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负责制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

2020-03-28 15:31刘一扬王雪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0期
关键词:成员课程建设

刘一扬 王雪梅

[摘           要]  基于课程负责制进行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贴切高校课程教学的发展规律,为教师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使得教师协同工作。通过团队集体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使高校课程有序进行。针对高校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分析高校基础课程的特点,以及高校课程组教学团队的特点,基于课程责任制提出教学团队的建设措施。

[关    键   词]  课程负责制;高校;教学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2(2020)40-0108-02

在高校课程教学中,为了满足现代职业教育要求需要建立教学团队,团队成员要负责自己的教学任务,通过联合工作有效提升教学水平,也使师风、师德得到有效改善。在对教学团队进行建设的时候,要体现一定的创新性,弥补教师自身的不足,使得课程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显著改善,这不仅符合高校课程教学发展规律,也能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有助于共同提升团队成员的综合素养,所以,建设教学团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基础课程特征

在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中,主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基础课程包括:大学语文、高数和外语等课程。公共课方面包括:思修、体育、心理以及计算机等课程。在总学时中,基础课所占的学时为1/3左右,由于大一学生接触的课程以基础课为主,所以基础课程对大一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着学生整个大学时期的学习成效。不仅如此,基础课程也对学风以及学生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影响,还会对校风带来一定的影响,学生只有学好基础课程,才能够更好地学好专业课程。虽然在不同的专业中所学习的基础,课程内容存在一定差异性,不过也存在一定的共性。

(一)班级人数比较多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基础课程,基础课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据相关统计,在一所高校内,同一门课程的学习人数能够达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不仅学习人数多,且教学规模比较大,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采用大班教学方式,将几个班级合并在一起进行大规模教学。

(二)任课教师比较多

在同一门课程中,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往往需要不同的教师授课,这样就会使教师人数比较多,例如在华中农业大学中,讲解高数的教师约有10人,而讲解计算机的教师约有15人。

(三)基础课是学好专业课的关键

在不同的院校中,包括了不同的专业,对教学方案进行制定的时候,需要针对基础课程制定有效的教学内容,对于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自身的专业进行大概了解,使自身的知识框架得到初步建设,这样能够为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1]

二、高校课程组教学团队的特点

之所以要组建课程教学团队,主要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对同一门课程进行教学的时候,授课教师是最基本的教学单位,由教师共同形成教学小组。对于课程组的教学团队来说,主要指的是将组长作为领军人物,与教师共同进行团队合作,使教学内容得到充分研究,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重点,有效控制教学进度,采取合理的考核方式,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优势互补,能够有效发挥集体力量。

对于课程组教学团队而言,主要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同一门课程中,讲授教师是重要的组成成員,也是教学团队的灵魂人物,一般每个学期的讲授教师是固定的。

2.根据课程来设定团队的名称,比如说:在华中农业大学中,根据高数学科的名称命名了高数教学团队,根据大学英语的名称命名了大学英语教师团队等。

3.之所以要进行教学团队建设,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2]

三、基于课程负责制的教学团队的建设措施

(一)建设完整的职称评审体系

基于课程负责制,对高校教学团队进行建设的时候,需要重视团队的力量,使每一个团队成员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作为领导人员需要对团队建设给予高度关注,并且对现行的职称评审体系进行有效调整。根据现阶段教学评审体系来看,往往侧重于教师的教学成果,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会弱化教师的科研精神,降低教师的改革和创新积极性,也制约了教学团队的建设进程,因此,校方应该对教学效果以及教学工作量给予高度重视,彰显一定的地位。在职称评审的时候,能够将教师分为科研型教师和教学型教师,针对教学型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的评审上,针对科研型教师,应该将评审侧重科研和教学。

(二)加大教学团队的建设力度

对教学团队进行建设的时候,院级部门需要与教务部门进行联合,投入充分的精力和资源于这项工作,使得课程组的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具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并且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需要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进行高度关注,还要给教学团队中的成员一定的自主权。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应该将教学水平作为重点考核依据,为教学团队建设挑选优秀人才,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应该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且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使自己奉献于该项工作。

(三)加大教学团队文化建设力度

对教学队伍进行建设的时候,需要建立相应的团队文化,基于课程负责制,团队成员之间应该优势互补,使教学水平得到整体上的提升,并且能够对高校课程教学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在教学团队文化建设中,可以建立学习型团队文化,这样可以使队伍成员相互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也能吸取他人的优点,进而使所有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另外,还可以建设合作型团队文化,这样可以使团队成员相互合作,针对科研研究投入充足的经费,还可以强化所有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经过相互合作取得较好的科研成绩。[3]

(四)创新团队教学模式

1.明确领导的职责,合理划分成员工作职责

作为教学团队的领导人员,也就是课程组组长,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还要对各种会议进行合理组织,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其他的团队成员需要配合组长的工作,明确自身的教学计划、教学重点等,能够对教学进度进行有效控制,针对教材需要,集体研究相应的难点和重点,进而达成一致意见,使教学目标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

2.组织教学竞赛,采用竞争机制

在高校团队建设中,需要定期组织讲课比赛,使优秀教师能够充分展示自我,通过教师的教学演示,能够对他们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在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可以根据学院级别进行展开,课程组的成员需要全面协助青年教师共同撰写竞赛教案、设计教学内容,确保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探讨,能够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改进,还可以取长补短,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能够提升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进而实现某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3.采用沟通交流機制,联合进行课题研究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可以相互交流经验,通过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达成思想上的一致,还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在教师交流中,可以根据某一个主题进行交流,资深教师应该与青年教师分享自身的教学经验,针对精品课程进行讲评,充分讨论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使所有教师都能够获得相应的感悟。在教学研究中可以自主进行,各个团队成员应该立足于实际情况,共同制定研究的课题,然后再负责各自的研究内容,积极申请省级和国家级的课题,经过团队共同研究,使得学校的科研水平得到提升。

4.编写教材,提升教学水平

通过多年磨炼,可以使教学团队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比较显著。作为团队负责人,需要带领团队成员共同编写教材。由于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特长,所擅长的知识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以需要分工合作,使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共同努力,使教材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对教材进行编写的时候,若不适合时代发展的内容,需要有效删除,确保知识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五)健全教学团队管理机制

1.教学团队要具有一定的自主权

针对教学团队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给教学团队成员一定的自主权,教师可以自主选配课程,为教师提供进修机会,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对团队建设给予高度重视,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权,并且对教学团队进行统筹安排,确保教学团队管理机制得到有效完善,使教学团队建设有序展开。

2.提供经费支持

在教学设备仪器等方面,应该提供充分的经费支持。若教学团队需要购买某种教学资源,校方应该给予大力支持,不仅要设置活动经费,还要设置科研经费等,从而使教学团队建设得到资金上的保障。

3.构建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教师考核方面需要具备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的工作成绩给予客观评价,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针对教学型以及科研型教师,需要在考核指标上进行有效区分。在创新评优方面,除了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要关注其科研成果,使教师评优更加合理。如果教师在教学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应该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鼓励。在评价方面,不能局限于某个人,要对教学团队进行评价,给予集体上的奖励,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为高校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

综上所述,基于课程负责制,对教学团队进行建设的时候,高校领导要重视这项工作,院级部门需要与教务联合工作,进一步健全职称评审体系,创新教学团队的建设方法,形成良好的团队文化,充分发挥团队教学模式的积极影响,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恩保,沈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19):54-56.

[2]彭红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探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3]杨泽宇.高职院校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例[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04-108.

[4]邓志辉,吴睿,崔玲.基于课程(群)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机制的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5,13(3):15-17.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成员课程建设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寒露
两只挂钟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我家的新成员
课题组成员
自行车的发明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