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气慧学课程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思考

2020-03-27 12:25吴欣蓉
神州·下旬刊 2020年2期

吴欣蓉

摘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小学阶段的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涉及到关于素质教育的课程,也基于此各学校教师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而所谓节气慧学课程是我校“一校一品”棋棋游学课程体系下的一个子课程,如何在此课程中推动小学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正是本文进行思考、探究的前提。

关键词:节气慧学课程;实践课程教学;小学综合

前言:

节气慧学课程作为一门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课程,其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包括四大核心板块,即:识、读、戏、行。而其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目的:一是让学生走出学校大门,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二是动员多方力量,使得学生的教学拥有多方的支持,把学生、家长、社会资源连接起来。在促进学生自己的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全面成长。

一、融合课堂教材实际,恰当选择活动内容及目标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整体年龄偏小,进而在行为方式及思考问题的模式上,与高一阶段的学生相比,都存在着一定差距,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差距,对综合实践课程的选择上做到各方面合理的考虑。在综合实践课程开设的前期阶段,由于教师缺乏相关教学经验的指导,对综合实践课程的教授存在很大程度上的问题,一是课程活动浮于表面现象,教师代替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作用,对活动的干预性过强,二是学生由于自身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弱,家长代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现象明显,因此,使得综合实践课程开设的意义变得不如人们的语气。基于此,教师要成分认知到小学阶段学生特征,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方式及思考问题的模式进行充分的了解。

在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实际,恰当选择活动内容及目标,而节气慧学课程,就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而衍生出的关于提升学生教育的课程,其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包括“慧学+慧行=慧成长”。在学生进行活动过程中,真正使得学生自己去亲身参与活动、实践活动。在面对学生自己解决不了或感到困惑的地方时,教师不定时的予以帮助。充分利用节气慧学课程中的“行”字,让孩子从沉闷的书本里走出来出来,真正去感受大自然、大社会、穿越时间和空间去寻觅智慧。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征,让学生先进行对谷雨时节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在学习后,去创作一本关于这一时节的有关特诊的绘本。教师要先在前期与家长做好沟通,使得家长明确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只能提供恰当的帮助,整个创作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家長不可以起到代替学生的作用。从而使得活动能实现课程的真正作用。

二、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加强学生参与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模仿新事物的能力强,对自身所看见的事物很容易进行模仿,学生这种自觉进行模仿的行为,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既是一种优点同时也是一种弊端。优点在于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新知识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新知识,但与此同时学生也容易被新事物所吸引,但由于其年龄较小,价值观的养成还不完善,尤其是缺乏对事物是非的判别,盲目的进行模仿,从而对自身造成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更多云化的发展,增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符合教学情境的课堂游戏,借此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使得游戏中所蕴含的教学内容无形中浸入学生的心中。而节气慧学课程中节气游戏、节气活动等的运用,一方面可以使得多门学科进行融合,使得体育、传统游戏、数学、科学、品德与生活、生命安全教育等内容达到一个有机的融合。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师的教学内容形式新颖,加强学生的参与兴趣。例如教师进行谷雨绘本的创作时,教师可以先奠定绘本创作的内容基础,带领学生进行养蚕,在学生自己进行养蚕的过程中,观察蚕的成长过程,提升学生的兴趣。且由于是学生从头到尾参与了养蚕的过程,因此能感受到的东西的更多,所创作出来的绘本也就更具有学生自身的特征。

三、正确引导学生竞争心理,提升学生活动信心

对于成年人的世界而言,竞争是一直存在的,且良好的竞争可以帮助人们把事情做得更好。同样,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中,也同样是存在竞争的。而学生的好胜心往往是为了得到教师的欣赏和表扬,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这种心理,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良好竞争的氛围,对于其中表现更为优异的学生,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夸奖,而对于其中一些暂时表现落后的学生,教师也要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教导,使得学生明白:暂时的落后是没有关系的,只要肯努力,总归是会有所收获的道理。例如教师在前期教学过程中,已帮助学生完成属于自己的谷雨绘本的创作,因此教师可以在学校中组织开展售卖会,帮助学生在实际售卖会上去展示自我。在售卖会上,学生通过自身的讲解去推荐自己的绘本。在售卖会完成后,教师进行总结,在表扬的同时提出相应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自身的提升。

四、结语

气慧节气学课程的本质是旨在为学生提供“兴趣重于知识,体验重于结论,质量重于数量”的学习过程,这一课程是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学科,因此教师要充分认知到这一学科的地位以及对学生自身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在这一学科的学习中帮助自身的人格完善,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雪琴,谭婷,张红艳.基于知识建构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9,29 (04):16-19+25.

[2]史莉.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 (36):40-41.

[3]山茂元.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华夏教师,2017 (16):62.

[4]向德庆,张宏宇,张真.小学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误区与对策——以遵义市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7 (19):229-230+210.