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动员”的概念及其要素分析

2020-03-27 11:47高云飞
青年生活 2020年5期

高云飞

摘要:所谓社会动员就是国家、政党或社会组织等一定的动员主体为实现既定目标,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引导、组织和动员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的过程。社会动员的模式因动员主体的不同而分为传统型社会动员模式和现代型社会动员模式,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参与性、过程的反复性和一定的秩序性。理解并明晰社会动员的概念及其要素对于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动员机制,从而进一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社会动员;动员模式;动员特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首先就必须加强对人民群众的组织和动员工作,也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社会动员”工作。那么,何为“社会动员”,其要素又有哪些?理解并明晰“社会动员”的概念及其要素对于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动员机制,从而进一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社会动员”的概念

从词源学分析“社会动员”一词可以得出,“社会动员”一词为偏正词组,是由修饰语“社会”和中心语“动员”组成。因此,要想明确“社会动员”的概念,首先就要搞清楚这一词组中心语“动员”的含义。

(一)动员

据考证,“动员”一词源于拉丁文,是动词“移动”的衍生词语。随后,法文借鉴拉丁文创造了“Mobiliser”一词,并在1834年首次赋予其带有军事意义的“动员”之意。此后,英文(Mobilization)、德文(Mobilmachung)等受此影响,均创造了军事术语“动员”。其后,“动员”这一概念又由德国传至日本,并最终由日本传入中国,形成了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动员”一词。在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动员”被解释为“①国家把武装力量由和平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把所有的经济部门(工业、农业、运输业等)转入供应战争需要。②发动人参加某项活动。”[9]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动员”一词最早运用于军事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渐进入到经济、政治等领域,内涵由战争动员逐步拓展到经济动员、政治动员等含义。“社会动员”这一概念即由此衍生而来。

(二)社会动员

“社会动员(social mobilization)”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与政治学家卡尔·多伊奇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随后便为西方社会学界和政治学界所广泛使用。西方学界对于社会动员理论的研究是同现代化理论研究相伴相生的,因此西方学界大都将社会动员定义为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发生的,即社会动员是一个与现代化相互作用的过程。如美国学者C.E.布莱克就在其著作《现代化的动力》中将社会动员描述为:“这些复杂的变革(笔者注:现代化)构成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时被归诸于社会动员,即义务承诺的中心从诸多个人转向社团,从地方转向国家领域。”[1] 其他如塞缪尔·亨廷顿、S.N.艾森斯塔德等学者也都将社会动员视为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必然发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成员的思维、观念等由旧的社会状态转变为新的社会状态。相比西方学者宏观上和抽象化的理解,中国学界对于社会动员的定义显得更为微观和具体,如吴忠民就认为:“所谓社会动员,是指有目的地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重大社会活动的过程。”[7] 郑永廷则认为社会动员“也可称之为社会发动”[8]。其他大多数学者也都将社会动员定义为是由一定的主体动员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实践的行动。对比两者,我们可以发现,中外学界对于社会动员概念的理解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其中有西方视角和中文语境差异、国情社情差异等诸多原因。这就决定了要为社会动员下定义,不能单纯照搬西方理论,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因此,所谓社会动员,就是国家、政党或社会组织等一定的动员主体为实现既定目标,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引导、组织和动员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的过程。

二、“社会动员”的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动员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社会动员的主体由过去单一的国家、政党等政治权力主体逐步发展为各种新兴社团组织、利益群体都参与其中的多元化动员主体。因此,社会动员的模式也随着动员主体的变化而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传统型社会动员模式,二是现代型社会动员模式。

(一)传统型社会动员模式

传统型社会动员模式,即“强政府—弱社会”的动员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社会动员的主体是单一的国家、政党等政治权力主体,动员主体拥有高度集中的权力和唯一合法性。其主要通过发布强有力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来组织和动员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从而实现社会动员。在这一模式下,动员主体主要通过在思想上向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意识形态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从组织上依靠各级部门自上而下地层层推进等方式开展动员活动。传统型社会动员模式的单一主体和强制性特点,使得这一模式具有“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动员起广大社会成员,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动员模式以及在当代突发应急事件中的动员模式等都是典型代表,在这其中,传统型社會动员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这种模式也越来越暴露出一些弊端:一是单一主体的强制命令容易破坏规则和秩序,从而削弱制度的权威性,影响民主法治建设;二是客体的被强制参与降低了客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压制了个人思维和利益的存在,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和社会僵化;三是单一主体的权威和自上而下的层层推进容易导致社会成员的狂热性和盲目性,使得行动偏离既定目标,“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发生就很好地警示了我们。现阶段,这一模式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动员模式。

(二)现代型社会动员模式

与传统型相反,现代型社会动员模式,即“强社会—弱政府”的动员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社会动员的主体除了国家、政党等政治权力主体外,各种新兴社团组织、利益群体等也都参与其中,社会动员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特别是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民主法治建设更加完善,公众的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各种新兴社团组织、利益群体等获得了更多的表达渠道和社会资源,在社会活动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他们便逐步独立于政治权力主体,从而更主要地表现出自发式的社会动员。在现代型社会动员模式下,国家、政党等政治权力主体逐步变成“配角”,主要起着规范、引导、激励的作用;而动员主体则逐步转移到各种新兴社团组织和利益群体上,他们与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平等的权力与地位,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其主要通过现代传媒手段和广泛号召社会成员介入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中等方式来进行动员。相比传统模式,这一模式下的社会动员的程序更加规范和民主、社会动员的手段更加多样化和高效、社会动员的目标更加符合社会成员的利益期望,这就使得现代模式更具备秩序性、平等性和参与性,搭建了政府引导与多元共治的架构,从而使这一模式更具有动员力。这一模式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动员模式转变和发展的方向。

三、“社会动员”的特点

社会动员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国家、政党等各种组织为实现既定目标而施行的重要手段,其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论是传统型的社会动员还是现代型的社会动员,究其根本,都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参与性、过程的反复性和一定的秩序性。

(一)明确的目的性

社会动员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由国家、政党或社会组织等动员主体发动起来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就不可能产生社会动员活动。例如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进行社会动员,其目的就是动员起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革命斗争中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行社会动员,其目的就是集中一切力量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可以说,明确的目的性是社会动员的首要特点和必备因素。但是,目标的设定必须顺应历史的发展,符合客观规律和客观实际。否则,只会导致错误的社会动员,阻碍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因此,进行社会动员除了要牢牢把握明确的目的性,还要坚持科学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正确的社会动员。

(二)广泛的参与性

社会动员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广泛的参与性是其基本特征和必然要求。这体现在:一是作为动员主体的国家、政党或社会组织要参与到动员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等工作中去,二是作为动员客体的全体社会成员要被动员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特别是作为客体的社会成员,是社会的主体和主要力量,没有他们的广泛参与也就没有社会动员一说。同时,广泛的参与性还要求在持续的社会动员实践中不断深化参与性,逐步地将动员客体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动员客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真正广泛的参与,从而使社会动员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过程的反复性

辩证唯物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而社会动员的发展过程同样也具有反复性。首先,作为动员客体的人具有反复性。正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指出的,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并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因此,在社会动员过程中要反复不断地引导成员统一思想认识,才能完成既定的目标。其次,社会动员既定目标的实现是需要分解成阶段目标逐一完成的。因此,在社会动员过程中,需要动员主体在完成前一阶段目标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动员,如此循环反复,从而完成既定的总体目标。最后,从社会动员的科学规律上看,社会动员有一个从高潮到消退再到高潮的周期,这里的反复不是原地踏步,而是一种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因此,进行社会动员要清楚认识到过程的反复性,把握动员契机,实现既定目标。

(四)一定的秩序性

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参与性和过程的反复性都决定了社会动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秩序性。否则,在无序的环境下,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也就无法实现社会动员的既定目标。社会动员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动员主体无论是国家、政党等政治权力主体,还是各种新兴社团组织和利益群体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制约着社会动员活动,使社会动员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动员主体也必须掌握好秩序的程度,过严的控制会导致社会动员活力的下降而过松的控制则导致社会动员的低效。因此,进行社会动员必须坚持一定的秩序性,才能达到良好的动员效果。

参考文献:

[1] [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3] [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4]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 吴峰、吴承義.“动员”词源新考[J].国防,2010(4).

[6] 邹奕、杜洋.“社会动员”概念的规范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5).

[7]吴忠民.重新发现社会动员[J].理论前沿,2003(21).

[8]郑永廷.论现代社会的社会动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