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步骤都牵动着城市安全
王兴建(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不漏一人,不漏一条信息;测温、提醒、引导、检查、核验、放行,每一个步骤都牵动着整座城市的安全,唯有一丝不苟地做好,才能既不耽误城市正常运转,又能为其披上安全、健康的“防护服”。
不放过一个未申报者
黄国胜(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碰到手机没电、不会写字、多重中转的旅客,指导和帮填比较实际,操作完后双手消毒。和一家七口面对面的时候,明确原则:不填不能出站。不和他们发生冲突,协助他们填完。不配合核实的,在工作人员多的下一站纠正。
这是一场全民战役
孙述洲(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
上海这座人口密集的城市,稍许放松就可能面临不可测的后果。一个声音异常清晰地提醒着我们:守牢出口,不能漏检一个人!伴随疫情而来的不便、时间、金钱等成本和代价,切切实实落在每个人头上。这场战“疫”,分明已是一场全民战役。
真诚的谢意让我们疲劳尽消
黄 辉(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接待联络处)
我们这次顶岗也碰到过闹心事,但收获更多的是真诚的笑容、谢谢,让我们疲劳尽消,浑身带劲,那种为大家做点什么得到的认同感、价值感、获得感就是最好的褒奖。
欢迎城市建设者们回来
陈 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行政财务处)
在上海南站执勤也是一项“店小二”的服务,我们真心欢迎城市建设者们回来,真诚帮助他们走出复工的第一站。
我自豪我参与过
曾德云(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办公室)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人大机关的一员,我没有袖手旁观。我想,哪怕是贡献自己一丁点的微薄力量,也可以自豪地说:我参与过!
彻底战胜疫情的日子不远了
张 鹏(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接待联络处)
一开始还觉得整整6个小时的值守时间挺难熬的,没想到就在我们紧张而富有意义的工作中悄然结束了。换掉一身防护装备,我迈着轻松的步伐走出执勤站厅,坐上了开往春天的地铁。2020年的春天已经到了,我们打赢疫情阻击战、彻底战胜疫情的日子也不远了。人间正道,胜利可期。
磨练意志的验金石不常有
吴红蕾(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监督协调处)
一些乘客有怨言,我会主动上前感谢他们的理解和配合;对于不会写字的乘客或者老年乘客,我积极帮助他们填写,核对信息。这样的工作真的不会常有,是能磨练意志和考验品性的验金石,我为能够参加这样的工作而自豪。
弯着腰的那句“谢谢”有点暖
徐 瑶(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南站客流中有不少来沪打工的人,他们有的佝偻着背,扛着谋生的工具,不会顺畅地使用手机,普通话也说不好,但是依然会在得到帮助后留下一句真诚的“谢谢”。就算辛苦和不易把生活压得再低,也还是会留给人们一片天空的希望,愿疫情过去,一切安好。
没有一句抱怨的坚持
许皓(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长时间戴着手套和接触消毒水,脱下手套时手上已褪去了一层皮;为了不上厕所,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刚想坐下休息时,下一班列车又要到了。但是大家从没抱怨过一句累,一直支撑着大家的是抗击疫情的决心、是党员以身作则的表率、是组织和领导的关怀备至、是旅客亲切的一声“谢谢你,辛苦了”。
多点保障多点温度
钱威(市人大侨民宗委、外事委办公室)
我们希望能为这座城市的安全有序运行提供多一点保障,也希望给这些满怀希望来到这座城市打拼的人们,传达一个友善的讯息:上海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上海欢迎您!
充盈和踏实的贡献
郝 钢(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人事任免〉工委办公室)
我们参加了四次志愿活动,尽管每次活动都感到不同程度的疲累,但心中都是那么的充盈和踏实,因为我们为上海的市民健康、生产恢复、城市治理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一声声“谢谢”给了我无限动力
梅乐耘(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行政财务处)
在这几天,我眼里的旅客们听从指挥、主动登记、有序排队,对他们的理解与配合,我禁不住会说“谢谢”。同时,我也听到了更多他们隔着口罩发出的“謝谢”。那一声声“谢谢”是对我们志愿者最好的肯定与支持,给了我无限的动力。
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永不撤岗
王娟(上海市立法研究所)
广大旅客对接受健康登记和筛查给予了自觉配合,使我深切感受到抗疫“必胜”有着坚实的基础。在上海南站的抗疫值守虽然已经结束,但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响应号召投身志愿活动,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岗位永不撤岗。
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徐俊(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在这次战“疫”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人民的伟大,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我有幸成为了南站的志愿服务者,见到了那个封闭了一个多月的道口重新打开,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终会迎来春暖花开,待到山花烂漫时,在那丛中笑。
为抗疫出力 更珍惜生活
丁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会务处)
这次有机会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我感到很光荣。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这场疫情会很快过去,生活会慢慢回归正轨,大家也会更珍惜和热爱生活。
不让任何人在小康路上掉队
武辰飞(市纪委监委驻市人大纪检监察组)
上海南站的旅客以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为主。在家休整了两个月的他们,攒了一膀子力气来到上海,从这里再四散到各个工厂工地。我们所在的东南出口,有一面鲜红的党旗,锤头、镰刀熠熠生辉,仿佛在时刻叮嘱我们,要不忘初心、心系群众,不让任何人在小康路上掉队。
每一份坚守都是一份希望
杨 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处)
疫情让我们心心相惜,每一份坚守都是一份希望。希望春暖花开之时重见你灿烂的笑容,希望芬芳吐蕊之际与你深情相拥!这场战“疫”由我们守护,许你一世安宁!
顺利依靠的是协作、理解和支持
朱杰(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办公室)
顺利的志愿者工作背后依靠的是同事们的协作、南站工作人员和其他单位志愿者的配合,以及广大乘客的理解和支持。
亲身参与“战疫”是莫大的光荣
钟国梁(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
作为青年党员,能够亲身参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莫大的光荣。
这是人生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陈怡波(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报名参与南站执勤是我作为一名党员的担当,也必是我人生当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