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永恒
《对联》杂志刊发刘可亮先生的文章——《『文学类』对联陷入『联八股』泥潭》,对当前楹联创作出现的一些状况进行了批评,同时引发了一些争论。现谨就一些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刘先生所说的『文学类对联』,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因为对联本身就是文学,虽然有的联『质胜于文』,有的联『文胜于质』,这只能说创作倾向有所不同,而非有『文学类对联』与『非文学类对联』的分野。
二、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滥觞于孟昶之题桃符,同时因其与生俱来的实用性,而与民俗有交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又属民俗学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改变其文学属性。
三、由于对联本身具有的实用性,决定了对联的分类多是以其『用』来分类,如名胜联、婚联、挽联、寿联、赠联、春联等。每一联的联题,也多是以其『用』来命名。如『寿俞曲园』『挽孙中山先生』『题黄鹤楼』等等。
四、刘先生文中对某些现象的批评,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论语》中有一段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常被拿来进行文学批评。所谓『文』,指文章的文采、文饰、文辞;而『质』,则是指文章要传达的思想实质。自古及今的文学,每每有偏于质的,有偏于文的,总是因为性情有偏向,所以当损有余而补不足,追求文与质的中和。如果一味的重『文』轻『质』,便相当于老百姓常说的『绣花枕头』『花瓶』了。而重『质』轻『文』,便相当于没有上釉的瓷器了。对联也是如此,『文质彬彬』是需要把握的一个原则。不注重词藻、文采固然失之于『野』,但过分追求文采、词藻、典实,便失之于『浮华』了。
五、应当看到,由于对联的实用性特点,传统的许多名联确实存在『质胜于文』的现象,如一些集经语联和一些格言类联,都是直言道理,但照样不害其为佳联。此类联之所以能够动人,往往因其所『用』之境作背景,所以不需太多『文』的烘托,便能直扺人心。最典型的当属清末赵藩题成都武侯祠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六、应当承认,近年来的对联创作,出于对所谓『老干体』的纠偏,一些作者更热衷于『文』的追求,以致出现了『文胜质』的现象。其表现即如刘先生文中所批评的。造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伴随着网上对联活动成为常态,传统对联的『因境立联』状态被打破,没有了现实的『用境』的衬托,势必要借助文字的铺叙,于是对联更接近于诗与赋的表现形式了,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所谓的『联八股』泥潭。数年前,我曾经提出『联须称境』的主张,直到现在,我仍主张对联的创作和研究,要重视其实用性,要『称境』,唯其如此,乃可删繁就简,境联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