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庄子
千载一遇之“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今天这样的春节吗?天地远阔,人间星河。千年一遇,各自珍重。不串门,不聚酒,胡乱翻书。塞其兑,闭其门,长生久视。
瘟神是个什么神?《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刘姥姥给贾母、宝玉胡编了一个若玉的故事,宝玉当真了,就让茗烟去寻找供着若玉的祠堂,茗烟回来告诉宝玉说:“哪里是什么女孩儿,竟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中国古代神话中传播瘟疫的神,叫瘟神。东汉蔡邕《独断》说,瘟神是颛顼之子。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一说是重孙子)。瘟神,又名“五瘟使者”,《三教搜神大全》卷四曰:“昔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六月内,有五力士现于凌空三五仗於,身披五色袍,各执一物。一人执杓子并罐子,一人执皮袋并剑,一人执扇,一人执锤,一人执火壶。帝问太史居仁曰:‘此何神?主何灾福也?张居仁奏曰:‘此是五方力士,在天为五鬼,在地为五瘟,名曰五瘟。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仕贵,总管中瘟史文业。……帝乃立祠,……诏封五方力士为将军。”从隋朝开始,各地立瘟神祠,乡村有瘟神庙,烧香磕头,供着瘟神。瘟神也是“神”。对于神,古人总是敬着供着哄着,不敢怠慢;实在不相信,就学孔子的办法,“敬鬼神而远之”——不亲近但不否定,保持敬畏之心。毛润之厉害吧,1958年他听说中国大地上消灭了血吸虫,高兴得夜不能寐,填了兩首词,叫《送瘟神》,你看他多客气,他说“送”。他对敌人,通常是要“完全、彻底、干净”地“消灭”。对于瘟神这个“神”,他保持谦卑,用了一个“送”字,这肯定是他推敲之后的最佳选择。毛在用词上历来是比较讲究的。比如他说“一定要根治海河”,“一定要把淮河修好”,都是居高临下;对母亲河黄河,他谦卑地说“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为黄河跑腿服务的意思。且夫天地之间,诸神无处不在。作为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得谦卑点……
月下独酌 瘟疫横行,暂有良药。正值佳节,友朋无法聚酒,于是乎,“药王”孙思邈的一句话流行起来,说的是喝酒:“一人饮,全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手头无孙思邈的书,上网一查,这句话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九·伤寒方上·辟温第二》,完整的一段话是:“屠苏酒,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之方。大黄(十五铢), 白术、桂心(各十八铢),桔梗、蜀椒(各十五铢),乌头(六铢),菝(十二铢)。上七味,咀绛袋盛,以十二月晦日日中悬沉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旦平晓出药,置酒中煎数沸,于东向户中饮之。屠苏之饮先从小起,多少自在,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饮药酒得三朝,还滓置井中,能仍岁饮,可世无病。当家内外有井,皆悉着药辟温气也。”他说的是一种药酒。还是喜欢李白的饮酒:月下独酌,对影成三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雷神和火神微信上偏方满天飞,有的说鼻孔抹小磨香油外出可以隔断,马上有人否定说如何如何不妥。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还是不出门,乱翻书吧。报道说: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火神——《山海经》之《海外南经》记载:“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郭注:“火神也。”意思是说,祝融是火神;《淮南子》说:炎帝是火神。雷神——《山海经》有记:“雷泽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还有一种传说,黄帝即古之雷神。中国传统的说法是,雷神、火神都是吉祥之神、驱邪之神。武汉并没有火神、雷神二山,如此命名,用中国传统的方法,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金瓶梅》及其续书 预防要诀是尽量呆在家里。网友推荐最佳旅游线路:卧室—厨房—餐厅—卫生间—客厅,循环往复。我加一站:书房。坐拥书城,何假南面称王。哈,比皇帝老儿都强。自己的书房里也有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如同皇帝也没走遍自己的疆土、没临幸所有六宫粉黛一样。这不,胡乱翻书,竟从书屋的旮旯里找出《金瓶梅》(张道深点评本,齐鲁书社1987年1月版),《金瓶梅续书三种》(包括《续金瓶梅》《隔簾花影》、《金屋梦》,齐鲁书社1988年8月版),啥时候买的忘了,更没翻看过。记得看过的是《金》繁体字版,好像还没看完。毛润之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老祖宗,不可不看。”我还是更喜欢《红》。
孤岛阅读《红楼梦》一条微信说:《红楼梦》里贾府办年货,獐子、狍子、熊掌、野鸡、鹿肉等一堆野生动物,一年中秋还整道硬菜——风腌果子狸。为啥大观园里的主子们都爱闹毛病?林黛玉是肺病,晴雯是疑似肺病,薛宝钗、王熙凤、秦可卿都是老病号,巧姐是天花,王子腾林如海暴毙,宝玉的哥哥贾珠夭折……新型冠状病毒给出了答案。看罢这条微信,去翻《红楼梦》。首先翻出《红楼梦》王蒙评点本(漓江出版社)。让我想想,还读过哪个版本《红楼梦》?最先通读的是文革版的《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的《红楼梦》(珍藏版)读了。《红楼梦(程乙本校注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也读了。最好看的版本是《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漓江出版社),正文、脂评、周批三美结合,宛如美食美酒美人聚会,妙哉。会读书人不读书。吾辈不会读书,才胡乱读书,糊里糊涂地胡读吧。不过说实在的,《红》最适合封城或一个人在孤岛阅读。
《毛主席语录(粮食)》毛泽东说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毛主席语录》有上万种版本,专题语录也有几百种,手头这本《毛主席语录(粮食)》(因为面前有两页被撕掉,看不出来编印单位、时间,红塑料套装,136页,128开本),专题讲粮食,少见。摘几段毛关于吃饭的语录,这个得记住:“盘古开始分天地,人就要吃饭”(大实话),“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老成之言),“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用之者疾,为之者舒,是要垮台的”(警策之言),“藏富于民,藏粮于民”(智者之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谋国之言),“备战,备荒,为人民”(忧患之言),“人是每天要吃饭的……每个共产党员都不应当忘记这个最简单的、千真万确的真理”(一忘就要命喽),“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如果说上面几条属于“道”的层面,这一条是“术”。老人家穷人出身,用心细密。富裕之后,这倒是个养生的吃法)……值此瘟神横行之际,想想粮食安全,也许不是多余的。
评注《寒云日记》记得上次遇见非典,退掉下午去厦门办班的机票,开始了戴口罩的春天。那些天,办公与休息的时候,我读《寒云日记》(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3月版)。为了读明白《寒云日记》,也為了打发光阴,我链接读《民国笔记小说大观》(山西古籍出版社)几十种,读张伯驹,硬是把寒云日记注释点评一遍,有十几万字。虽然没地儿出版,倒把袁世凯特别是寒云公子的交游弄了个明白。如今,不知点评寒云日记的电子版还在不在,好几年不动寒云公子了。那套《民国笔记小说大观》被水浸了,仍没舍得扔掉。
《护生画集》当年读丰子恺的《护生画集》,一下子被吸引,它不属于灌输给我的内容,却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另一部分。当时写了读后感《收拾碎片 修补慈悲》,盲目投稿给《书屋》杂志,竟被刊登了。20来年来,还买了《丰子恺漫画全集》,丰子恺文集,经常翻看,读得内心柔弱。有一天,在旧书摊上看到文革初编印的几种批判丰子恺的书,比如《砸烂美术界反党老手丰子恺》专辑(上海美术界大批判资料编辑部),也买了回来。一手拿着批判他的文章,一手拿着他被批判的作品,对比看,渐渐看出批判者的套路,看得让人苦笑、哭笑不得。不能不承认,许多时候,历史是荒诞的。当然,荒诞的历史也挺好玩的,前提是,当看客,而不是经历者。
李零说楚国呆在家里少出门。看书。晒太阳。喝水。看微信。在屋子里绕来绕去。凭窗,看见喜鹊、灰喜鹊、麻雀飞来飞去。一只流浪猫顺着墙角走,跳上空调,望望空窗,又顺着墙角走了……想起曹操的一句话:何枝可依。新月眉弯,白日依旧。何枝可依?呆在窝里。翻出李零的《何枝可依》(三联书店2009年11月1版1印),还是李先生的签名本。李先生把先秦诸子的思想地图分为六区:鲁地、齐地、宋卫郑、楚地、三晋两周、秦地。他说:“楚地(今河南南部,并延伸到今湖北、湖南),陈、蔡在东,叶、申、息在西,都是楚的势力范围。楚在八方,灭国设县,申公、息公、叶公、陈公、蔡公,大县的县公,地位非常高。这些地方也是楚。我们一说楚,很多人都以为是湖北湖南。其实河南南部同样是楚。所谓楚人,很多都是河南人。老子就是河南人。”如今,楚国有难,中国有难。共患难,度难关。
安静读书 躲瘟疫,乱翻书,纸页锋利,手上被划一个口子,还好,没流血。还是宣纸做的书好,不会划破手指。忽然,一丝清音划过,宛如翻阅宋版书时,不小心撕裂古老宣纸,多了些泠泠然……转头寻找,捕捉那个声音,已不可能。她已遁形。我知道,那个细微的声音来自于身边钧瓷的开裂。这尊老家的钧瓷来到我这20多年了。这是我第四次听到她开片的声音,都是在安静读书的时候。
问天——读《中国历史年表》 一场战争,哪怕是一场全面战争。能使全国的图书馆展览馆电影院戏院都关闭吗?能使全国的饭店饭馆都关门吗?能使全国村村通变村村封吗?能使全国的老百姓都呆在家里不出门吗?能让全国人民都不走亲访友串门子吗?能使全国的寺庙都关上山门吗?能使全国的口罩双黄连转眼一空吗?能让全国老百姓都不上坟祭奠先人吗?能让邻国关闭与我交通的国门吗?不到20年,两场没有硝烟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把爆发全面战争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基本上做到了。第一回成了!第二次又做成了!影响了多少人的命运!几乎影响到国运!——是向坏的方向的影响!纵观中华民族历史,从来没有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生过两次如此祸乱九州荼毒天下的大事件。还有比这更惊竦、更值得检讨的事情吗?(瘟疫横行,翻《中国历史年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制]有感。2020.02.02,北京下雪)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转眼迎来了庚子年的第一轮圆月。尽管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今年咱们的天跟别人的天不一样。天佑中华,自强不息。
心疼纸 苏东坡曾穷得无纸写字。书法家启功说“心疼纸”。这几天我在阅读时见到两个小故事,可以作为爱惜纸、心疼纸的例子。其一:1952年,毛泽东在“六一儿童节”这天,为北京育英学校题词“好好学习”。题词之后毛泽东吃饭,将菜汤滴到题词上面,毛泽东看到后,没有换纸,在原来这张纸的空白处重写了一遍“好好学习”。其二:2012年,习仲勋夫人齐心为革命根据地照金题字,她下笔书写时,“红”字的“纟”没写好,她没换纸,在“纟”的下面重新题写了“红色照金”。这就是老一辈的风范。心疼纸,爱惜纸,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