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高效教学理念被大家广为接受,同样,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实现高效也尤为重要。
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有良好的管理,事情才会有头有绪,集体才会像一架健康的机器有序地运转。要想做好管理工作,首先得清楚什么叫做管理。百度百科给管理的定义是:社会组织中,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那么对于学校班级管理来说,管理指的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班级管理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增强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道德经》里有这样一段话:“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用到班级管理领域,就是说“不知有之”的班主任最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其次“亲之誉之”,较好的老师学生亲近他,赞美他;再次“惧而畏之”,学生害怕他,最差“侮而恨之”,骂他又恨他。那么如何构建高层次的有效管理呢?
一、贯穿一个核心—“爱”
如何让这些孩子自觉地服从班级的管理呢?爱!爱是一种温暖,它可以温暖冰冷的心灵。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相互依赖的心理与情感上的协调关系。平常教师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表扬,在学生稚嫩的心田上都犹如一缕阳光。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把这种爱的阳光洒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班主任的爱应是无限的,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送与学生。课堂上一个肯定的眼神,作业上一句鼓励的话语,聊天时一个会心的笑,都会给与学生无限的温暖。
二、营造一个文化—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指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它不是一种刚性的、粗暴的、说教的固定模式,是一种充满柔性的、温和的、人文的精神、制度、关系和环境的综合存在,是一种新的德育模式。班级文化是一種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并且这种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行为。
现在几乎所有的班级都在搞班级文化建设。但是现在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好多就是仅仅停留在教室里的几条标语,班歌,口号等等。其实班级文化是有好多内涵的。班级文化的建设主要有“硬文化”和“软文化”来构成。所谓的“硬文化”指的就是实体文化,比如班级的文化墙,标语,座位的安排等能够呈现给大家的都可以称之为班级的“硬文化”。而“软文化”建设则指班级的精神文化,即营造良好的班级人文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使班级文化渗入学生心灵。我们力主营造具有这样的班级文化:有较强的团队精神,有明确的班级目标,有优良的班风,有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仁和、互帮、互助的同学关系,有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的自律品格,有面对挫折能正确看待的挫折观,有个性充满活力,学生和谐发展的“美景”,更有班级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场景”。
三、树立一种意识—第一意识
在北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大赛中,我们都记得冠军是博尔特,试问有谁会记得第二名呢”。而“凡事争第一”就必须成为一个班级的信念,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每个同学的信条: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能够自觉地为班级荣誉而规范自我行为;在各项活动中,有只要参加就要拿第一的气概,如在学校组织的接力赛上,我所带的班没有一名体育生,没有运动健将,但是学生有拿第一的信念,我们就获得了第一名,在前一段时间学校组织的歌咏比赛中,我们精心组织,选取了具有一定难度的二重唱,利用课余时间自觉练习,请专业的老师指导,最后勇夺桂冠。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当所有的同学都树立了“要做第一”的意识之后,很多班级的管理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第一”这个标签不好贴,也不好承受。历史上有一句名言叫“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有了这个“第一”的意识,好多事情学生就不会去做,有了“第一”的标签以后,就有好多事情学生不好意思去做。这样,我们的管理就事半功倍了。
以上只是我对班级管理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班级管理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我现在所做的所思考的也只是其中一点皮毛,接下来我将更加努力,和各位前辈一起为实现班级的高效管理而努力。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宜阳第一实验高级中学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