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协同推进

2020-03-27 12:25刘立鹏
神州·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摘要: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平台。党的十九大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崭新的时代,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是各所高校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从学生党员培养方式、管理制度创新、理念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论述,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协同推进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阶段,教育领域也不断进行深化改革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此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也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做出相应的创新,保证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党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学校工作切实有效。

一、党建工作创新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扩招政策实施后,高校的学生数量每年都呈现递增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能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这就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以保证大学生这一优秀青年群体思想不偏差。党和国家要求,发展和吸纳优秀的大学生成为学生党员,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通过各种形式的支部活动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增强学生思想的先进性,培养新时代社会建设需要的人才。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入党动机不纯

目前,高校学生入党意愿比较强烈,大部分学生入学后就积极上交入党申请书,追求进一步提升。在有入党意愿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单纯地追求进步,从内心中希望能够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承担更多的责任,担负起更重的担子,真心诚意为人民服务。但有少部分学生存在“跟风”现象,看着身边的同学递交入党申请书,自己也顺势而为,其自身思想觉悟并不高,入党主动性较差;更有甚者功利心很强,将共产党员这一身份当作自己的筹码,为了参与工作时能够提供便利、为自己带来相应的利益。

(二)党员党性弱

部分学生党员通过考核成为正式的共产党员之后,不能完全理解党的相关理论政策,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缺乏理性判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信心不足;在多元化信息的影响下容易对自身立场产生怀疑,团体组织意识差,纪律观念淡薄,对身边不符合党的原则的言行视而不见,难以在普通群众中真正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三)党员培养机制陈旧

部分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时,对相关的流程、程序进行简化,对发展对象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没有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甚至出现徇私舞弊、辅导员指定学生发展成为党员的现象。在学生党员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期间,缺乏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考察,思想报告等上交的材料集中到几天内一次性完成,学习有关理论的心得体会多来源于网上已经整理好的材料,学生自己并没有深入学习。部分高校还缺乏高质量的党课培训,缺乏对学生党员思想上的引导,十党员的义乌应该旅行的责任,不能在学生党员身上得到良好的体现。

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一)创新党员培养方式

学生党建工作应该以学生为根本,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高效要充份尊重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从他们的个别性、差异性出发,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方式,从学生所学的专业、学生所在年级、学生之间的不同层次出发,制定具体可行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培训,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实践教育,传授学生党员相应的政治理论和工作方法,在实践中怎总结经验教训,规范自己的行为,确实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最終把学生党员。成为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创新管理模式

高校应该在学生党员的选拔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施积极分子由学生内部推举产生的策略,对投票结果、积极分子名单进行公示,确保整个流程透明化。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三个关键的阶段做好党课培训,结课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考核,确保学生在培训过程中真正学到党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觉悟。在发展正式党员时,要对学生进行动态管理,综合考察学生的思想、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保证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学生正式入党后,要受到普通学生的监督,通过学生的民主评议,综合测评等活动,听取普通大众对学生党员的意见,为学生党员提供参考。小那也应对学生党员进行相应的行为要求,只学生党员严于修身、严于律己,使学生党员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维护党员的光辉形象。对于不符合行为规范、严重违反相关纪律、造成恶劣影响的学生党员,必须予以即时的纠正,情节严重者开除学生党员队伍,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其他学生党员敲响警钟,使他们明白学生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提升自身的先进性。

(三)创新理念制度

高校党组织应该主动研究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的心里需求、精神状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创新工作理念,用党新的理论成果充实青年大学生的头脑,坚持与时俱进,强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时代性。再次基础上,高校党建活动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各种党建工作的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形成独具特色的党建工作模式。在党课培训中,可以结合国内外形势、时代主题、社会热点消息,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传授理论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只学生党员真正了解民情、国情,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途径高效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基层党建工作既是一个恒久的命题,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创新是基层党建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源泉,各地各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应该以创新的理念,在借鉴基层党建工作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找准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结合点,积极探索并不断推动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与时俱进,向纵深发展。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新挑战,党建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开拓思路、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高东.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性研究[J].法制博览,2013 (3).

[2].袁颖.科学发展观与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J].理论视野,2012 (8).

[3].扈春香.高校发展学生党员与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 (2).

作者简介:刘立鹏(1986-)汉族,男,黑龙江省海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共青团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