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娟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扬州225000
计算机技术是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追求的是要时时处于领先地位。因此,中职学校要将创新意识的培养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素质教育是我国正在实施的教育模式,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说,素质教育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2],从而更能针对学生个别差异开展教学,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将素质教育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除了传授知识外,更要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首先,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才能带领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如,通过任务教学法让学生真正深入实践,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然后在采用科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比如在Flash教学中,在完成教学后,引导学生将利用Flash来完成一次作业,这样学生就能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为了促进学生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其中,可以通过小组评价的方式进行讲评,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发掘创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教学内容与实际信息技术不同步,将会严重阻碍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紧跟时代和技术及时更新教材,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发展同步。同时,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切实了解到创新能力在计算机的作用,如果不创新,那么就只能和教材一样被社会淘汰。同时,在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在激发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这样才能将最新的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将会成为决定他为其付出多少努力和精力的决定因素,如果能够激起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那么将会让后续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和效率。因此,教师要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游戏软件设计”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在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选择一款学生都比较喜欢的游戏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探究这个游戏到底是怎样做的,要怎样做可以将其操作得更好,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在详细给学生介绍这款游戏的制作方法和操作技能,并引申到其他软件制作中,从而就能促进学生不断成长,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都有较强的实践性。比如,通过进行分组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能够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更加全面,也能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思维习惯和巧妙的主意,从而达到在交流沟通中成长的目的。案例分析法能够针对某个案例进行详细而深入的研究,从而让学生系统了解到相关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应用方法。传统的讲授法是帮助学生最快接受各种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具有良好的奠定理论基础的作用。因此,将传统教学方式与新型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探究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掌握好各种教学方法的平衡关系,能够选择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并将课上内容延伸到课下,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更好学习。
比如,在进行“五笔字型录入”时,很多学生都会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机械的事情,很枯燥、很无聊,这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开展汉字录入竞赛,看看谁能够将汉字录得又快有准,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较为紧张亢奋的氛围下学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投入到打字行列中。在完成汉字录入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小作业让学生进行编辑,如做一个自我介绍的小文档,可以自己进行设计和制作,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才能和感兴趣的点。因此,教师不能只重视集体教育,还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发展。比如,在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前,有些学生的家里已经有电脑或是曾经去网吧玩过电脑,而有些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这个时候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会难以平衡两者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差异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如,有了一定基础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培养他们自学的良好习惯,提升他们独立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然后对零基础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开展基础教学,先帮助这些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在进行实践教学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在小组中得到发展,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学生个性能力发展。
计算机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因此学习需要加大设备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计算机实验室建设,这样才能学生发展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基地,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彻底落实下来。同时,学校还需要提升教师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做好计算机实验室的保养维护工作,保证设备的专业性和完备性,才能满足众多学生的实践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