注重事物的实用和功能性,因而宋瓷外形简约,风格典雅,同时实用性极强。以宋代最为著名的“玉壶春瓶”(见图10)为例,瓶口外翻,颈部细长,便于烫、斟酒用,它的设计将酒具的功能作为第一考虑,具有很强功能性的同时造型流畅圆润,表达了宋代文人简雅的审美观。

2.1.2 传统哲学思想对造型的影响 道家哲学讲求向自然学习,宋代陶瓷对自然形态的模仿体现得尤为明显。盘、碗,洗等品种中花造型数量最多,也最为精美,如葵花、菊花等(见图11)。工匠们含蓄地借助于花瓣的形态和意味作为造型,宛若花朵重现,优雅清新的自然之感跃然于眼前。

图13 宋吉州窑木叶贴花

2.2 装饰

2.2.1 理学思想对装饰的影响 宋代理学注重内心的修养,强调含蓄美。陶瓷装饰上可以用“不贵五彩,以素为美”来概括,不追求繁缛的装饰,以澄澈纯净的釉色寻求平淡之美。不论是梅子青、粉青等青瓷(见图12)的类玉心理还是温润和暖的白瓷,亦或是深沉浓郁的黑瓷都给人舒适和谐的心境。

2.2.2 传统哲学思想对装饰的影响“师法自然”不仅展现在造型上,同样影响了宋瓷的装饰。吉州窑“木叶贴花”(见图13)在胎体上呈现叶片造型和脉络,蕴含自然野逸的趣味。暗花装饰使用刻、划花等手法,在釉下对陶瓷胎体进行花纹装饰,使纹饰若隐若现,展现了宋瓷的恬静质朴美。

宋代文化灿烂辉煌,儒家形成“理学”之新貌,佛家也开始了“禅宗”之盛况,同时,道教也被统治者大力推崇[8]。当这三者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质朴,素雅,宁静的审美思想。宋代陶瓷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上,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带来的清雅淡泊之风韵。

3 当代陶瓷设计的发展方向

政治的不稳定,使宋朝工艺美术趋于保守,继承传统文化而非常排斥外来文化。反观中唐盛世,对外交往极其发达,海上和陆路丝绸之路往来频繁,推动了中外工艺美术交流和发展。但不论是绘着佛教纹饰的物品,或是用着形似西亚风格的器物,丝毫不掩身上半分自信和风采。

世界文化交融的今天,多元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固守本国文化显然不可能。无论是唐的“大气华贵”、宋的“理性含蓄”[9],无不体现强烈的时代气息。但一味模仿外国文化也明显“本末倒置”。不论秦汉流韵还是唐宋风华都体现中国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瓷器或清雅,或绚丽的色彩也表达着古人高级的审美观念,是值得汲取的丰厚养分。

以中国元素为媒介,将文化理解、消化、重生,并无直接可见的传统文化视觉元素,但整个作品的精神气质与中式审美、哲学内涵一脉相承,带有强烈的中国文化意识。从来没有显性的要素,必须通过中国传统深层次文化的挖掘、提炼、设计和运用,表达对中国文化在精神和内涵上的追求[10]。

4 结语

中华拥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也秉承“和而不同”的理念。中国当代陶瓷设计发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立足全球视野吸纳各国优秀的文化元素,体现时代性和现代特征;积极运用新兴科学技术,跨学科融合学习,借鉴其他学科优秀理论和理念,促进设计丰富和全面化的发展[11]。建立中国的文化自信,不仅在于延续中华传统的气质神韵,更在于从各种文化中吸收补充,融合创新,勇于创造,将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宋瓷长沙陶瓷
瓷心晚晚
长沙之旅
宋瓷 低调中的高大上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我眼中的长沙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Marry Me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
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