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教学隐形逃课的教师维度浅见

2020-03-27 11:28任利华
青年生活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校教学

任利华

摘要:“逃课”是高校教学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也是高校教师课堂棘手的一个痛点,更是高校教学质量改革路上的挡脚石。面对高校逃课问题,有多种进路可做研究分析及建议,也有多重維度可做分析调查及建议,本文浅薄地从高校教学隐形逃课的教师维度做简要分析,提出浅见。

关键词:高校教学;隐形逃课;教师维度

一、“隐形逃课”问题阐述

高校逃课已成为学生心照不宣的习惯,教师放任的摇摆已是一个司空见怪的问题。校方不断更新关于逃课的纪定和处罚的规定,加强对考勤的管控,一系列工作落地是治标不治本,更催生一个明显的“隐形逃课”问题。

“隐形逃课”是格式化出勤率提升,课堂的用心程度下降,身在教室心在课外。隐形逃课的负面影响很大,首先是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领悟能力每况愈下;其次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互动热情逐渐降低;再次是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滞后。

本文以本人就职的某高校为研究对象,为全面了解学生隐形逃课的状态,从随机的九个教学班做了300份课堂调查和整个学期数据收集,制表如下:表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原因分析

从表1示,隐形逃课人数综合统计153人,从这153人中做原因调查,统计如下:表2隐形逃课行为表现

从数据中可以发现隐形逃课的原因,因老师备课不充分、教学手段不佳、其他科教师任务布置紧急、教师发火迁怒学生、社团任务多等与教师相关的原因占57.3%,这个数据表明教师在学生隐形逃课的问题上有明显的关联,我们在作隐形逃课分析时不可忽略教师自身的原因分析。

仅针对逃课问题,并非发自学生的本心。教师为应付教学部检查,抓教学进度会视而不见地讲课。学生从每一位老师放任的态度里,在校方上下的时间节点的管理推进下,他们潜移默化的感受到被放任。当然他们没有优秀的自律能力,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良好的自我驱动等,内因还得归因于十年寒出苦的懈怠,但是,在一个完全可塑造的年龄里,不能因为教师放任隐形逃课浪费训练机会。

有一个大家熟悉的效应叫破窗效应,如果把每一个大学生比作陋室,隐形逃课是老师掷出的一块石头,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本文将从教师维度提出浅见。

三、改进措施

(一)提升教师文化化人的修养

首先,我们用王阳明心学做分析,讲“平静于内,无敌无外”。 阳明心学重人本根为善的源本论,应尊重化外的善良通性,善思善为作第一心性。其次,社会的矛盾性让人与物有了特殊性,按照求同存异法则,我们要接受悖逆我们善良发心的20%异类,取二八分“纳异”这是第二心性。再次,“世间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世界的阴阳平衡是阴在阳之上,阳背负着阴,举阴才会阴沉,主动转境才可抱阳。所以教师教学是在行阳胜之事,约束我们在负能群体面前有求必应遇阴踩阴的自我文化属性错误,化阴为阳是难点,所以负阴抱阳是第三心性。

善良为本、纳异为术、负阴抱阳为道,这是文化属性的道,是大学文化化人的道。学生作为知识技能吸收的负能主体,教师以良好的是师德师风作为基本要求上好每一堂课,提高教师文化化人、以德配位的根性,守好教师的道。

(二)做充分的教学准备,提高授课质量

重视教学,以充分的课前准备为前提上好每一堂课;以扎实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基本功为关键上好每一堂课;以优良的互动能力,增加学生听课动机培养成就感,为重要手法上好每一堂课;以勤勉的知识更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为必备条件上好每一堂课;以通达的人文情怀,增加教师课堂吸引力润化每一堂课。

参考文献:

[1]郎佳.大学生隐形逃课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2-38).

[2]程芳玲.杨百勤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分析及思考.中国轻工教育.2004(4).

[3]邵海燕.关于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思考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
过于重视电脑效果图对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影响
论数字校园环境下高校教学资源的整合运行策略
中医大数据下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及教育模式浅析
新媒体设计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高校教学思考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探讨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浅谈微课的作用地位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