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超
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信息中心 黑龙江 大庆163000
目前,预防工作是重要环节,即形成精准的医院感染与疫情报告,直观研究疫情,迅速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可是能够形成报告需求的信息相对分散,分布在医院的每一个科室中。传统信息数据的收集方法是以人工登记为主的,此种方法不仅无法保证效率,还可能出现错误,在实际的登记和上报期间表现出不同的信息情况。运用纸张记录的信息不能长时间保存与信息共享,影响数据的二次使用。如何用计算机网络对医院感染和疫情报告数据进行监控以及管理,值得相关人员重点研究。
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减少信息报告收集的时间,还可以降低漏报现象的产生几率。针对前者,利用信息技术把数据进行处理,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人工获取信息的时间,使得数据收集的准确率得以提升。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数据整理,缓解工作者的负担,减少工作量,这样工作人员可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疫情发展情况和感染数据[1]。针对后者,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可以控制信息漏报现象,我国明确统一化的报告模式,在医生诊疗过程中了解到感染现象,要及时把信息登记在病历报告卡中,把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填写,接下来提交到网络系统中,由此报告不仅具备简单明了的特征,还能够体现信息数据的时效性分享。在患者出院时,结合标准流程与填表模式登记患者信息,便于医院相关人员和国家防卫单位在第一时间掌握患者康复情况。
(一)形成医院感染与疫情报告监控网。以往的工作模式状态下,医院感染和疫情报告信息的采集均是人工为主,多种类型的传染病疫情报告需求的信息来源和医院的各科室存在关联,通过不同科室的医生填写单据之后,把信息统计在医院防护科室中,最后进行登记与信息上报。此种操作模式存在着不足,工作量的繁多与信息资料保存问题是十分常见的,所以在信息化技术发展时代中,计算机技术被医院门诊与多个科室有效利用,基本上能够实现院内计算机网络的衔接。比如医院利用计算机技术形成院内感染与疫情信息报告监控网络,立足于医院的发展情况和感染病处理情况,把监控网络划分几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信息处理,借助计算机网络的浏览系统给予信息数据进行维护和编辑,涉及医院感染信息报告和疫情报告[2];第二个模块是信息通讯,医院技术工作者借助LAN 技术集中处理分散化的数据,把信息数据统计在相关系统中,围绕不同疫情与感染病的实际特征,把原始信息制作为直观生动的图形报表模式;第三个模块是疫情报告宣传,定期把医院感染的疫情信息传输给不同科室,医务工作者随时查阅与整理信息,掌握医院疫情发展情况,增强监控和防护能力。
(二)利用现代化医院管理软件。处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大多数的医院尝试引进数字化管理思想,给感染病管理工作提供便捷条件。可是依旧存在一些医院计算机设备不够完善的情况,没有构建专业化的疫情上报系统,不能真正的发挥计算机设备优势与网络利用价值。所以在后续的医院管理实践中,特别是感染信息和疫情信息的管理,相关单位应该及时转变管理思想,通过先进的管理软件给工作者的工作进行提供参考依据。比如医院运用感染实时监控体系开展信息数据管理工作,“RT-NISSS”软件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起到辅助作用。感染实施监控系统以专用服务器为主,衔接病历管理系统、手术系统、检验系统与麻醉系统等信息,在服务器的专业化支撑下对以上信息库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尤其是患者整顿数据、感染数据和检查数据。接下来把这些数据和医院感染的信息合并起来,切合实际的监控医院感染情况[3]。除此之外,这一个先进的软件可设置专业人员用户端和医生用户端两种模式,站在临床医生的角度上,仅仅把用户端安装在电脑上即可,完成不同医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站在医院专职人员角度上,利用此软件对医院感染信息进行预警加工,时效性的维护医院感染系统,使得医院感染信息和疫情数据管理更为全面。
(三)信息化管理传染病疫情数据。在以往的医院感染与疫情信息报告工作中,大多数的报告内容是手工填写的模式,不仅会存在着字迹模糊的现象,还容易造成资料缺失。人工管理体系下的医院感染与疫情上报难以突显时效性,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能够处理以上问题,确保工作质量与效率不断提升。医院疫情感染信息的统计方面要借助计算机技术集中化管理。在整个过程中,不管是医生或者其他医护人员,均要及时对患者的病情信息加以录入,尤其是患者年龄信息、性别信息、换病史信息等[4]。医院还可创设专业化的单位完成专项信息管理,查阅与审核电子病历与资料,总结多种类型的病例规律,促进医务工作进展,强化医院感染与疫情控制效率。
综上所述,利用计算机网络能够动态监控医院感染现象和疫情报告情况,在医院出现感染患者时,医生及时把患者信息纳入在管理体系中。通过网络技术发信息传递给其他人员,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制定患者治疗方案,起到及时掌握和预防疾病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